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一生僅有四女出生,但是這四個女兒都是雍正帝在為皇子時所生,等到雍正帝登基時四女均已夭折或者早逝(僅有和恪公主長大成人嫁人,但是康熙五十六年時去世)。

而了解清史的應(yīng)該知道,大清幾乎所有的皇帝在位時都會滿蒙聯(lián)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除了將宗室女封為郡主或者郡君和親蒙古外,最重要的便是皇帝所生的和碩公主或者固倫公主下嫁。但雍正并無親生的女兒,為此雍正繼位后便將三個侄女抱入宮中,交給了孝敬憲皇后撫養(yǎng),待三個侄女長大成人后封和碩公主和親蒙古。

這三個侄女分別是:

廢太子、和碩理密親王胤礽的第六女,雍正四年被封為和碩淑慎公主,下嫁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的母族——科爾沁蒙古(莽古斯這一支),其額駙觀音保,若是按照輩分的話,是孝惠章皇后的從孫;而淑慎公主所生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則是被乾隆皇帝選為兒媳,嫁給了乾隆皇帝第三子多羅循郡王永璋晉;乾隆四十九年淑慎公主病逝,終年77歲。

和碩莊親王(鐵帽子王)胤祿的長女,雍正八年封為和碩端柔公主(序齒為雍正三公主)也嫁到了科爾沁蒙古,只是并非莽古斯這一支,而是科爾沁郡王博爾濟吉特·齊默特多爾濟,乾隆十九年病逝,終年41歲。

而最后一位,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和碩和惠公主

和惠公主是雍正三位養(yǎng)女中,最早去世的一位,但是她的一生還是非常值得一提。這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看一看:和惠公主在清朝中期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養(yǎng)父為皇帝,生父為常務(wù)副皇帝

和碩和惠公主的出身可以說顯赫至極:

她的養(yǎng)父是大清第五位皇帝——雍正皇帝

她的養(yǎng)母是雍正帝的發(fā)妻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孝敬憲皇后端莊賢淑,是雍正帝名副其實的賢內(nèi)助,并非像劇中那樣陰狠毒辣;雍正帝雖不寵愛發(fā)妻,但是卻十分敬重發(fā)妻。有這樣的養(yǎng)母撫養(yǎng)長大,和惠公主在宮中的生活自然十分順遂。

她的生父是雍正帝最為器重的弟弟——和碩怡親王胤祥,而和碩怡親王這個爵位從雍正朝開始成為鐵帽子王爵位;也就是說和惠公主是鐵帽子王的女兒,若是不被雍正帝收為養(yǎng)女,其長大成人后會被封為和碩格格(郡主)出嫁;像和惠公主的同母姐,便是被封為和碩格格下嫁伊爾根覺羅.福僧格(和惠公主姨母所生的兒子)。

胤祥,之所以從一個康熙朝的光頭阿哥,一躍成為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靠的就是他對雍正帝的忠心耿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康熙朝時期,九位皇子參與奪嫡之爭,而胤祥是唯一一位支持雍正帝奪嫡的兄弟。

胤祥是康熙眾多寵妃中的一個——敏妃章佳氏所生的兒子,原本深得康熙皇帝的寵愛。

但是從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廢太子之位開始,胤祥便慢慢失寵。

雖然序齒靠前,但是終康熙一朝也沒有晉封任何爵位,哪怕是比胤祥還年幼的皇十四子胤禵都被封為貝子,而胤祥仍舊只是一個光頭阿哥。

不過因為胤祥自始至終都支持雍正帝,雍正帝一登基便將胤祥直接冊封為和碩怡親王,并且對其委以重任。而胤祥也沒有辜負雍正帝對他的信任與期望,成為雍正身邊最得力的助手,朝中重要的朝政事務(wù),只有胤祥處理雍正才放心。

就連為雍正帝挑選萬年吉地這樣重要的事情,雍正帝也交給了胤祥。

正因為雍正帝對胤祥如此信任與器重,便是將胤祥稱之為“常務(wù)副皇帝”都不為過。

雖然胤祥在雍正八年便去世了,僅襄助雍正八年的時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因為胤祥在雍正一朝的功績甚大,雍正帝不僅讓其爵位世襲罔替,而且將其配享太廟,贈與謚號“賢”;不僅如此雍正帝,還允許其名字中“允”改回“胤”,讓胤祥成為大清唯一一位不需要避諱皇帝名諱的臣子。

而和惠公主的生母兆佳氏,也成為大清最為享福的親王嫡福晉之一。

兆佳氏是尚書馬爾漢的第七女,在嫁給胤祥后便得胤祥一生的寵愛,為胤祥生下五子兩女,除了早逝的兒子外,三個長大成人的兒子均有爵位,一位被封為貝勒,一位被封為郡王,一位承襲和碩怡親王爵位。

而兆佳氏,也比較長壽,活到了乾隆三十一年。

康熙五十三年和惠公主出生,和惠公主出生的時候,雖然生父胤祥已經(jīng)失寵,但是父母恩愛,胤祥也貴為皇子,可想而知和惠公主幼年時期的生活還是比較幸福的。

等到雍正帝登基時,和惠公主已經(jīng)9歲,隨即便被養(yǎng)父雍正帝抱入宮中,交給了孝敬憲皇后撫養(yǎ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宮中生活七年后,雍正七年十月,和惠公主16歲時正式下嫁蒙古喀爾喀部。

而和惠公主的額駙,也非常值得一提。

和碩和惠公主成為康熙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的弟媳

康熙皇帝的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序齒為四公主,是康熙郭貴人郭絡(luò)羅氏所生的女兒。

郭貴人是康熙所有后妃中唯一一位以“內(nèi)務(wù)府寡居”身份入宮的后妃,她的妹妹便是康熙十分寵愛的宜妃。

而恪靖公主便是由姨母撫養(yǎng)長大,從小便深得康熙皇帝的寵愛,康熙三十六年時下嫁蒙古喀爾喀部多羅札薩克郡王、第三代土謝圖汗敦多布多爾濟

而恪靖公主非常值得一提,不僅是大清第一位和親喀爾喀蒙古的公主,還是大清唯一一位有監(jiān)國之權(quán)的公主,權(quán)傾漠南漠北長達三十余年的時間。

正因為如此,雍正帝登基后便將恪靖公主晉封為固倫公主。

可想而知,土謝圖汗部對于大清而言有多重要。

自然在恪靖公主之后,還會有公主下嫁。

而和惠公主,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和惠公主的額駙,出身也是十分顯赫,若是按照輩分的話,是恪靖公主額駙敦多布多爾濟的堂弟——多爾濟塞布騰。

多爾濟塞布騰,與固倫額駙敦多布多爾濟,是一個曾祖父—土謝圖汗袞布。

只是敦多布多爾濟是袞布長子察琿多爾濟的孫兒,而多爾濟塞布騰是袞布的幼子(具體序齒為第幾暫且不確定)西第什哩的孫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康熙二十七年時,西第什哩與兄長、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敦多布多爾濟的祖父)因為漠西蒙古噶爾丹的侵擾,不得已歸順大清。

三年后康熙皇帝召見西第什哩與其兄長察琿多爾濟,下旨:

將保留察琿多爾濟土謝圖汗的稱號,并將其子噶勒丹多爾濟封為多羅郡王;

西第什哩,則是被封為多羅貝勒

為了讓喀爾喀蒙古對大清更加忠心,康熙便在康熙三十六年,將恪靖公主下嫁多羅郡王噶勒丹多爾濟的兒子敦多布多爾濟,也就是西第什哩的侄孫,這是大清與喀爾喀蒙古第一次聯(lián)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康熙四十五年,西第什哩病逝,她的次子,也就是和惠公主的公公丹津多爾濟承襲多羅貝勒爵位,因為對大清忠心耿耿、并且多次立下戰(zhàn)功,在雍正元年時被雍正帝晉封為多羅郡王,雍正八年時晉封為和碩智勇親王

也就是說,到了雍正一朝時,丹津多爾濟這一支反超敦多布多爾濟(恪靖公主額駙)這一支,成為土謝圖汗部最為顯赫的一支。

自然雍正帝,會將和惠公主嫁給最為顯赫的一支。

雍正七年,一切準備妥當后和惠公主正式前往喀爾喀蒙古,嫁給夫君——和碩親王丹津多爾濟的次子多爾濟塞布騰。

這一年固倫恪靖公主尚且在世,已經(jīng)到了年過半百的年紀。

在喀爾喀蒙古獨居多年后,自然想念紫禁城的親人。

和惠公主的到來,讓恪靖公主多了一絲安慰。

按照輩分的話,和惠公主應(yīng)當稱呼恪靖公主為姑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若是按照在喀爾喀蒙古的輩分,和惠公主要稱呼恪靖公主為堂嫂。

年僅18歲早逝,唯一的兒子由姑姑恪靖公主撫養(yǎng)

雖然有姑姑恪靖公主陪伴,和惠公主不至于太孤獨,但是和惠公主在嫁到喀爾喀后僅兩年的時間便病逝了。雍正九年十月,和惠公主病逝。

好在和惠公主病逝之前,生下了一個兒子桑齋多爾濟,在和惠公主病逝時尚且不足周歲。

而桑齋多爾濟不僅早早便失去了母親,在年僅5歲時又失去了父親。

在和惠公主去世兩年后,和碩額駙多爾濟塞布騰為了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穩(wěn)固,便將父親立下的軍功而當成自己的。此事被雍正帝得知后,便削掉其世子的爵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僅額駙多爾濟塞布騰被問罪,就連和惠公主的公公丹津多爾濟也受到了牽連,而被降為了多羅郡王,并且封號中的“勇”字去掉。如此一來,丹津多爾濟的地位便大大降低,相當于滿洲八旗中的都統(tǒng),不過丹津多爾濟仍舊是一旗的札薩克。

被削去世子爵位后僅兩年的時間,雍正十三年和碩額駙多爾濟塞布騰病逝。

便是從這一年開始,桑齋多爾濟成了無父無母的孩子。

和惠公主在世時,桑齋多爾濟跟隨母親前往京城居??;

在和惠公主與額駙先后去世后,桑齋多爾濟便跟隨祖父丹津多爾濟回到了喀爾喀蒙古,并且按照雍正帝的意思,由恪靖公主來撫養(yǎng)桑齋多爾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雍正皇帝,對于在喀爾喀蒙古獨居多年的恪靖公主的一點欣慰罷了。

雍正十三年三月,恪靖公主也病逝了。

如此一來,桑齋多爾濟便只能跟隨祖父丹津多爾濟一起生活。

唯一的兒子承襲和碩親王爵位,娶康熙皇帝孫女為妻

乾隆元年,在乾隆皇帝登基的次年,便恢復了丹津多爾濟的和碩親王爵位。

而年幼便失去父母的桑齋多爾濟,得乾隆皇帝厚恩,得以入內(nèi)廷,跟皇子們一起讀書。

乾隆三年,丹津多爾濟病逝。

桑齋多爾濟,作為和碩和惠公主所生的兒子,和碩額駙唯一的嫡子,丹津多爾濟的嫡長孫名正言順的承襲喀爾喀札薩克多羅郡王爵位。

乾隆九年,乾隆皇帝為其挑選了一位宗室女為嫡王妃。

若是按照輩分的話,桑齋多爾濟還要稱呼自己的嫡王妃為堂姑母。

因為這位宗室女,是和惠公主的堂妹,康熙皇帝第二十一子多羅慎郡王胤禧的嫡長女、郡主愛新覺羅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此一來,桑齋多爾濟便被封為多羅額駙。

乾隆十九年,已經(jīng)24歲的桑齋多爾濟被乾隆皇帝任命為所部副將,跟隨定邊左副將喀爾喀札薩克親王成袞扎布(其子拉旺多爾濟是乾隆的女婿,娶固倫和靜公主為妻)一起駐防在鄂爾海喀喇烏蘇。

并且在乾隆二十年,跟隨定北將軍班第,一起平定了準噶爾部達瓦齊叛亂。

之后,桑齋多爾濟又跟隨大軍一起,平定了阿睦爾撒納叛亂,并且采取措施讓蒙古厄魯特部部眾歸降大清,立下了不少戰(zhàn)功。

便是在這一年,桑齋多爾濟憑戰(zhàn)功而被晉封為和碩親王。

然而桑齋多爾濟在親王爵位上10年后,便因罪而被革職,并且削和碩親王爵位,降為了札薩克多羅郡王,重新回到了起點。

不過桑齋多爾濟畢竟是和惠公主之子,仍舊得到乾隆皇帝的寵信與器重,在乾隆三十三年時便將其官復原職,仍舊辦理庫倫大事。

乾隆四十三年病逝,桑齋多爾濟病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子蘊端多爾濟(非郡主所生,為桑齋多爾濟的妾室所生),承襲札薩克多羅郡王爵位,并且從乾隆四十八年開始協(xié)助超勇親王拉旺多爾濟一起處理庫倫大事。

便是從乾隆朝開始,和惠公主的子孫后代不僅承襲札薩克多羅郡王爵位,而且世代辦理庫倫大事,直到清朝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