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shù)約:2682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jié):
01、你要“悲觀”還是“樂觀”?成年人不做選擇題,兩者都要!
02、具備高逆商!才能永遠前行,走得更遠
網(wǎng)上有句話很流行:
“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永遠前行”。
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又或者說,怎么理解才算對?
難道,在“人間清醒”的悲觀主義者和“打不死的小強”的樂觀主義者之間,我們就只能選一個嗎?
其實,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二選一問題,不應該非此即彼。
結合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我們認為,最理想的選擇是:
盡量保持理性和正確,但不能悲觀;
永遠積極前行,但也不能盲目樂觀;
最關鍵的是:要培養(yǎng)出自己的高逆商!
為什么這么說?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把這句話揉碎、說透,跟網(wǎng)友們一起談一談這個話題。
01、你要“悲觀”還是“樂觀”?成年人不做選擇題,兩者都要!
據(jù)說,這句話一開始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到底是不是這樣,咱也無從考究了。
就算說這句話的人名氣再大、地位再高、甚至在課本上出現(xiàn)過,那也不能無腦點贊??!
我們還是得認真看看,這句話到底說了啥,還要掂量掂量這句話放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還適不適用。
畢竟愛因斯坦也有算錯數(shù)的時候,魯迅也有看不懂的梗。再牛的名人名言,也架不住時代變了,形勢變了,真理都成歪理了!
那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網(wǎng)友是這樣解讀的:
為什么說悲觀者永遠正確?因為他們總能想到潛在的困難和風險,甚至考慮到了所有可能會出錯的點。
簡單來說,風險預判意識一流!
所以,他們更有可能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當困難真的發(fā)生時,別人都還懵著呢,他們就立刻知道怎么解決了。
說得直白一些,這可以解讀為一種危機感。比爾·蓋茨就總是“恐嚇”員工:“微軟離破產(chǎn)只有18個月”,提醒他們永遠要想到最壞的可能性。
而樂觀者呢,他們更加關注美好的結果,一直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憧憬,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不斷積極地前進。
就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如果他是一個悲觀者,總是想到大西洋上大風大浪、可能會全船覆沒,那他肯定遲遲不敢行動。甚至,這個榮譽最終會屬于別人。
正因為他積極樂觀地相信,只要我得到了國王的資助,不斷西行,就能到達大洋彼岸,他最終才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改變了整個歐洲的命運和歷史走向。
世界首富馬斯克也是典型的“樂觀主義者”,他曾經(jīng)在節(jié)目里說自己“寧愿選擇樂觀,哪怕那是錯的,也不想選擇悲觀,即使那是對的”。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不過,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的,不能過于簡單地判斷是否、好壞,“非黑即白”是一種幼稚的、容易走極端的思維方式。
華為任正非所說的“灰度”,就是承認世界的復雜性、時勢的變化性。
要是忽視了時間、空間、具體情況的不同,不掌握一定的灰度,就很難有審時度勢、利大于弊的正確決策。
同樣,我們面對現(xiàn)實生活和將來的構想時,如果過于簡單地貼上 “悲觀” 或 “樂觀” 的標簽,這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如果總是悲觀地設想各種挫折、困難,覺得這事很難做得成,那其實是一種“災難化思維”,甚至是因為害怕失敗而給自己找借口。
這種認知容易讓人消極、焦慮、甚至是恐懼,陷于精神內(nèi)耗。
就像抑郁癥患者,他們對生活的“預測”太悲觀,跟強烈的負面情緒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所以,網(wǎng)上有的網(wǎng)友是這樣解讀這句話的:
“悲觀者永遠正確”,這句話聽著像夸人,其實是在損人!
悲觀者總說“這太難了”“這肯定沒戲”,然后他們就真的躺平了,啥也不干。那啥也不干多半就會失敗啊!
但是悲觀者不但不反思自己,還覺得自己是個“預言家”,說“我早就說了不行,你們還不信!”
也就是說,悲觀者永遠只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并在生活中不斷“驗證”自己的災難化思維。
可是,一味樂觀,就一定是好事嗎?
那當然不是!
盲目的樂觀主義者就像隨身帶著個美顏相機,拍啥都用濾鏡,啥都好看,未來一片光明,自己前途無量。
但現(xiàn)實是不帶濾鏡的,當你有勇無謀地往前沖的時候,現(xiàn)實里的坑多得能讓你懷疑人生。
更慘的是,因為你之前光顧著做夢,沒做任何準備,結果摔成重傷,連“東山再起”的能力都沒有了。
所以,千萬別盲目樂觀,否則你分分鐘從“人生贏家”變成“人生輸家”!
像典型的雙相障礙患者,他們出現(xiàn)真正的輕躁狂/躁狂發(fā)作時,就是極端的“樂觀主義者”——只想好的,不想壞的,頭腦一熱就做決定,肯定很快就遭遇失敗。
然后他們就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斷自我否定,抑郁低沉,自我封閉,又變成“悲觀主義者”了。別說“永遠前行了”,他們連正常生活都難。
所以,從上面的角度來說,“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永遠前行”這句話其實是心靈雞湯,甚至是心靈毒湯!大家不要太當真,更不要真的走極端。
02、具備高逆商!才能永遠前行,走得更遠
如果說,上面那句話有一定可取之處的話,它唯一講得對的是:
永遠前行!
而且,在生命中,關鍵是要培養(yǎng)出自己的高逆商!
這不是過于樂觀,而是一種進取的態(tài)度,是一種執(zhí)行力、行動力;
不管你是傾向于悲觀還是樂觀,還不如干了再說,實踐出真知。
真正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是逆商的高低。而“永遠前行”的背后,其實是一種越挫越勇的高逆商。
高逆商能讓人在逆境中看到機遇,擁有“把壞事變成好事”的意識和能力。
今年春天,DeepSeek橫空出世。逆商高的人把它當做一個機遇,“太好了,終于不用重復勞動了,我有時間做更多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了”。
但逆商低的人,卻會把它當做一種威脅。“完了,AI要取代我了”。
DeepSeek對于發(fā)展中國家和第三世界的人民來說,能縮小與發(fā)達國家的信息處理差距,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機;
但對于多年來實行“算力霸權”的英偉達和歐美國家來說,它的出現(xiàn)可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所以,如果想真正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走得更遠,最重要的不是悲觀或者樂觀,也不是外在條件的變化,而是有意識地令自己具備高逆商。
我們在逆境時,要理性復盤,別一味自我否定,或抱怨別人和外界;而要綜合性歸因,既看到自身不足,也要看到外部因素。
我們在順境時,可以高興,但也要保持謹慎,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把功勞全算在自己頭上,這會讓人狂妄自大,失去自我反省的意識。
“綜合性歸因”能讓我們保持清醒,持續(xù)進步。
而且,當別人都只看到“危機”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地在這背后尋找機遇。
社會內(nèi)卷、AI 時代確實會帶來沖擊和行業(yè)“洗牌”,這是挑戰(zhàn),但也是我們重新調(diào)整自己、再次選擇賽道的機會。
少數(shù)人能抓住這些機遇,實現(xiàn)彎道超車,靠的就是高逆商!
具備高逆商的另一個要點是:擁有遠大的目標、積極的三觀,給生命賦予積極的意義。
這不但能產(chǎn)生“永遠前行”的能量,甚至是引領著全人類不斷發(fā)展的綱領!
上文提到了馬斯克說的話,他說,寧愿錯誤地樂觀,也不要正確地悲觀,對未來一定要樂觀。
這話聽起來有點頭腦發(fā)熱,但其實,他強調(diào)的就是目標和價值觀。
因為他后面還說了一段話: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看看馬斯克這境界,難怪人家能成為世界首富,能實現(xiàn)電車革新,能提出火星移民計劃;還能在星艦飛船又雙叒叕發(fā)射失敗后,幽默自嘲,繼續(xù)埋頭改進。
馬斯克雖然不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但他確實是一個擁有超高逆商的、永遠前行的創(chuàng)業(yè)家。
“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永遠前行”,這句話并不正確,
但對于它的解讀能啟示我們:未雨綢繆和永遠前行,兩者同等重要;
我們要用“灰度思維”看待世界,要用“高逆商”應對變化;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既保持理性的判斷,又有勇往直前的力量,活出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