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錄音錄像的制作要求和審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的目的在于“保證公安機關依法訊問取證,規(guī)范訊問犯罪嫌疑人錄音錄像工作,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通俗講規(guī)范辦案機關權力行使,保障被告人權利不被侵犯。

刑事訴訟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實,并使之適用準確的法律。查明案件事實的過程必須依法,否則極易造成錯案,或者給犯罪嫌疑人的權利造成侵害,違背罪刑法定和人權保障的原則。

為體現(xiàn)辦案的公開透明性,使訊問完整、客觀,減少被告人和社會公眾疑惑,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就成為非常重要的權力行使規(guī)范和權利保障手段。

以下就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對同步錄音錄像規(guī)定予以梳理,結合筆者辦案經驗和認識提出相關注意事項,以供大家參考。

一、應當同步錄音錄像的案件有哪些

(一)公安機關訊問的同步錄音錄像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時,對下列案件的訊問應當同步錄音錄像:1.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2.致人重傷、死亡的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案件;3.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包括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案件;4.嚴重毒品犯罪案件,包括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數(shù)量大的,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節(jié)嚴重的,走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數(shù)量大的犯罪案件;5.其他故意犯罪案件,可能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此五類案件最特殊,即便出現(xiàn)了因設備、技術故障等客觀原因不能錄音錄像的,也不能成為不錄制的理由。而且,訊問的情形包括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指定地點或者住處進行訊問,以及緊急情況下的現(xiàn)場訊問,都應當全程錄制。

而對于除前述五類之外的其他刑事案件,“因案情緊急、排除中止情形所需時間過長等原因不宜中止訊問的,可以繼續(xù)訊問?!?/p>

由此可見,對于五類之外的案件,若出現(xiàn)了客觀的特殊情況,是否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就不是必然要求了。

前述五類之外的應當同步錄音錄像的案件包括:1.犯罪嫌疑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或者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不通曉當?shù)赝ㄓ玫恼Z言文字的;2.犯罪嫌疑人反偵查能力較強或者供述不穩(wěn)定,翻供可能性較大的;3.犯罪嫌疑人作無罪辯解和辯護人可能作無罪辯護的;4.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對案件事實、證據(jù)存在較大分歧的;5.共同犯罪中難以區(qū)分犯罪嫌疑人相關責任的;6.引發(fā)信訪、輿論炒作風險較大的;7.社會影響重大、輿論關注度高的;8.其他重大、疑難、復雜情形。

另外,對于移交到看守所之后的訊問以及通過遠程網(wǎng)絡視頻等方式遠程訊問的,應當錄音錄像。但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通常第一次訊問是在辦案中心,而非看守所,實踐中在辦案中心的就不一定會同步錄音錄像,即便有也不會作為證據(jù)移送審查起訴,但是前述五類案件必須同步錄音錄像。

需要提示的是,第一次訊問筆錄非常重要,如果犯罪嫌疑人遭遇威脅、欺騙或者引誘等情況的,應當在檢察院第一次檢提時明確提出,并請核實排除非法證據(jù)。

(二)檢察機關訊問的同步錄音錄像

檢察機關通常是在審查起訴階段介入案件,即便在偵查階段的批準逮捕環(huán)節(jié)也是象征性的,所以檢察機關偵查階段的訊問較少。雖然如此,檢察機關在批捕時的訊問同樣應當遵循前述要求。

根據(jù)規(guī)定,檢察機關辦理的職務犯罪案件應當同步錄音錄像。當然,當下的現(xiàn)狀是,原來由檢察機關直接偵查的職務犯罪由監(jiān)察委負責處理,所以這部分的工作也不存在了。但是,在審查起訴階段仍舊要同步錄音錄像。

檢察機關在訊問時,發(fā)生了技術故障等客觀情況無法錄音錄像,一般應停止訊問。若“無法錄音、錄像的客觀情況一時難以消除又必須繼續(xù)訊問的,訊問人員可以繼續(xù)進行訊問,但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同時報告檢察長并獲得批準?!?/p>

(三)監(jiān)察委訊問的同步錄音錄像

監(jiān)察委調查人員開展訊問、搜查、查封、扣押以及重要的談話、詢問等調查取證工作,應當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并保持錄音錄像資料的完整性。錄音錄像資料應當妥善保管、及時歸檔,留存?zhèn)洳椤?/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同步錄音錄像隨案移送審查嗎

(一)移送要求

刑訴法解釋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對作為證據(jù)材料向人民法院移送的訊問錄音錄像,辯護律師申請查閱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由此可知,作為證據(jù)移交的才移送,但是否作為證據(jù)使用由辦案機關決定。新問題是如果不作為證據(jù)使用的錄音錄像是否就不再移送呢?

刑訴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jié)輕重的各種證據(jù)。根據(jù)該規(guī)定,辦案機關除了收集有罪證據(jù)之外,也應當收集無罪和罪輕證據(jù),對于無罪和罪輕的證據(jù),如果辦案機關決定不移送的,違反法律規(guī)定,辯護人和被告人均有權依法提出要求移送。

同步錄音錄像的根本點在于保證取得證據(jù)的合法性,如果辯護人、被告人提出訊問筆錄不合法的質證和辯護意見,同步錄音錄像應當被移送審查或者調取。如果沒有移送審查或調取,無法排除證據(jù)非法性的,相應證據(jù)不應當作為定案根據(jù)。

(二)審查要求

同步錄音錄像“具有客觀性、同步性、完整性、動態(tài)連續(xù)性等特點,既可以還原偵查人員訊問的整個過程,有效彌補訊問筆錄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查明案件事實;也可以發(fā)現(xiàn)訊問是否存在違法情形或程序瑕疵,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同步錄音錄像的根本目的是保證訊問筆錄合法,如果擅自改變(包括選擇性錄制、剪接、刪改等情形)導致訊問筆錄無法證明訊問的完整性、客觀性和合法性,訊問筆錄不得作為定案根據(jù)。

基于該目的,同步錄音錄像的制作要求全程進行,而且訊問人員必須二人以上,專人錄制,專人保存。

“法庭對證據(jù)收集的合法性進行調查的,應當重視對訊問過程錄音錄像的審查。訊問筆錄記載的內容與訊問錄音錄像存在實質性差異的,以訊問錄音錄像為準?!?/p>

筆者理解,所謂的“實質性差異”包括訊問筆錄可能是概括性記錄,但沒有真實客觀地反映犯罪的時間、地點、作案手段、作案工具、被害人情況、主觀心態(tài)等案件關鍵事實。在此種情況下,就需要根據(jù)錄音錄像的內容認定。

總之,同步錄音錄像的審查在形式上要依法制作,實質上排除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獲取供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同步錄音錄像的制作要求

制作原則:錄制與訊問相分離,專人保存。

制作要求:同步錄音錄像制作與訊問筆錄制作要求很多一致,了解具體要求可以搜索筆者之前的分享。但同步錄音錄像又有特別要求,具體如下:

1.時間要求:錄制應當從犯罪嫌疑人進入訊問室或者訊問人員進入其住處時開始錄制,至犯罪嫌疑人在訊問筆錄上簽字、捺指印,離開訊問室或者訊問人員離開犯罪嫌疑人的住處等地點時結束。

2.反映全過程:訊問結束時,訊問人員應當對訊問筆錄進行檢查、核對,發(fā)現(xiàn)漏記、錯記的,應當及時補正,并經犯罪嫌疑人簽字確認。訊問過程不得對犯罪嫌疑人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

3.突發(fā)情況處理:因客觀原因不能錄制的,除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之外,設備故障等排除之后才可以繼續(xù)訊問。但五類特殊以及監(jiān)察委辦理的案件除外。

4.封存和保管要求:訊問結束后,錄制人員應當立即將原件交給訊問人員,經訊問人員和犯罪嫌疑人簽字確認后當場封存,交由檢察技術部門保存。錄音錄像應當刻錄光盤保存或者利用磁盤等存儲設備存儲??啼浲瓿珊螅k案人員應在24小時內將光盤移交保管人員,保管人員應當?shù)怯浫雰圆⑴c辦案人員共同簽名。

刻錄光盤保存的,應當制作一式兩份,在光盤標簽或者封套上標明制作單位、制作人、制作時間、被訊問人、案件名稱及案件編號,一份裝袋密封作為正本,一份作為副本。除特殊情況外,正本光盤不得啟封,確需啟封的,應當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完畢后應當及時重新封存。

5.調取使用要求:法院、檢察院依法調取訊問錄音錄像資料的,辦案部門應在三日內將副本光盤移交法院、檢察院。

根據(jù)目前規(guī)定和司法實踐,查看同步錄音錄像,除了作為證據(jù)提交外,在其他情況下,需要申請調取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