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次必吃油熗!

——今天的編輯 門牙

這家店在開之前就鬧麻了。

“成都資格的普洱菜”“超好吃的云南熗炒”“讓在成都的云南人流淚的臭豆腐煮魚”……

清一色的不銹鋼盤盤兒,算是把這幾年被成都人捧上天的云南菜,徹底拉下了中高消費的神壇。

坐標西南財大,人均68元,社區(qū)小破店,白天就能吃燒烤。再加上“宇宙三大臭食”我獨愛臭豆腐……確實有點種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正蹲到這家新嶄嶄的店正式開門迎客,風評又變了。說它雷聲大雨點小,說它出品技術不一,說它“除了臭味其他好像都不太行”……

我的朋友@西卡達 前后去了四五次,次次點熗炒,還要下一小碗米飯。她家就住在附近,“找不到吃的就去那兒”“不是排隊兇可能都吃了十次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這家普洱菜到底優(yōu)點缺點哪樣突更出?帶到疑問,我約上我素日不太吃臭豆腐的朋友@淑華 ,決定斗膽一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卡達 猜,那些大喊不好吃的人,極有可能是期待值拉得多高,跑了多遠,又排了多久的隊,所以很有落差感。

我去的這天是個中午,將近1點鐘的樣子,店里面也就兩桌人,根本沒坐滿。一進店,我給朋友@淑華 使了個眼色:你聞,臭烘烘的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基本每一桌都點了臭豆腐煮魚。

不銹鋼盆盆那么一盆,湯色黃澄澄的。用瓢根兒輕輕一攪,像圓子一樣的小坨坨就不斷地翻滾浮面。仔細一看,坨坨是方的,臭豆腐出場了。

嘶,是真的臭。關鍵我看每一桌舀它的人,都在泡白米飯,然后呼哧呼哧就是一碗下肚。

迎客的大姐熱情招呼我掃碼點菜。我說我先看一圈。見門口爐灶上的銻鍋煮得咕嘟響,我問這是啥子稀飯?大姐說這是雞肉爛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句話瞬間把我送攏云南。聽聞昆明站附近有家熟人帶路才找得到的普洱菜,那家的雞肉爛飯配小菜是一絕。

爛飯爐子旁邊也擺了一個不銹鋼盆盆兒,我點名要臭豆腐煮魚,大姐便招呼一個店員小哥把爐子打燃,往盆盆兒頭倒油,擱醬料,炒香,正式開始了它的工作。

經(jīng)猛火大油這么一烹,那股熟悉的臭味兒漸漸開始籠罩整個堂子。料炒香,加水煮魚煮豆腐,撒一把香菜起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問大姐這臭豆腐煮的是啥子魚,她說是羅非魚。至此,我內心對這家店云南籍的測評表上,又多打了一個鉤。

我和@淑華 兩個雞胃吃不到好多。除了臭豆腐煮魚,又在招牌選項中選中了從來沒吃過的拌山楂,最后來幾串燒烤添個花,緊夠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到拌山楂的訂單,大姐便火速從點菜員切換到廚師模式。她摸出一個新的不銹鋼盆盆,倒進摏爛的新鮮山楂,撒了一大圈海椒面兒。

她一邊做一邊給我說:這個是我們云南的海椒面兒,然后要擱黃冰糖熬的水。再加點鹽,對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幾分鐘出品的拌山楂,讓我頓覺驚訝。這種又擱甜又擱辣的做法,好野,到底是甜還是辣,瞬間有點期待了。

燒烤是自己拉開冰柜揀菜。毛肚切成小小的正方形,腦花焯了水,筋膜也是撕過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牛肋條、五花肉、黃金六兩,大姐說這三樣是他們家燒烤的頭部,閉眼沖不得拐。

淺選了幾串之后,她把菜遞到廚房,示意我們差不多了,可以坐等開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臭豆腐煮魚已經(jīng)上桌幾分鐘,我和@淑華 的“戰(zhàn)略計劃”是她吃半碗飯,我點一份米線。兩種主食的搭配,全方位掂一掂這盆主打菜的斤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姐打過來的飯是用紙碗裝起的,我倆同一個反應:嚯,這么大一碗!

@淑華 是個會吃的。

她迅速舀了一瓢湯,攆了一坨豆腐進去,奪爛。拌勻之后,又多添一小坨魚,搭到一起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先是空口吃。魚肉鮮嫩,豆腐更是臭得感人。加上酸甜的湯汁,味覺神經(jīng)便在這香香臭臭間迷了路。

三兩句龍門陣間,朋友@淑華 碗里的飯已經(jīng)下了三分之一。她自己都沒回過神來,“這個啥子臭豆腐魚,也太下飯了吧!”

我說你不是不咋吃臭豆腐的嗎?咋今天頭三把火根本停不下筷?“啊,我平時就是可以吃但不至于喜歡吃的那種,曉得這個咋那么好吃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喊她趕緊試試拌山楂,換個味道嘗嘗。

晃眼看,像小龍蝦。真正端到面前,晶瑩剔透的冰糖汁倒是把這山楂裝扮得像那二年辰插到桿桿上賣的冰糖葫蘆。

普洱人的拌山楂,給人類味覺帶來的是極大的寵溺。又酸又甜又辣,像短劇里的霸總,隨時滿足你的既要又要還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顆吃到尾聲,再回彈一絲釋放天性的辣味定格。@淑華 說它是用甜味把你哄到,最后再讓辣要你好看。

你在“好吃”“不錯”的評價中,也碼不準到底是哪一秒,它突然臉色一變。

最后是燒烤。

云南人的燒烤向來就不差。不要看這寥寥幾串葷素,火候的把控,干濕的控制,可謂老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金六兩,來自豬身上的精華。有點類似“松板肉”。吃起來彈韌細刷,表面和邊緣的微微焦糊,為這烤串兒再添一絲來自碳火獨創(chuàng)的香。

彼時,臭豆腐煮魚的湯被我們越吃越寬。大姐說這個時候加米線差不多。便把不銹鋼缽缽端回剛才的爐灶,開火,煮米線。她說這樣煮比直接加煮好的米線進去更入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等米線煮好,我和@淑華 其實都吃得喊飽了。她看了一眼碗頭巴底底的飯,再看了一眼臭豆腐湯湯煮米線,“不管,我咋個都要吃兩根兒米線,太香了!”

我順勢撈了一夾。米線作為云南美食的長項,自然是頂頂好吃的。吸了這臭豆腐煮魚湯的精華,這份米線對我這個愛吃臭豆腐的人來說,全成都僅此一碗金不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行較為遺憾的是,沒有吃到這家店招牌上的另外半壁江山——熗炒。

我問@西卡達 熗炒如何,她說她去第三次的時候也是帶了個鳥胃朋友,“那天她已經(jīng)吃過了,說吃不下,結果越吃越有味道,最后干了小碗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cicada

點熗炒,就不要點小瓜。因為每一份熗炒都是換菜不換味,三月瓜片片永遠是坐鎮(zhèn)盤底的最佳配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cicada

兩個人,127元。價格實在。

吃完回來,我認真思考了一下如何來回答這家普洱菜好不好吃的。我想起在這家店埋頭猛吃時,隔壁桌七八個人東一句西一句的聊天。

他們全程并沒有糾結于好吃不好吃。而是不自覺地分享自己印象中的云南,以及過往與云南沾到的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說“我媽弄的就是這個味兒”,有人聊到自己去過的云南。從昆明、普洱、大理,聊到玉溪、芒市。

基本上,云南省的大小地方,被他們以“曾經(jīng)去過”“想去養(yǎng)老”的名義提了個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桌地方菜,能被普通人展開話題談論至此。評價很高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日編輯 | 好久沒吃臭豆腐的門牙少女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Puffin.

暮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澄

花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仙森

春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