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有一部青春愛情類的英劇,在國外流媒體首播,頓時引起一片熱議.
截至目前,超過10萬多國外影迷在IMDb上打出8.4的高分。

國內(nèi)多個知名媒體更是稱它為“年度最佳青春劇”或“年度最美校園愛情劇”。
豆瓣評分高達8.5,名列愛情類歐洲劇第13名。

這還沒完,這部英劇的原著小說在同年7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正式進軍國內(nèi)。
不出所料,該小說也拿下豆瓣8.0的高分,同時打進豆瓣的2020年度外國文學(xué)(小說類)第5名。

沒錯,它就是英劇《Normal People》,中文名為《正常人》,又名《普通人》。
今天邀請該劇的粉絲@苔灰 為大家分享這部青春愛情劇,下面就交給她了。
文 | 苔灰
小說《正常人》是愛爾蘭女作家薩莉·魯尼所著,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在2020年上映。
電視劇描述了兩個青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建設(shè)和找到自我,成為一個“正常人”的故事。

01、脆弱所以吸引
瑪麗安和康奈爾是高中同學(xué)。
一個孤僻而又內(nèi)心柔軟,另一個溫和而又善于偽裝。

瑪麗安從小就目睹爸爸對媽媽的家暴,也承受著爸爸和哥哥的暴力對待,而媽媽對此默許。
小時候的瑪麗安在反抗無果后,學(xué)會將身體與意識解離,以冷漠和疏離來保護自己,同時也相信是自己不好,才會導(dǎo)致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而康奈爾,媽媽是未婚先孕生下的他,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
媽媽一個人艱難地把他拉扯大,盡己所能給予了他充分的愛和足夠的尊重。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康奈爾,竭力在日常表現(xiàn)得好,渴望以此融入群體。
他也如愿地受到大家的歡迎。
人人都喜歡外表高大帥氣,聰明又禮貌的康奈爾。

在學(xué)校里,一直以來被嘲弄和孤立的瑪麗安,理所當然地喜歡這個唯一真正和她說話的人。
瑪麗安真摯地向康奈爾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而康奈爾也不自覺的被聰明而又自我的瑪麗安所吸引。
內(nèi)心同樣脆弱、敏感的兩人在一起了。
02、虛偽帶來傷害
在瑪麗安面前,康奈爾可以自在地做自己,不必因為討好而去偽裝。
而對于瑪麗安而言,這是第一次有人看見了她的存在,因此她把自己的身心全然地交給了康奈爾。

當兩人在一起時,就像兩座孤島的相遇,孤獨被消弭,心靈得到歸屬。
就如瑪麗安對康奈爾所說,“和你在一起,雖然有時候會沮喪,但是從來都不孤獨?!?/strong>
但是處于青春期的康奈爾,害怕他人異樣的眼光,因此試圖掩蓋這份感情。
他小心翼翼的維護著兩邊世界,一邊是真實的自我,可能代表著不受歡迎和怪異;另一邊規(guī)訓(xùn)下的自我,代表著被贊同與喜愛。

當貪心地想要兩邊都把握住,這根鋼絲只會被拉扯的越來越緊,最后迎來不可避免的結(jié)局。
在即將到來的畢業(yè)舞會,康奈爾怯懦的選擇邀請其他女孩,而不是瑪麗安。
對于瑪麗安來說,她就像被一棍子打醒,曾經(jīng)以為被毫無保留的接受了,原來只是他人的一場實驗

當康奈爾看到瑪麗安沒有參加舞會,又得知大家對這份感情早已心知肚明時,他才意識到,過去的欲蓋彌彰是如何的荒唐可笑,以及自己的行為給瑪麗安帶來了怎樣的傷害。
原來從始至終無人在意啊,只是輸給了自己。
可是太晚了,一切都結(jié)束了。
03、重逢無法坦誠
畢業(yè)后,兩人去了同一所大學(xué)。
康奈爾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進入大學(xué)后,面臨著現(xiàn)實的階級和經(jīng)濟問題,同時又迷失在我是誰、到哪里去的困局,這一切所帶來的壓抑與焦慮,使得在大學(xué)里的康奈爾十分落寞。

在一個派對上,兩人再次重逢。
如今的瑪麗安在大學(xué)里如魚得水。
她的聰明漂亮,以及獨特的個性和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都使得她在大學(xué)里大受歡迎。
兩人的情況和高中時候的情況類似,只不過這一次瑪麗安成為了那個受歡迎的人。

精神世界契合的兩人再次相遇,一個自卑和膽怯,另一個自認為不值得被愛,因此無法坦誠相待,只是以朋友的身份相處。
期間他們靠近又分開,分開又靠近,但是始終陪伴著彼此。
兩人的重逢,就像是失而復(fù)得的一部分自我的回歸,互相得以更加完整。

在與高中的朋友相聚時,迷茫無措的康奈爾羨慕留在熟悉地方的朋友,而留在家鄉(xiāng)的朋友羨慕走出去的康奈爾。
無論是走出去的還是留下來的,似乎都不如意。
曾經(jīng)困于暫時的單一價值體系的人走入更為真實的世界中,都在和生活這個困獸作斗爭。

當康奈爾直面真實的自我,摘下偽裝的面具時,曾經(jīng)被掩蓋的隔閡顯現(xiàn),他再也無法回到曾經(jīng)熟悉的世界。
處于回不去的過去,看不清的未來的兩難之境,康奈爾如同被困在蟬蛹的繭。
04、陪伴相互治愈
在他們的高中同學(xué)自殺后,一直以來彷徨著的康奈爾徹底崩潰了,患上了抑郁癥。
在他抑郁期間,瑪麗安始終陪伴他。他們互相給予彼此安慰和支持。

瑪麗安的陪伴、媽媽的愛以及對自我的重新?lián)肀?,使得康奈爾慢慢的走出來,結(jié)束了自我的放逐,擁有了面對世界的勇氣和從容。
同時他也真正意識到,自己對瑪麗安的情感以及互相對彼此的重要性,不再怯懦地逃避,而是用行動告訴了瑪麗安,她是值得被愛的,有人愛的。

而一直處于被暴力對待的瑪麗安,在她開朗、受歡迎的表現(xiàn)后是因愛無能而產(chǎn)生的虛無感。
而面對這種因愛欲的磨滅帶來的痛苦,她以一種卑微的姿態(tài)對抗,包括忍受性暴力、變態(tài)的凝視以及他人不友好的對待,以此作為飼料喂養(yǎng)內(nèi)心的情緒大象。

在陪伴康奈爾的期間,瑪麗安也慢慢意識到,這種在親密關(guān)系中低到塵埃的自卑,以及以他者的欲望填補自己虛無深淵的方法,是不健康且無效的。
曾經(jīng)默默承受的那種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愛欲喪失后巨大的虛無所帶來的痛苦,慢慢被治愈了,她逐漸擁有自愛的能力。

最后是開放式的結(jié)局,康奈爾將會去紐約讀研,而瑪麗安會留下。
盡管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曾經(jīng)的互相救贖,成為彼此生命里的光,對他們來說已彌足珍貴
至于未來,就交給未來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