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者聲明:本故事根據(jù)相關新聞事件改編,所有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均為文章創(chuàng)作,不特指任何人,旨在弘揚社會正義,打擊違法犯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親兄弟反目,阿迪和彪馬誕生,真實故事改編電影《手足之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親兄弟反目,阿迪和彪馬誕生,真實故事改編電影《手足之爭》

臘月二十三的傍晚,老城區(qū)飄著細雪。我蹲在"張記面館"的臺階上抽煙,玻璃門里傳來大哥摔算盤的聲響,"三百六十七萬!你他娘的數(shù)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他扯著嗓門沖收銀臺喊,震得門楣上"誠信經(jīng)營"的銅牌直晃悠。我盯著手機銀行里剛收到的轉賬短信,數(shù)字后面五個零刺得眼睛生疼。

這是我們老張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大哥張建軍比我大五歲,打小就是街坊嘴里的"別人家孩子"。那年父親肝癌住院,他白天在工地扛水泥,晚上到醫(yī)院陪床,半個月瘦脫了相。我蹲在病房門口啃冷饅頭時,聽見護士們議論:"老張家大兒子真是孝子,聽說把婚房首付都墊醫(yī)藥費了。"

"建軍啊..."母親攥著繳費單的手直哆嗦,"你弟還在念高中..."大哥把存折拍在護士站臺子上,金屬聲驚飛了窗外的麻雀。那年他本該和未婚妻領證,卻因為父親治病欠債,姑娘家退了親事。

我考上美院那年,大哥把面館從三張桌子擴成兩層樓。開業(yè)那天他站在梯子上掛招牌,陽光穿過"軍"字最后一豎的裂縫,在他臉上割出一道陰影:"老二,這招牌等你學成回來題字。"可等我揣著油畫系的畢業(yè)證回來,招牌早換成了LED燈箱,紅彤彤的"張記面館"四個字,像四滴凝固的血。

02

"媽當年說過,鋪面歸我!"大哥的咆哮把我拽回現(xiàn)實。他脖頸上青筋暴起,和二十年前在病房外抽煙時一模一樣。手機突然震動,家族群里彈出條59秒語音,大嫂尖利的聲音刺破暮色:"張建業(yè)你個沒良心的!當年你哥替你扛了多少事?現(xiàn)在翅膀硬了要分家產(chǎn)?"

我盯著拆遷協(xié)議上并列的兩個簽名,想起上個月在拆遷辦的情景。工作人員敲著計算器說補償款按面積算,大哥突然按住我簽字的手:"老二,你那份...先借哥周轉半年。"他食指上的金戒指硌得我掌心生疼,那是我送他四十歲生日的禮物11。

雪越下越大,玻璃窗上結出冰花。收銀臺后的全家福里,母親摟著穿中學校服的我,大哥站在最邊上,工作服沾著面粉。那年他凌晨三點起床和面,就為湊我藝考培訓費??涩F(xiàn)在照片里的他,手腕上戴著綠水鬼,那是去年侄女出國他買的"紀念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你給媽買的養(yǎng)老房,寫的誰名字?"我把煙頭按滅在雪堆里。大哥突然僵住,柜臺上的招財貓擺件還在機械地揮手。去年母親確診阿爾茨海默癥,他主動提出接去新買的電梯房,當時我還感動地轉了三十萬裝修費。

手機又震,家

雪鉆進領口化成冰水。我想起拆遷前夜,大哥拎著兩瓶茅臺找我喝酒。"還記得你初二那年被混混堵巷子嗎?哥抄著搟面杖就沖過去..."他眼眶發(fā)紅,給我倒酒的手卻穩(wěn)當,"咱們兄弟,永遠血濃于水。"

此刻他正翻著賬本,突然抬頭露出我熟悉的憨笑:"老二,

04

后來我在律所見到泛黃的遺囑公證書。母親歪歪扭扭的簽名旁按著紅手印,見證人欄寫著大嫂弟弟的名字。律師推來紙巾盒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發(fā)抖,玻璃幕墻外春雨淅瀝,恍惚看見大哥在教侄女騎自行車。那年他扶著車后座跑得滿頭汗,小姑娘的粉色蝴蝶結在風里一跳一跳。

調解室空調嗡嗡響。大哥把金戒指摘下來推過桌面:"這是你送我的..."金屬劃過木紋的聲音像聲嘆息。我突然想起拆遷款到賬那天,他摔碎的算盤珠子滾到我腳邊,其中一顆裂成兩半,露出里面填充的水泥11。

如今面館原址立著玻璃寫字樓,我有時在深夜經(jīng)過,會看見大哥蹲在綠化帶旁抽煙。路燈把他影子拉得很長,像條首尾相銜的蛇。上個月侄女從澳洲打來視頻,背景是陽光明媚的別墅泳池:"二叔,我爸說等您氣消了,還是親兄弟..."她耳垂上的鉆石晃得我眼睛疼,那是本該戴在母親手上的金耳環(huán)改的。

05

清明上墳時,我發(fā)現(xiàn)母親墓前有束新鮮的菊花。雨珠順著花瓣滾落,在青石板上匯成細流。手機忽然震動,收到條陌生號碼的短信:"老二,我在老家閣樓留了東西。"鑰匙還在老信箱里,打開落灰的鐵盒,里面是泛黃的記賬本,最后一頁寫著:"建業(yè)藝考費五萬八,婚房定金十二萬..."墨跡被水漬暈開,像朵枯萎的花。

遠處傳來面食香氣,新開的山西面館正在放鞭炮。紅紙屑被風卷著掠過墓碑,有一片沾在"兄弟和睦"的碑文上,像道新鮮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