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關于北京律師的段子和文章。說法千奇百怪,有的中肯有的偏頗。
我是一名北京律師,我說一下我在現(xiàn)實中遇到過的各種各樣的情況。 首先我要說的是大部分同行都是坦誠相待,竭力合作(我是沒有遇到同行間拆臺或者互損的事)。同樣在跟公檢法溝通時,大部分都是彼此尊重和理解。 記得在河南一起案件,我介入時已經到法院階段,家屬預期一個月判決的案件最終三個月才判決。期間法官多次核實自首情節(jié),包括看守所提審、公安補充材料等。事后法官說:劉律師我們真的以為北京律師都會如此如此呢,所以非常緊張,也很重視……我想這本是法律人應有的對案件的慎重。如果說是因為一名北京律師介入才如此,你說是北京律師的榮幸還是法治的悲哀呢? 還有一起遼寧的虛開案,我和當地律師竭力合作,本來可能十年以上的量刑最終判決五年。期間我們相互配合,溝通制定辯護方案,實現(xiàn)如此好的結果,我想這也是同行間應有的樣子。 做律師本來就不容易,大家就不要再相互為難,彼此詆毀了。網絡上那些“神化”“標簽化”或者“污名化”北京律師的,也是有所偏頗的。望大家能正視和理性看待。 大家都一樣,靠專業(yè)手藝和敬業(yè)態(tài)度吃飯的法律人。
我是一名北京律師,我說一下我在現(xiàn)實中遇到過的各種各樣的情況。 首先我要說的是大部分同行都是坦誠相待,竭力合作(我是沒有遇到同行間拆臺或者互損的事)。同樣在跟公檢法溝通時,大部分都是彼此尊重和理解。 記得在河南一起案件,我介入時已經到法院階段,家屬預期一個月判決的案件最終三個月才判決。期間法官多次核實自首情節(jié),包括看守所提審、公安補充材料等。事后法官說:劉律師我們真的以為北京律師都會如此如此呢,所以非常緊張,也很重視……我想這本是法律人應有的對案件的慎重。如果說是因為一名北京律師介入才如此,你說是北京律師的榮幸還是法治的悲哀呢? 還有一起遼寧的虛開案,我和當地律師竭力合作,本來可能十年以上的量刑最終判決五年。期間我們相互配合,溝通制定辯護方案,實現(xiàn)如此好的結果,我想這也是同行間應有的樣子。 做律師本來就不容易,大家就不要再相互為難,彼此詆毀了。網絡上那些“神化”“標簽化”或者“污名化”北京律師的,也是有所偏頗的。望大家能正視和理性看待。 大家都一樣,靠專業(yè)手藝和敬業(yè)態(tài)度吃飯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