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腐敗,是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長河中,無數朝代更新迭代,但無一例外的是:
每個新王朝開端的幾十年,都是輕徭薄賦、國泰民安,貪污腐敗現象很少。到了王朝后期,各級官員貪污層出不窮,社會階級對立矛盾明顯,于是底層的農民揭竿而起,以武力的方式結束了統(tǒng)治者的政權。

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大清也不例外,晚清時期朝廷貪污現象嚴重,各級官員從小到大無一不貪。說到清朝最著名的貪官,大家都會想到清朝中期的和珅,那句最著名的典故“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便是出自于和珅。
但要論清朝晚期最大的貪官,有一個人絕對脫不了干系,他就是大清最后一個鐵帽子王—慶親王奕劻!
奕劻是乾隆皇帝的曾孫,奕劻的爺爺與嘉慶帝是同母一胞的兄弟,兄弟倆的母親便是乾隆后期最寵愛的皇貴妃魏氏。在愛新覺羅的血脈中,奕劻與皇室宗親的聯系最為緊密,他們這一脈也頗受當朝統(tǒng)治者的信賴。

晚清社會動蕩不安,國家內外憂患不斷,但這位慶親王卻能長袖善舞,利用權勢職位之便大肆斂財,成為晚清時期最大的一位貪官。奕劻貪財主要通過賣官鬻爵、收受官宦賄賂、以及對下級官員軟硬兼施的壓榨。
楊士驤通過袁世凱的介紹,向奕劻尋求山東巡撫的官職,奕劻一開口就是10萬兩;紅頂商人盛宣懷競標官職,奕劻知道他有錢,于是籌碼立刻翻倍變成了60萬兩。除了這些明碼標價的銀兩,還有逢年過節(jié)、生日宴會,奕劻都會收到各級官員給他的好處費,統(tǒng)計下來不計其數。
慶親王奕劻“斂財有道”,他的理財水平更是出類拔萃,晚清時期各國外資銀行紛紛進入中國。有了和珅的前車之鑒,奕劻并沒有將全部財產放入當時的中國銀行或者錢莊,而是紛紛存入了外資銀行。這樣一來,朝廷便抓不到他貪腐的證據,自己也能在群臣百姓面前佯裝成一位大清“裸官”。
在“丁未政潮”中,以軍機大臣瞿鴻禨為首的請流派,和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展開了激烈爭斗。清流派早已對北洋派以及奕劻等人的貪污腐敗不滿,面對瞿鴻禨等人的彈劾,奕劻正是利用資產存于外資銀行成功躲避了追查,最終聯合袁世凱擊敗了清流派。

雖然洋務派最終取得了勝利,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精明又了解內情的慈禧眼中,難道她真的覺得奕劻清廉端正、稱得上一個裸官?
然而打臉總是來得那么快,據當時英國《泰晤士報》披露,慶親王在外資銀行的存款高達700多萬英鎊,按照當時英鎊與白銀的對比匯率1:3來算,這筆巨資相當于中國白銀2000多萬兩,當然還不包括慶親王在錢莊的存款、以及家中的金銀財寶和房屋土地。
貪腐對國家政權的影響有多大,難道慈禧不會不知?但是各種事實證明,慈禧對奕劻的貪污心知肚明,甚至是別有私心地縱容奕劻貪腐,慈禧為何做出如此決策?
首先,出于統(tǒng)治集團利益的需要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是一種暴力掠奪體制,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老百姓服從于一姓之家的統(tǒng)治,卻沒有任何手段方式來制約其統(tǒng)治者,這種權責不對等的關系,本身就是一種強盜體制。

這種不公平的社會關系下,統(tǒng)治者想要享受至高無上的利益,只能犧牲一部分小利益給下層管理者。帶頭大哥吃肉,小弟跟隨著喝湯,這才是最合理的相處模式。
因此清朝的實際統(tǒng)治者、慈禧太后深諳此理,對于自己手底下大臣的貪污行為,她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貪得過分就行。
其次,慈禧上位名不正言不順,這一事實讓她對臣子的忠心格外看重
自古以來后宮女子不能議論政事,大清建國以來,愛新覺羅家更有“女子不得干政”的祖訓,可慈禧太后竟然垂簾聽政,公開違背祖制。
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執(zhí)政方式,再加上朝廷內部帝黨和后黨的對峙,使得慈禧太后更加看重臣子的忠心,而非以道德標準來衡量大臣。

論能力,奕劻顯然沒有李鴻章等人出眾,但論忠心,慈禧太后可對他信賴有加。除卻奕劻滿清貴胄的身份,僅僅是他身上與咸豐的血緣關系,就足以讓慈禧對他十分青睞。
在內憂外患的復雜政局中,慈禧需要的并不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才,而是一個對他忠心耿耿的人,奕劻顯然是做到了對慈禧忠心,僅憑這一點他就成了慈禧跟前的紅人。而慈禧統(tǒng)治基礎的先天性不足,也成了慈禧為了獲取臣子忠誠,竟不惜容忍臣子腐敗的最大原因。
最后,丈夫早逝、膝下無子,慈禧更看重眼前的既得利益
從女人的角度來說,不得不說慈禧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26歲死了丈夫、40歲時唯一的兒子又離她而去,為了維護大清的統(tǒng)治,她不得不從妹妹那里認養(yǎng)了光緒為兒子,開始垂簾聽政。
俗話說自己的孩子親自己,認養(yǎng)的光緒就是如此,雖然他是慈禧一手帶大的孩子,但這個孩子長大后,政治理念和意見總是與自己不和,朝廷內部更是形成了擁護皇帝和太后的帝黨后黨。

眼看著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皇帝不受掌控,自己又年齡漸長,慈禧不得不為今后籌謀劃策。于是她反對擁護光緒的戊戌派,極力扶持奕劻等滿清宗室力量支持自己,以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
至于官員腐敗給國家?guī)淼母鞣N危害,慈禧不是不知,只是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策略下,年過半百的慈禧,已經顧不上國家體制的腐敗,維護好眼前的既得利益,才是她最看重的目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