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不吐不快。

上面一紙公文說要整治違法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然后把違法加班稱為“加班文化”?!

說實話,“加班文化”這個稱謂讓我有點出戲,跟當年“人口紅利”的震撼度有點類似,堪比某互聯(lián)網大廠的“福報論”。

文化是什么?

是春節(jié)團聚的餃子,是周末遛娃的公園,是朝九晚五后能端起茶杯看夕陽的煙火氣。

把“996”當文化傳承,把過勞死當時代勛章,這跟舊社會婦女裹小腳一樣,這個不叫文化,叫陋習,應當拒絕和唾棄的。

把它稱為文化,說到底,不過是某些人想把違法成本轉嫁給勞動者,再給剝削行為披件道德外衣罷了。

我看了一下,具體的方案是“將帶薪年休假執(zhí)行情況作為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內容”,“社會保障部門加強對各單位休息休假制度執(zhí)行情況的常態(tài)化監(jiān)督”,“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實現(xiàn)彈性錯峰休假”。

讓工會和社會保障部門來監(jiān)督帶薪休假的執(zhí)行情況。

看到工會出面監(jiān)督,我懸著的心終于死了。

大家都知道國內工會和企業(yè)的關系,讓兒子監(jiān)督老子,兒子的工資還是由老子發(fā),怎么看都覺得非常違和。

所以我就覺得這些方案有點隔靴搔癢,你說它沒行動吧,它好像陣仗搞得挺大,你說真的可以改變現(xiàn)狀吧,顯然又沒到位。

真正治病的藥方其實明明白白寫在《勞動法》里:嚴格執(zhí)行8小時工作制,把加班費從企業(yè)的“良心發(fā)現(xiàn)”變成“法定義務”,讓勞動仲裁不再是“蜀道難”。

明確細化什么是違法加班,要求各地法院法官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勞動者權益,嚴懲違法企業(yè)。

真想消滅違法加班,勞動法就要嚴格落實,對企業(yè)的違法違規(guī)進行懲罰性的重罰,而不僅僅是現(xiàn)在這種填平損失式的補償。

那些嚷嚷著“不加班企業(yè)活不了”的老板們,您摸著良心問問,真金白銀投在員工福利上,比花在營銷廣告里更虧本?

特斯拉上海工廠不強制加班照樣產能爆表,海底撈員工滿意度高到爆也沒耽誤上市,胖東來把80%的利潤都分給員工并不影響它成為現(xiàn)象級企業(yè)。

當然,光靠勞動法單打獨斗還不夠。

必須建立勞動者“不敢怒不敢言”的破窗機制,讓工會從“發(fā)月餅工具”變身維權尖兵,改變當前工會在企業(yè)的地位;

必須把加班數據納入企業(yè)征信系統(tǒng),讓資本市場的投票器替勞動者說話;

必須改革統(tǒng)計制度,別再用“平均收入”掩蓋“過勞貧困”。

就像治酒駕一樣,嚴刑峻法加上全民監(jiān)督,才能真正剎住違法加班的歪風。

可能有人會說,現(xiàn)在很多人是主動要加班,因為只有加班了才能賺到錢,如果按照正常朝九晚五的作息,連溫飽都不夠。

這個問題就問到點子上了。

為什么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會連溫飽都不夠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最低工資標準低得讓人發(fā)指。

拿上海來說,2024年上海最低工資2690,而每個月社保繳費金額最低為2743.89,這兩者之間的倒掛就讓人很出戲。

所以我認為應當大幅提高法定最低工資,但是加班工資以后不再加倍,甚至懲罰性不保障加班工資。

這樣一來,打工人“主動”加班的邊際效益大大降低,同時會反抗工廠的過度加班安排。

失去加班激勵后,大家就有時間去消費,去談戀愛,去生娃,一切才會慢慢回到正軌。

消費和生產才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內循環(huán)的起點也就由此開始。

只要破除了其中一方加班的經濟動力之后,加班監(jiān)管就容易多了。

我想說的是,大人,時代已經變了,如果一些人還抱著陳舊的思想來發(fā)展經濟,比如把“加班文化”吹噓成“競爭優(yōu)勢”,說什么“咱們靠吃苦耐勞就能碾壓西方躺平青年”。

這話聽著耳熟?

百年前資本家說“童工干活利國利民”,五十年前日本企業(yè)鼓吹“過勞光榮”,換湯不換藥罷了。

這樣只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最終資本主義經歷過的東西,我們還要經歷一遍。

現(xiàn)在改變思路,從消費側進行改革,讓打工人敢消費,有時間消費,一切還都來得及。

我是七叔,一個虧了錢,又爬起來的男人

這個人,有點風趣,也有點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