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前天詩經(jīng)日課中講《靜女》篇的一些想法。配圖是日課直播中邊講邊寫的手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
“愛”,僾也,隱如也?!磅剀X”,躊躇也,道性充滿之惆悵也。靜女之靜,以其內(nèi)在之充滿也。愈充滿愈躊躇,愈充滿愈安然,愈充滿愈不借聲色之張揚(yáng),而獨自僾然靜處于城隅,修身以俟,靜女之所以美也。孟子云:“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靜女有之矣。
“彤管有煒”,靜女充實之光輝也?!独ぁ分?a class="keyword-search" >文言》曰:“含萬物而化光”,“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靜女彤管之象也。
“彤管”筆也,人文之象,靜女之心也;“荑”則自然之象,靜女之身也。荑是茅之嫩芽,我兒時常吃,老家呼之曰“茅珍”,柔白飽滿,形如筆頭。
荑是大地毛筆,彤管是心靈柔荑,皆為內(nèi)在充滿而能生之物也。靜女之所以靜者,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掃上圖二維碼可參加我的詩經(jīng)日課,加我微信daolisy可加入交流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