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敢言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一些時刻,不敢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即使遇見熟人,也想悄悄繞道而行;心里醞釀半天,好不容易開口說話,卻又覺得自己說錯了;不敢麻煩別人幫忙,卻也不敢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這種種表現(xiàn),歸根結底,都是自卑在作祟。
人們對“自卑”避之不及,總覺得它意味著怯懦、敏感和退縮。然而,真的如此嗎?其實,自卑并非絕對的負面情緒,它不僅不可怕,甚至可以成為我們進步的動力。正如“國學大師”季羨林所說,自卑可以成為人生的助推器。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指出,即使是那些看起來極為優(yōu)秀的人,也會感到自卑。世界上沒有真正完美無缺的人,每個人在某些方面都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即便是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也曾飽受自卑的折磨。
比如曹操,號稱“一代梟雄”,卻對自己的出身極為敏感。他的父親是宦官的養(yǎng)子,因此他經常被嘲諷為“閹宦之后”,連袁紹都在檄文中辱罵他是“贅閹遺丑”。曹操對此異常敏感,甚至因憤怒而病癥痊愈。此外,他對自己的相貌也極度不自信。當匈奴使者來訪時,他竟讓長相英俊的手下假扮自己接待,以免對方嘲笑他的外貌。
如果連曹操這樣的人都難逃自卑的困擾,我們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因為自卑而自暴自棄呢?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正視它,不敢利用它。
季羨林也曾飽受自卑的折磨。他出生于貧困家庭,六歲便被送到叔父家寄養(yǎng),長期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面對如此艱難的童年,他時常感到自卑,甚至認為自己是“上不得臺面的人”。
然而,轉折點出現(xiàn)在他高中時期的一次表彰。一次偶然的考試成績讓他被著名書法家王壽彭表彰,贈送了一副親筆書寫的對聯(lián)。這次榮譽讓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虛榮心,他意識到,既然得到了表彰,就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才不至于丟臉。從那一刻起,他開始奮發(fā)讀書,最終考入清華大學,成為著名的學者。

如果他當時選擇沉溺于自卑,而不是把自卑化作前進的動力,或許今天的我們根本不會知道他的名字。
自卑并不是一種絕對的負面情緒,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于你如何使用它。正確地看待自卑,并利用它去推動自己不斷進步,才能讓它成為鎧甲,而非軟肋。
除了季羨林,俞敏洪的成長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作為一個出身貧寒的農村孩子,他一直對自己不自信。他的目標很簡單,當一名教書先生,因為這在他看來是最“體面”的工作。然而,剛進入北大,他便遭遇了現(xiàn)實的打擊。
由于口音過重,他在自我介紹時被同學們嘲笑“像在講日語”;當別人談論名人著作時,他只能傻乎乎地問:“這些要考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的自卑感日益加深。
然而,他并沒有被自卑擊垮,而是選擇用行動去克服它。他日復一日地背單詞、矯正發(fā)音、閱讀書籍,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終,他不僅成為北大的英語教師,還創(chuàng)辦了新東方,帶領成千上萬的學子走向世界。
如果沒有自卑,他可能不會如此拼命地努力;如果沒有自卑,他可能會安于現(xiàn)狀,止步不前。
很多人都會說:“我就是自卑,我沒辦法改變?!钡聦嵣?,自卑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對自卑的錯誤認知。既然我們無法避免自卑,那就學會如何與它相處,甚至利用它來促使自己成長。
季羨林曾報考郵政局,卻因不符合要求而被拒。面對挫折,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選擇轉身報考大學,最終被清華大學錄取。換句話說,他沒有沉溺于自卑,而是接納自己的不足,并尋找新的出路。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與其糾結于自己的不足,不如學會接納它,并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

很多人的自信來源于他們所擅長的領域。當一個人專注于某個領域并取得成就后,自信自然會隨之而來。季羨林在梵文領域深耕多年,最終成為該領域的權威,這讓他逐漸擺脫了自卑,建立了真正的自信。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優(yōu)秀,那就去努力提升自己,去學習新知識,去挑戰(zhàn)新的領域。只要你肯努力,總會有一天,你會在某個領域里發(fā)光發(fā)熱。
有些人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選擇了兩種極端做法:要么過度自大,要么自我封閉。前者試圖用虛張聲勢來掩蓋內心的脆弱,后者則選擇逃避現(xiàn)實,不敢面對自己的不足。但無論哪種方式,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真正的強者,敢于直面自己的自卑,并努力去改變。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自卑感是人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蹦切┠軌蛘曌员埃⒁源藶閯恿Σ粩噙M步的人,最終都能超越自己,創(chuàng)造奇跡。
晚年的季羨林,主動辭去了“國學大師”“國寶”“學界泰斗”這三個稱號,他認為自己“無德無能,不配擁有這些名號”。這種不配得感,本質上也是一種自卑。然而,這種自卑并沒有妨礙他的卓越,反而促使他不斷前行,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學者。
當你感到自卑時,不要逃避它,而要勇敢直面它。自卑本身并不可怕,它只是提醒你,你還有提升的空間,還有更好的自己可以去追尋。與其讓自卑成為束縛,不如讓它成為前進的動力。勇敢面對自卑,你才能真正強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