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楔子
昨天,香港地產商恒隆集團宣布其創(chuàng)辦人李兆基逝世,享年97歲。他曾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四位,有“四叔”之稱。
上海就有恒隆廣場,而且還不止一個,所以這個消息出來之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下這個創(chuàng)始人和他的生平。結果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香港超級富豪們的家都建在半山上,而且別墅的下方必有一個高臺。(下圖為李氏豪宅)

看第一眼的時候,就讓我聯想到了前兩天寫過的王大陸的家,一個像極了違章建筑的空中別墅。 (如下圖)

又為什么必須要建一個高臺來“承托”上面的別墅?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一起來探究下原因。

02
在半山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么香港的富豪們喜歡把豪宅建在半山?
占地面積
香港本就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城市,土地資源極為稀缺。而有限的平地,由于人口眾多和房地產開發(fā)的需求,建筑密度極高,居住體驗就很難滿足富豪們的需要。

而山上的土地相對開闊,能夠為富豪們提供更為寬敞的居住空間。而且對于富豪們隱私的保護,也會更加有利。
風水觀念
風水觀念在香港根深蒂固,“富甲半山”、“山旺人丁、水旺財”等風水理念深入人心。富人們普遍相信:居住在風水寶地能夠為自己和家族帶來好運和財富。

而半山別墅的位置,正好是依山傍水,上圖這棟俯瞰海景的半山別墅,位置真可謂是“得天獨厚”啊。
等級觀念
19世紀英國殖民時期,《山頂區(qū)保留條例》將太平山劃為外籍精英專屬居住區(qū),半山別墅成為殖民權力與階級隔離的象征。盡管該條例于1947年廢除,但“山頂”仍被視為頂級社會地位的標志。

富人們通過在半山豪宅舉行頻繁的社交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無形中也讓半山豪宅成了一張富豪圈層的“入場券”。
以上這些因素,使得各路富豪對半山別墅趨之若鶩!不光是香港本地的,大陸的富豪們也爭相在香港半山“置業(yè)”。

03
功能性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必須要建一個高臺來“承托”上面的別墅?
作為建筑師,首先想到的是功能性,所以我們就以李兆基的“李氏皇宮”為例,看看下面的高臺到底安排了什么功能?
李氏皇宮
位于 香港 太平山 白加道 35號,是 李兆基 的私人豪宅。該豪宅由三棟主要建筑物和一個停車場組成,總面積達到26,756平方呎。
從上面的豪宅介紹來看,底下的高臺主要是停車功能。據說李兆基的豪宅下面要停18輛車。
那我想:富人除了停車需求之外,是不是還會有司機、保姆、保鏢等隨從人員。他們應該不會住在樓上的別墅里,可能也安頓在下面的“基座”里吧。
另外,儲藏室、設備用房等輔助功能,應該也是設置在高臺里。

那為什么底下的基座會大這么多呢?顯得上面的別墅像是“違章搭建”似的。
我想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性用房確實需要更多空間之外,還要考慮樓上富豪們的需求。

只有平臺上了安排了草坪、泳池、植物等,這豪宅才像一個別墅啊。而這些室外空間,當然是越大越好。如果下面的基座和上面的別墅上下一樣大,那哪還有室外空間開派對??!

雖然富豪們對于室外空間的需求是越大越好,但對于臥室空間倒是要求的不過分。
據說李嘉誠的臥室也就20平方,主要是考慮“聚氣”。但是對于安保要求非常高,幾乎每個臥室都設置了安全屋。(如上圖)
基于以上種種功能性的考慮,別墅下方這個“高臺”的設置,也算合情合理。

04
文化性
大家看上面這張圖,是不是古代所有的亭臺樓閣都是建在高臺之上?和香港富豪們在半山建豪宅是不是如出一轍?
所以香港的半山別墅下面有個高臺,還有文化性的考量。

中國古代生產力極為低下,筑臺乃浩大且耗時費力之工程。所以只有君王等重量級人物才有權力和實力鑄造高臺,也只有這些人物才有登臺的機會。

登臺拜將
漢高祖劉邦在與西楚霸王項羽的爭奪中,起初處于劣勢。后依蕭何之議,禮賢下士,還修筑了一座拜將臺。挑了個良辰吉日,經過齋戒沐浴,鄭重舉行拜將儀式,拜韓信為大將,由此開創(chuàng)了大漢帝國的基業(yè)。

曹操與銅雀臺
曹操熱衷于筑臺,銅雀臺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為彰顯其文治武功、加強政治統(tǒng)治而修建的高臺,位于鄴城(今臨漳縣)。
銅雀臺不僅是曹操觀賞歌舞、宴請賓客的場所,還象征著曹魏政權的權威和曹操的個人威望?。后世就有很出名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講的就是這個銅雀臺。
高聳的臺基和龐大的建筑體量,不僅能營造視覺沖擊,更重要的是彰顯實力,這可能才是富豪們最看重的點。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p>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p>
這些詩句都是古人登高臺之后的一些感慨。不知道香港富豪們的登臺,是否還有一種“天人對話”的意思在里面呢?

畢竟很多成功人士,都認為自己是“天選之子”。所以效仿古代的英雄豪杰、文人騷客“登臺”的做法,普通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05
私密性
前面說到了富豪們對于安保是非常重視的,所以高臺的設置對于上部的別墅私密性是非常有利的。

上面這張圖是在李兆基家樓下的道路上拍攝的, 我拿它來做一個分析圖,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看這張剖面分析圖,路上的行人是看不到高臺上別墅的,而且路邊的擋土墻也限制了遠觀的可能性。而高臺上的人,既可以俯瞰,也可以遠眺,還可以仰頭與天對話。

但是富人們一定沒想到的是:無人機的出現,將富豪們的豪宅暴露的一覽無余。

如果沒有無人機的出現,高臺對于避免視線干擾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放在以前,高臺確實有非常大的“安?!弊饔谩?/p>
06
結束語
香港半山別墅的“高臺”, 既是應對山地環(huán)境的實用設計,也是風水信仰的物化表達。
這些群山之間扎眼的“高臺”, 既是富豪們隱私保護的物理手段,更是社會地位的顯性標識。
所以,香港富豪們 為什么喜歡把豪宅建在半山?又為什么必須要建一個高臺來“襯托”上面的別墅?
這是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也是香港社會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