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的書畫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記錄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光輝璀璨最好的見證,也是最直觀最具表現力而且最具收藏價值的文化財富,為了更好的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亞洲走向世界,發(fā)揚光大,努力推動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趙大山先生在中國書畫創(chuàng)作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為當代中國書畫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陜西省文聯第五屆十六次全委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陜西文聯黨組書記張琳合影

趙大山,一九五四年生,現居西安。自幼習王羲之、顏真卿、王鐸、何紹基及北魏諸帖,博采眾長,用筆灑脫、自然奇崛。

曾翻譯了日本著名書法家上條信山、西川寧等的書法論著,并被多本專業(yè)報刊雜志刊登。其作品多次在日本雜志發(fā)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重劍無鋒說大山

文/肖云儒

相識大山己經十來年了,最忘不了的是那雙含著醉意的眼睛。眼睛大且微亮,潤得水汪汪的,較之常人顯出一種炯炯的神來,讓你感到那一定是在醇酒佳釀里久久涵養(yǎng)出來的。陸陸續(xù)續(xù)傳出的他和酒的種種逸事,更加固了“醉眼”的印象。在卷曲的頭發(fā)下面,大山使這樣醉眼朦朧地看看你,看著這個世界,也這樣醉眼朦朧地面對著墨池和宣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酒神本是藝術之神,自由生命和超常才情之神。我有時想,藝術家恐怕也惟有將常態(tài)的眼光和心智轉化為一種醉態(tài)的眼光和心智,來觀察、感受身外之物,一切客觀對象才會帶上感情,帶上靈性,才可能轉化為某種有意味的形式,組合為輕重徐疾的有節(jié)奏有旋律的線條吧。大山的“醉眼”后面藏著的肯定是藝術家的“醉魂”。他的種種才情、種種心性,肯定是經由一種酒的微醺,通過線條有意味的組合表達出來的。讀大山的宇,如同讀他的心電圖,筆頭像指示針隨機而自如地震顫著,線條便在紙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無拘束的心靈,奔放的情愫,獨具個性的審美追求,通過民族特有的文字符碼和宣紙上這種特有的程式動作,一一留下了黑白分明的印痕。這些心電圖像,由于傳達著一個藝術家的生命和情緒,而使我們受到觸動和感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字充滿了生命活力,而他的生命又處在一個不息流動的過程中。大山的書法在表達這一生命流程時,不是簡單地同向同步、亦步亦趨,倒常常表現為一種異向的甚至是反問的間隔性跟進。這正好體現了書家生命和藝術的豐富性,復雜性,也恰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展開的話題。

趙大山的書法創(chuàng)作起碼含有兩重矛盾,他以優(yōu)美的360度轉體,使這兩重矛盾在動態(tài)中實現了整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是生命與藝術法度在矛盾中的相融。

大山的書法富有生命活力,又揉迸深厚的傳統(tǒng)流脈之中。每讀其的字,靈氣四逸,險象迭出,豪放中透出老辣,在線條的行進和轉折中將曲線作折線化處理,尤顯功力,無不是彪悍豪強的西部硬漢做派。但在生命無任奔放的筆墨中,你又分明看到懷素、王鋒、何紹基歷代書賢的身影在出沒。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能從他的篆重道勁,隸重舒放,行草重張力中,處處感到書家個性生命對傳統(tǒng)的滲透和整合。這便是大山的特殊處。因醉態(tài)而出醉象,以醉眼而書醉字,本來順理成章。難得的是他能醉在規(guī)矩上,醉出法度來,又能將規(guī)矩法度一一浸漬在個體生命的酒汁之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是生命與藝術格調在迎向中的互補。

不少朋友談到,大山為事有時稍顯狂狷,而為人常有俠氣。他早年常懷李太白(那也是個酒仙)“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慨嘆,時有特立獨行、桀驁不馴、仗義行俠之舉,敢蹈人所未蹈,發(fā)人之未發(fā)。但其時之字卻相反,一派溫文爾雅,嫻靜濡潤。中年之后他幾乎作了一個360度轉體。字里行間去掉了美少年的嫵媚之態(tài),升騰出中年漢子的陽剛之氣,且有愈來愈火辣凌厲之勢,人卻漸生溫潤,步入平實蘊籍。人與字便這樣處在逆向的互動互補之中。這也許是一個剛健生命由外向內的轉向過程。人生鍛打出來的隱忍成熟,正漸次改變著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劍俠之氣由外在行為向心靈沉積,又由心靈朝筆端釋放,促動著這位書家朝"大山"式的藝術高地攀沿。

書法重筆墨更重氣韻,重傳統(tǒng)更重生命。大山書有劍氣,在經歷了少年期的“重藝輕鋒”、中年期的“重劍有鋒”兩個階段之后,我預計在今后的探索中,他還會再次變法,進入“重鋒無鋒”的境界。為人為書都將更加平實而具力度,為人為書都將由更加重智重藝而轉向更加重道重氣。

我在不散居中期目以待。

(肖云儒,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授,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德藝雙馨藝術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