潮州人和客家人,根脈相同的兩個族群。

中原先民南遷,客家人走陸路,經(jīng)江西進入潮州;而潮州人則入閩后,輾轉(zhuǎn)水路來到潮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南遷線路的不同,造成歷史上,這兩個族群曾經(jīng)長期有對立的情緒。

但是,在碰撞中也有融合,兩個族群之間,身份轉(zhuǎn)換也很頻繁。

這一點,我們在湯南鎮(zhèn)感受明顯。

湯南鎮(zhèn),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下轄的鄉(xiāng)鎮(zhèn),全鎮(zhèn)有53個自然村,大約有5.2萬人,說著潮汕話,屬于潮汕民系的豐順潮汕人。

除了少數(shù)外來人口,這5萬多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姓氏:羅姓。

羅姓的得姓始祖是五帝之一的顓頊,東夷族首領(lǐng)。

顓頊封地在高陽,今河南省開封杞縣一帶。

顓頊的后裔祝融氏,分為八姓,其中的妘姓被封于今湖北省宜城,建立了羅國。

羅國被楚國所滅,人們?yōu)椴煌释?,以國為姓,因此有了羅氏。

客家南遷第一姓是誰?

這個問題無論學術(shù)界還是民間均爭論不止。

這其中,羅姓呼聲非常高。

如今,羅姓分布最廣的是廣東,約有200萬人。似乎也佐證了客家南遷第一姓這個觀點。

在湯南鎮(zhèn)羅氏宗祠中,我們了解到:湯南羅氏先祖先從莆田移居潮州,之后定居到湯南,至今“潮州人”的族群特色明顯。

和他們聊起族群認同的問題時,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是“潮州人客家祖”。

說自己是潮州人,因為在日常的交流中,他們說的方言就是潮州話;

說自己是客家祖,是因為他們的老家在中原地區(qū),先祖是客家人。

這種“潮州人客家祖”的情況,除了湯南鎮(zhèn)羅氏,在廣東其他地方也廣泛存在著。

潮汕地區(qū)有句老話:“澄海無客,大埔無潮?!闭f的就是澄海縣沒有客家人,而大埔則是純客地區(qū)。其他的海陽、揭陽、豐順、普寧等,則都是潮州人和客家人雜居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人,一度被稱為“半山客”。

“半山客”日常生活在一起,習俗彼此融合,既說潮州話又說客家話,因此身份轉(zhuǎn)換很經(jīng)常,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

不過,很多人雖然潮客身份有轉(zhuǎn)換,生活中一些細節(jié)還是有差異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潮州人喜歡工夫茶,客家人喜歡擂茶。在惠來縣葵潭鎮(zhèn),無論潮州人還是客家人,男人們交往一律喝工夫茶,而女人們平時聚會,都會選擇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