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開慧與毛岸英、毛岸青

大家好,我是蘭臺。

提起楊開慧烈士,相信沒有人會不知道她是誰。

那么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后楊開慧烈士的“娘家人”的情況嗎?

01、

楊開慧的父親叫楊昌濟,他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叫楊昌運,弟弟叫楊昌愷;由于他的弟弟楊昌愷過繼給了楊昌濟父親的弟弟,所以楊昌濟老先生有時也在信里稱呼楊昌愷為堂弟。

楊昌濟一生有一兒兩女,但是只有兒子楊開智和女兒楊開慧活到了成年。

楊開智夫婦曾在楊開慧烈士犧牲后,冒著殺頭的風險長時間照顧毛岸英、毛岸青以及毛岸龍這三個外甥;楊開智的夫人還護送三個孩子去到了上海。

楊開智夫婦只有一個女兒叫楊展,抗日戰(zhàn)爭時期,楊展不想繼續(xù)念書,想投身到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中去,并且想去延安;楊開智只有一個女兒自然萬分不舍,希望楊展能夠至少拿到中學畢業(yè)證再去延安,其實就是希望楊展能在自己身邊多留一年。

沒想到楊展著急投身革命,和父親吃完飯,沒經過父親同意,就和同學一塊去到延安了。

1941年,楊展在晉察冀邊區(qū)反掃蕩斗爭時,在轉移時不慎墜崖犧牲了,年僅21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家的三位烈士:楊開明、楊開慧、楊展

新中國成立后,楊開智曾經想讓毛主席給他一個廳級干部的職務,認真說起來,這還真不算是“要官”,因為楊開智是中國農業(yè)大學的畢業(yè)生,在民國還曾擔任過常德森林局局長、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助教等職務,1930年代后還擔任過湖南省建設廳技士(類似于總工)職務。

因此,楊開智希望擔任廳級干部的職務,還真是“有理有據”。

結果楊開智的請求被毛主席直接拒絕了,并且表示政府職務是“能者居之”,不能私相授受;楊開智最后先后擔任了湖南省茶業(yè)公司副經理,湖南省茶葉經營處副處長等職。

一直到1980年,楊開智才擔任了湖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一職。

1982年,楊開智老人去世,享年84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開智一家人

02、

楊昌濟的親大哥楊昌運雖然在清末考上了秀才,但是很快就沉迷于抽大煙,不但自己的生活全靠自己弟弟楊昌濟接濟,還把身體搞壞了,沒有留下后代。

楊昌濟的三弟楊昌愷(也叫楊瑞生)則有四個孩子,分別是兒子楊開明、女兒楊開秀、楊開英以及楊開仁。

楊開明很早就跟隨堂姐、堂姐夫參加革命,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始人之一,還是楊開慧托孤的對象,只是楊開慧沒想到堂弟比自己犧牲的還早,1930年2月,楊開明在長沙英勇就義,年僅25歲。

楊開明之所以參加革命還有一段軼事。

其實當時想跟著毛主席鬧革命的人不止一個楊開明,楊開仁的丈夫伏慎初也想跟著毛主席一塊鬧革命;結果毛主席表示伏慎初是家里的獨子,而且已經和楊開仁結婚生子,掛念的人太多,于是就婉拒了。

結果楊開仁與伏慎初就一直留在湖南老家。

1950年,楊開慧烈士的堂妹楊開英帶著自己的外甥女,也就是自己大姐之女伏明達北上大連,在大連育才學校工作。

經過北京的時候,楊開英、伏明達等人還和毛岸英一塊吃了個飯,伏明達和好久沒見的“發(fā)小”毛岸英聊了好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開英與伏明達珍貴照片

作為楊開慧烈士的堂妹楊開英還被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接見。

楊開英與伏明達到了大連育才學校后,楊開英擔任學校的教導主任,伏明達是校醫(yī),兩人在學校里都非常低調。

后來楊開英因為不習慣大連的氣候,毛主席就把楊開英從大連調到了北京一所中學,還是擔任教導主任。

1958年,楊開英經人介紹與化工部橡膠工藝設計院工程師李暉結識相愛,并結為伴侶。

1973年,楊開英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宣武區(qū)醫(yī)院去世,終年58歲。她的丈夫李暉,后來擔任過化工部橡膠設計院總工程師。

楊開英與李暉的子女都從事技術相關工作。

楊開英調走后,只有伏明達留在大連,她一直到退休,都是做的校醫(y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伏明達老人(臥床)

目前伏明達老人已經101歲了,也是目前楊開慧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里唯一在世的外甥女,她還和毛岸英烈士做過三年同班同學,還是同桌。

而伏明達老人的哥哥伏家芬則一直留在湖南老家,在長沙縣高倉中學當語文老師,平時也非常低調,他教過許多學生一直到畢業(yè)后很多年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語文老師是楊開慧烈士的外甥,管毛主席叫表姨夫。

根據目前的資料,楊開慧烈士的娘家人在新中國成立后,除了楊開慧烈士的親大哥在去世前2年擔任過省政協(xié)副主席的職務外,其他人都是低調的普通人;尤其是楊開慧烈士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里甚至沒有一個科級干部。

什么是老一輩革命者的“家風”,蘭臺以為這就是優(yōu)良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