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上周六,我公公到東莞來,去火車站接他的任務(wù)落到我頭上。
我從火車站把他接到我家時,時間已經(jīng)來到了下午2點多。過了吃飯的點,很多店都休息了,去哪兒吃飯,吃什么,成了一道難題。
我思索著去吃麥當(dāng)勞,還是塔斯???
這些東西的口味相對比較甜,老人家不一定喜歡。去吃湯粉或是面,孩子們不肯吃。
綜合判斷了一下,我決定帶他們?nèi)コ喳湲?dāng)勞,就當(dāng)是帶老人家去嘗鮮了。
到家后,歇了一會兒,我提議出去吃飯。
我公公馬上不樂意了,說,就在家里吃,下點兒面條,花不了幾個錢,我們幾個人吃得飽飽的。
我說,我老公不喜歡吃面條,家里沒有,要出去買。
我公公接話道,沒有就出去買,晚一點兒吃飯沒關(guān)系。
他愿意等,我可不想等。
我還是早上吃了早餐,到下午2、3點滴水未進,早已饑腸轆轆。買完面條回來,再做,那就等于吃晚飯了。
連續(xù)開了3個多小時的車,我實在沒精力,也不想去做飯了。
我堅持出去吃,我公公說,賺錢不容易,要省著點兒花。
好在,他還算是一個聽勸的人,見我態(tài)度堅決,他沒有再繼續(xù)堅持了。
02
吃完麥當(dāng)勞,我公公趕緊催我去買面條,說是晚飯煮面條吃,簡單,省事兒。
說完,還不忘把出門前提醒我省錢的話,又重復(fù)了一遍,賺錢不容易,省一點兒是一點兒。
吃完回到家,他開始給孩子們上思想教育課了。大意還是同樣的意思,賺錢不容易,盡量少花錢。
聽到他說,賺錢不容易幾個字,我想阻止他的說教,但想想又算了。我們平時一起相處的時間不多,讓孩子聽聽不同的聲音也好。
當(dāng)他不斷地將賺錢不容易幾個字掛在嘴邊時,我聽著,心里是有點兒不爽的。
我沒讓你花錢,我花我的錢,你還在那兒不停地叨叨叨,是幾個意思?想表達什么?
我公公快70歲了,在他正值壯年,各方面需要花錢的時候,比如,孩子上學(xué),賺錢是極其困難的。
與之相反的,他說,現(xiàn)在這個時代好,賺錢容易,也好賺錢,不像他那個年代。
如果他那個年代像現(xiàn)在這樣,他早已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
種田賺不到什么錢,光靠種田,家里的日子都糊不住,過不下去。
他說的這話,我信。
我公公是一個勤快人,性格外向、開朗,做事不拘泥于一格,屬于靈活變通的那一類人。
他的人生,缺少一個引導(dǎo)和帶領(lǐng)他走出去的人。所以,他這一輩子基本都是圍繞著田地在轉(zhuǎn)。
03
他生活的村子有一條河經(jīng)過,河的周邊幾乎都是平原地帶,好處是,河水是流動的,哪怕是遇上干旱缺水的年份,也不會為給莊稼澆水發(fā)愁。
不好的一面是,田地有限。
一家人吃飯不成問題,但要想通過種莊稼增加收入,賺到更多的錢,可能性為零。
90年代初,村里有人種菜,拿到集市上去賣,賺了不少錢,他也學(xué)著人家種菜。黃瓜、辣椒、茄子等,都是一些日常吃的菜。
冬天,春初的時候,搭大棚種蔬菜,主打一個反差,蔬菜才能賣出一個好價錢。
賣菜時節(jié),他在附近的幾個集市碾轉(zhuǎn)著賣,免得地里的菜滯銷。我們那里的集市開集,分單、雙日子,單日子在這個集市賣,雙日子在那個集市賣。
家附近的那個集市,就搞兩個攤位賣,他守一個,我婆婆守一個。
那個時代,沒什么交通工具,全靠自己走路去賣菜。一大早走個幾十里路,都是很正常的事。
很早起床,趁著天還沒亮?xí)r,用扁擔(dān)挑著兩個籃子,摸黑走很遠的路。趕在天亮前到達集市,占個好位置。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趕集的方式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最開始是走路,后來有了自行車,再后來,有了摩托車。
但忙碌,早起,抹黑趕路的模式,一直沒變。
種菜、賣菜是個辛苦活,幾乎一年四季都沒什么空閑時間。人家忙的時候,你在忙,人家閑的時候,你也在忙。
04
黃瓜季結(jié)束了,就要開始賣辣椒、豇豆,等這一批結(jié)束了,正當(dāng)季的蔬菜又該上市了。
下種子、育苗、移栽、澆水、施肥等,一茬又一茬,不斷地重復(fù),不斷地流轉(zhuǎn)??詹幌聛?,也沒空。
靠著這個,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有所好轉(zhuǎn),手上有點兒小積蓄。
比那些不肯種菜,付出辛苦的家庭,他的日子算是好過很多。他隔壁那一家人,不肯種菜,兩口子經(jīng)常因為錢吵架,還時不時地到他手上借錢周轉(zhuǎn)。
日子比以前,比隔壁家好過,但相比孩子上學(xué)的費用,算是杯水車薪。
他不無遺憾地說,當(dāng)年我老公要去上的職業(yè)學(xué)校,每年需要10000多塊錢的學(xué)費,他帶我老公去學(xué)??戳?,很滿意。
可家里的存款就10000來塊錢,第一年的學(xué)費交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學(xué)費從哪兒來?這還不包含生活費。
看過之后,他們做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選了一個學(xué)費沒那么貴,不需要那么多錢的學(xué)校。
他感慨道,如果當(dāng)初去上了那個學(xué)校,我老公的人生或許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時光不會倒流,人生的選擇,也不可能重新來過,過去的,就只能讓它過去。
我跟我老公結(jié)婚之后,我公公婆婆就不種菜賣了。
我公公出去打工,一天的工資有200塊錢左右。在我們看來很辛苦的活兒,他卻認(rèn)為,比他種菜時輕松多了。他寧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種菜了。
05
他說的賺錢不容易,純粹就是從自身的經(jīng)歷出發(fā),發(fā)出的感慨,說出他自己的感受而已。
他希望把自己不多的人生經(jīng)驗講給我們聽,讓我們汲取經(jīng)驗,少走彎路,少踩些坑。再稍微理解一下,可能就是翻版的,父母替子女著想的為你好。
他覺得,他是在傳授經(jīng)驗,其實,他是在替他的孩子、孫子種下限制性信念,錢好難賺,我不配擁有金錢。
財富也是有能量場的,你都討厭金錢了,錢自然不會流向你,這就形成一個因果循環(huán),你不喜歡金錢,金錢也不喜歡你。
好比相互不喜歡的兩個人,自然不會靠近對方,金錢同理。
父輩的經(jīng)驗是他們的,到我們身上不一定適用。我們的時代,跟他們那個年代,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們的出發(fā)點肯定是好的,作為后輩,不能全部照搬照抄。覺得好的,繼續(xù)傳承下去,不好的行為、念頭、經(jīng)驗,該扔的扔,該丟的丟。
對他們的叨叨叨,不能只看表面,他們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要綜合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環(huán)境來看,你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人生不易,善待每一個為你好的人。
------全文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