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港劇《大時代》里有個韋嘉誠,戴著黑框眼鏡,經(jīng)營一家名為“黃河實業(yè)”的公司,誰都看得出來,這個人物的原型是——李嘉誠。
在《大時代》里,韋嘉誠這個角色偏臉譜化,為人剛正不阿,因拒絕給陳萬賢領銜的香港華人證券會行賄而受到排擠,比起血肉豐滿的丁蟹,人物刻畫得較為單薄。
在當下這個現(xiàn)實中的“大時代”里,李嘉誠因為出售了巴拿馬的港口業(yè)務給一家美國公司再次被置于風口浪尖,乃至為千夫所指。
跟著挾裹著所謂“民意”的大眾情緒罵一波,固然不失為收割流量的好辦法,但我卻罵不出口,因為這個流量有點燙嘴。
主要還是因為不了解事情的全貌和內(nèi)情。
特朗普劍指巴拿馬,要收回運河,并稱該運河被中國控制,其咄咄逼人的氣勢大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意思,李嘉誠作為“大時代”里的一個小小商人,固然財富驕人,但在大國博弈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只能算是個小角色,很多時候是被動行事的。
再者,李嘉誠出賣巴拿馬港口業(yè)務時,有沒有跟上面“通氣”,如果通了氣,通到了什么程度,這些內(nèi)幕細節(jié),作為一個局外人,我不知也。
我是讀歷史的,歷史上國家的較量,政治的過招,商業(yè)的競爭,往往是頗為曲折的,有時是以退為進,有時是避其鋒芒,到了關鍵的當口,少不得還得運用一番“孫子兵法”之類的權謀,或者像《道德經(jīng)》里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特朗普在自家后院耀武揚威的蠻干,按照深諳太極和周易的以柔克剛的東方大國的習慣,可能不會直接去硬碰硬,但至于是否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我同樣不知也。
由于這種種的“無知”,我是沒有底氣去批判當事人的,再者,我將我的讀者視作可真誠交流、以心相待的朋友,而不是可供收割的流量,因此,如果我跟著某種風向,對我不了解的事情煽動情緒,妄加評論,那就是背叛了我的讀者,更是背叛了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初心。
記得前些年,北京有一些專門抬轎子的公司,曾給李嘉誠頒發(fā)過一個“中華商圣”(大概是這個名字,具體名稱可能有些出入),現(xiàn)在則調(diào)子完全翻轉,恨不得斥其為“商賊”。
其實,稱其為“商圣”是謬贊,呼其為“商賊”也太戾氣了些,如果前倨后恭只是為了利益而見風使舵的聒噪,那吃相也未免難看,不如實誠些,無譽無咎,就叫他“商人”。
天道有常,商道亦有常,常就是穩(wěn)定,一個穩(wěn)定良好的經(jīng)商環(huán)境,對于國計民生,善莫大焉。
我勸諸公,在不了解事實真相前,別急著罵李嘉誠。
全文完
本文作者:哲空空,歷史迷,老文青,著有《大時代博弈》等。
寫文不易,關注,分享,點紅心,就是最大的支持。
你還可以閱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