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成東青的保守,我不想選擇王明的生活態(tài)度,我惋惜孟曉駿的演講恐懼癥,但我從他們?nèi)齻€人身上都感受到一份篤定,無法超越。

本來想談夢想,成東青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最后卻意想不到的取得了成功,哪怕孑然一身,哪怕還在做一個“土鱉”。有人說,這部戲講的是新東方三位創(chuàng)始人的故事,或許是,或許像,其實每一段成功史都有相似的俗套,可那些成功人士在其中摸爬滾打并樂此不疲的原因,才是依舊心懷有夢的陳導(dǎo)想告訴觀眾的吧!
陳可辛說在拍王陽和成東青在KTV的那場戲時,劇組的人都忍不住哭了,之后孟曉駿在紐約時代廣場回頭的時候,陳導(dǎo)也哭了。原來淚水本身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這位香港導(dǎo)演聯(lián)想起自己的奮斗過程,那些逝去的時光和比故事更真實逼真的記憶歷歷在目,男兒有淚就輕彈,如此真誠坦白,如此刻骨銘心。

整部戲看下來,最喜歡的還是孟曉駿。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哪怕追夢的路上會有更多的傷痛,也不言放棄地加倍努力,“掉在水里你不會淹死,呆在水里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泵蠒则E們是真正的勇者,中國人說物極必反,在美國那樣一個被稱為“充滿自由公平和理想”的地方,卻也最沒有公平可言。
孟曉俊坐在曾經(jīng)打工的餐廳,愧疚地向成東青和王陽承認自己的自私,那個跟他們說不會回國的人,坦言了自己所有窩囊的,抬不起頭的往事,坦言了自己極力推動“新夢想”上市只為爭一口氣,一口可以跟美國人平等溝通和較量的氣。

最后成東青對著“找事”的美國人,承認抄襲的問題,同時宣布“新夢想”即將上市,就在紐約——美國人最引以為豪的紐交所。面對找麻煩的對手,最好的回擊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并讓自己更完美強大。美國人民需要我!世界人民需要我!We are too young too naive.我想只有這樣,才配得上他們今天的成功,即使失敗又怎么樣呢!
“什么中國夢,那是個什么東西?”或許,這樣說有點大言不慚甚至不負責任。可是對我們這代人而言,記憶最深刻的還是所謂的“美國夢”。就想像《中國合伙人》的英文譯名——《American dreams in China》(發(fā)生在中國的美國夢),這個譯名一面隱射故事中人物具體的夢,一面也在為我們解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夢”?!懊绹鴫粽f白了就是機會平等、窮能致富。卻不是說一定要去美國,那里社會飽和很久了,已經(jīng)很難求致富。恰恰在過去30年,每天發(fā)生最多美國夢的地方,就是中國?!?/p>
到這里,我們堅信,孟曉駿在紐約廣場看到的就是一份豁然開朗,一份信心,一份希望!每一個有中國夢的人,無論你來自何方,夢在這里,中國歡迎你!我不想改變世界,我只想不被世界改變。不管是成東青,孟曉駿還是王陽,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堅持,該奮斗的時候就應(yīng)該奮斗,這樣才有青春無悔。也只有這樣的人,才真正有資格——來年,致青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