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中,精神危機與存在主義危機普遍存在。
最近“FOMO”這個詞十分流行,它的全稱是“Fear of Missing Out”,中文譯為“錯失恐懼癥”,指的是一種擔心錯過人際交往機會而產(chǎn)生焦慮的心理,最早由美國《商業(yè)周刊》在2007年提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不自覺地行為都在暗示著你已患上FOMO:如頻繁刷新社交媒體因為擔心錯過最新資訊,盡管十分疲憊但是還是難以拒絕一切社交邀約等等。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但是當我們將這個問題喂給AI想得到解決辦法的時候,得到的回答竟然是:戈多宕機了。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世界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旋轉。
人們漸漸無法跟上公轉的節(jié)奏,而對于自轉的渴望更是瞬間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迷失感、無力感更是成為了拖垮向心力的鉛錘,向心力失衡,瓦解,逐漸地在無數(shù)外力的作用下身不由己地改變軌道。


在這個被數(shù)字定義的時代,我們仿佛陷入了一場荒誕的量化迷夢。
你是否患有數(shù)據(jù)焦慮癥?
在這個被數(shù)據(jù)堆砌起來的世界背后,真實與虛幻的邊界正在一點點的模糊著,一顆顆浮躁的心,是否真的能夠一同被馴服?

在這個由大數(shù)據(jù)編織的時代巨網(wǎng)里,社交媒體如一座巴別塔深深嵌入生活的肌理,而我們像一個個孤獨的吟游詩人:
朋友圈發(fā)發(fā)發(fā)!
抬頭45°仰望天空,淚水就不會掉下來;
短視頻拍拍拍!
抱著必火的決心,扭出自己的風采!
對于被回應與認可的祈愿,以一分鐘打開10次手機開始異化表達。

大步邁入世界的新紀元,一切都很新奇,走了兩步卻 被絆了一跤:“哎呦!真是的!”低頭一看卻發(fā)現(xiàn)這障礙物不是別的,而是很多人都在地上“躺平”。
這個時代爽文橫行,中頭彩倒也屢見不鮮。潛移默化下,一顆顆種子在人們心頭種下。

在《等待戈多》中,在一片文明的荒原上,戈戈狄狄執(zhí)拗的等待著戈多的到來——目光空洞,行為麻木,思想迷茫,就是一個等!
主打一個有“耐心”!
萬一戈多明天真的會出現(xiàn)呢?

加繆在《西西弗斯神話中》提出了觀點:
他認為生活的本質就是荒誕的,但是人們應該通過反抗找到存在的意義。

在沃卓斯基姐妹構筑的《黑客帝國》中,虛擬與現(xiàn)實發(fā)生了無與倫比的激烈碰撞,關于自由、命運以及存在的意義的討論也開始萌芽。
直到當尼奧驚覺他所處的所謂的現(xiàn)實世界不過是虛幻的泡影,殘酷的真相如洶涌的浪潮將其吞沒,尼奧陷入了對于存在主義思考的無盡深淵。但是他毅然選擇去反抗機器,這個選擇便開啟了人類對于真正自由的最炙熱的追逐。

《黑客帝國》劇照
在《等待戈多》中,“戈多”便是戈戈狄狄日復一日等待的意義,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孟京輝手稿
生活的本質或許就是無意義吧。
不!只要在等待就是有意義的!
什么是有意義呢?當然是因為有無意義存在呀!
等急了可以走,累了就等等,或許人類的本質是一臺永動機。
即使在最荒誕的困境中,人類依舊可以選擇像尼奧一樣,通過主宰自己的選擇而賦予生命意義;而戈戈狄狄的等待何嘗不是一種對于生命的本質意義的別樣詮釋?

我們穿梭于城市的車水馬龍,在高樓大廈的陰影下思考著生活的方向;我們靜坐在鄉(xiāng)村的田間地頭,于蟲鳴鳥叫的環(huán)繞中審視內(nèi)心的渴望;醫(yī)院的長廊,有人焦急踱步等待;在科研的實驗室,有人日夜堅守研究。
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實則是人類賦予生命意義的生動演繹。

所以,雖然存在主義的危機一直都存在,但是人類完全有能力去削弱它,再將它打碎,果斷將其揚進朵朵塵埃。
《等待戈多》

北京丨蜂巢劇場
2025.03.19-03.29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