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高三女生的書桌照片火了!在網上引發(fā)了大家的關注和熱議,桌面上除了堆滿了課本等學習用品之外、還有一些小玩偶、小鏡子,甚至還有零食推車和“防倒水杯擋板”??雌饋磉@不像是個書桌,倒像是個溫馨浪漫的樂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高中女生似乎對自己的課桌“設置”非常滿意,稱這是“安全感書桌”。這樣的布置讓她在緊張的高三生活中感到安心,仿佛擁有了一個“私人空間”。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很合理,畢竟學習壓力大,適當給自己一些“小確幸”也能緩解焦慮。沒想到圖片傳到網上之后,評論區(qū)炸了鍋:有人覺得這是可愛的“小確幸”,也有人直言“這樣的書桌,怕是連大專都考不上”。那精致的書桌和高效的學習能不能兼得呢?

看了如此“精致”的課桌設置,一些來自高考競爭激烈地區(qū)的老師和學生提出了質疑:“這樣的書桌,是準備考大專嗎?”“高三了,還在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書桌都快成雜貨鋪了,知識點都跑到哪兒去了?”

平心而論,這些學生和老師的觀點不無道理。在高考壓力下,時間就是效率,。那些看似精致、充滿“安全感”的書桌布置,雖然能帶來短暫的心理滿足,但可能會占用太多時間和精力,甚至影響學習效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這位女生的書桌雖然看起來整潔美觀,但桌面上堆滿了與學習無關的物品。那些“圍墻”般的課本不僅擋住了視線,還可能成為偷偷玩手機的“天然屏障”。桌面上的小鏡子和小玩偶,雖然能偶爾讓她“美一美”或“放松一下”,但分分鐘就會讓她分心。更不用說那個“移動小倉庫”了,里面的零食和不常用的資料,只會讓她的注意力在學習和娛樂之間來回游移。

一位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高中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觀察:“我見過太多書桌整理得花花綠綠,筆記本漂漂亮亮,作業(yè)本干干凈凈的學生。批改他們的作業(yè)時,我都感覺像在欣賞藝術品。但一到考試,成績卻往往不盡如人意?!?/p>

高中女生正是愛美的年紀,她們喜歡把書桌整理得漂漂亮亮,把筆記抄寫得工工整整,把課本包上好看的書皮,甚至把文具都擺在特定的位置。這些行為看起來很用心,但問題在于,它們并沒有真正幫助到學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們抄寫的筆記也許很漂亮,但是可能只注重設計感,卻忽略了老師講的重點;她們花大量時間整理書桌和文具,卻沒有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理解和消化知識上。這些看似“用心”的行為,其實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學習效果并沒有提升。

那么,成績好的學生書桌都是什么樣的呢?有經驗的老師說出了真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書桌往往并不花哨。他們的書桌上除了必要的學習用品外,幾乎沒有多余的裝飾物。這些學生把書籍按照使用頻率分類擺放,常用的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不常用的則放在下層或其他位置。

真正用功的學生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整理書桌和文具,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本身。這些學生的書桌上的擺設可能只有一本課本、一張草稿紙和一支筆,看起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因為如此,他們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內容”上,而不是“形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比之下,那些把太多精力放在書桌布置上的學生,往往會在學習中顯得“力不從心”。表面上看,她們很努力,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就像是一場“面子工程”——她們把太多時間花在了“看起來很努力”的事情上,卻忽視了真正能提升成績的方法。

當然,我們并不是要否定追求美好的權利。學習生活確實需要一些小情趣來調劑,但關鍵是要適度。比如,桌面上放一兩件喜歡的小物件,或者把書本稍微整理一下,這些都不會影響學習效率。但像這位高三女生一樣,把書桌布置成一個“雜物間”,甚至把學習空間都占滿了,這就有點過了。

評論區(qū)有個高中生的留言很值得參考:“我以前也喜歡把書桌布置得很漂亮,但后來發(fā)現,那些東西根本幫不上忙。與其花時間整理書桌,不如把時間用在多做一道題、多背一個知識點上?!?/p>

書桌的整潔與否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在學習,是否真的在思考。換句話說,學習的本質是“輸入”和“輸出”,而不是“裝飾”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