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選擇走路作為主要的運動方式,但是也有人質(zhì)疑,走路的強度那么低,到底能不能發(fā)揮強身健體的效果?

事實上,大家完全沒必要有這樣的擔心,生命在于運動,年齡大了,千萬不要掉進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只有劇烈的運動才能強身健體,走路作為運動的一種類型,雖然強度很低,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走路對身體的鍛煉效果。

首先,走路可以鍛煉下肢的肌肉和骨骼,年齡大了,很多老年人會發(fā)現(xiàn),越是不運動,時間長了,越是不運動,運動越會變得特別艱難,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老年人長時間不運動,關節(jié)僵硬了,肌肉萎縮了,這個時候再想去運動,試問肌肉不行了,關節(jié)也不行了,又如何動呢?

老年人堅持走路,可以很好地鍛煉下肢的肌肉和骨骼,自然而然,時間長了,老年人的運動能力也就更好了。

其次,走路可以更好地穩(wěn)定老年人的三高,老年人年齡大了,特別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如果三高控制不好,那么對于血管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也會增加血栓的發(fā)生風險。

老年人如果堅持走路,則可以發(fā)揮很好的降壓、降糖和降脂的效果,那么時間長了,身體自然也就更健康了。

最后,走路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老年人年齡大了,很多人總是關心,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運動顯然是不錯的選擇。

走路可以直接激活老年人的免疫系統(tǒng),時間長了,免疫力好了,老年人離各種感染性疾病自然也就更遠了。

既然走路對于老年人有好處,但走路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當然也不是,走路并不是越多越好,走路太多很容易損傷膝關節(jié)的健康,更重要的是,過度走路并不一定會讓身體更加獲益。

老年人年齡大了,每天走路的步數(shù)保持在多少最好呢?

權威醫(yī)學期刊《柳葉刀-公共衛(wèi)生》不久前發(fā)表了一篇的論文,內(nèi)容是關于每日步數(shù)與全因死亡率的的Meta分析,包含了1999年至2018年間,來自亞洲、澳洲、歐洲和北美洲的15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包括47,471名成人和3,013例死亡)。

研究表示,與每天走步數(shù)最少的四分位數(shù)的成年人相比,每天走步數(shù)最多的四分位數(shù)的成年人死亡率降低了40%至53%。每天步數(shù)越多,全因死亡的風險越低,逐漸達到一個與性別無關但因年齡而異的水平。

對于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天約6000-8000步時,死亡風險的降低趨緩。60歲以下的成年人每天約8000-10000步時,也到達這一水平。而超過這兩個數(shù)值的步數(shù)后,不會對延長壽命帶來額外益處。

當然,對于老年人而言,選擇在合適的時機走路至關重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剛吃完飯,不適合馬上走路

很多老年人剛吃完東西,馬上迫不及待去走路,殊不知這樣做對健康一點好處都沒有,剛吃完飯的時候,大量的食物堆積在胃內(nèi),這個時候馬上去走路,很容易引起腹內(nèi)壓的增加,此時非常容易導致食物的反流,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二,晨起空腹,不適合去走路

很多老年人,喜歡晨起之后空腹出去走走,其實這樣做也非常不利于健康,原因很簡單,晨起的時候,交感神經(jīng)興奮,很快會迎來一天之中血壓最高的階段,這個時間段里,顯然不適合運動。

空腹走路,還有一個潛在的風險,那就是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

第三,生病的時候,不適合走路

雖然走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但是那要在老年人沒有生病,精力和體力都比較充沛的時候才去做,如果老年人生病了,特別是疾病還沒有控制穩(wěn)定的時候,顯然是不適合走路的。

在身體條件不允許的時候強行去走路,只會對健康造成更大的損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