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度玉門關,又見才子伴樂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不久的2025上海展上,鈺龍的DP1網橋界面一體機在軟硬件全部定型后正式推出,在展會上一起展出的還有A39(耳放前級一體機)+D39(流媒體解碼器),有的玩家會把這三臺體型相似的機器理解為三件套,其實并不是,A39和D39才是CP,而DP1是單獨的存在。有別于鈺龍旗下諸多其他一體機,DP1這臺機器是一臺純數(shù)字設備,可能也是鈺龍推出的第一款純數(shù)字設備,這類機型目前相對小眾,但卻是符合當下網播大趨勢的,個人理解將來應該會逐步躋身主流機種。其實在去年廣州展之后,我就申請了DP1,今天就簡單說說對于這臺機器的一些使用感受和定位思考,希望能拋磚引玉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談DP1之前,先說個大背景,從快10年前開始,我們就已經進入了網絡音頻的時代,才子伴樂談里面一直稱之為NET HIFI時代,時至今日,這個時代的浪潮依舊沒有結束,甚至還在加速前進。和20年前占據(jù)主流的PC HIFI玩法相比,NET HIFI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音樂文件來自于專業(yè)的網絡媒體服務商,或者玩家本地的NAS云。像DP1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網橋,在過去那個時代,對應的存在便是“獨立的數(shù)字界面”。網橋的作用也很簡單,它擁有局域網內的一個IP,可以接受同一個局域網內其他主機的推送,將推送過來的流媒體數(shù)據(jù),轉換成為一種或幾種常見的數(shù)字接口形式輸出,這一點上,網橋比過去的數(shù)字界面方便之處在于它可以不用反復插拔便能夠接收N臺前端的控制和推送,而數(shù)字界面一次只能連接一臺PC。具體到DP1身上,它的輸出形式包括同軸、AES、光纖、I2S(可自定義)這四種,雖沒有USB輸出,但是它具備USB輸入,也就是說,DP1不但是一臺LAN輸入的網橋,也可以是一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PC(或支持USB輸出的數(shù)播)數(shù)字界面。從這個角度說,DP1的兼容性做得相當?shù)轿唬W播玩家、PC玩家和數(shù)播玩家都可以用得上這臺機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說使用場景的問題。如今市面上支持網絡推送的一體機比比皆是,包括鈺龍家自己的阿修羅都是類似產品,DP1這樣單獨的網橋產品意義何在?它瞄準的又是哪些人群?其實答案和當年的數(shù)字界面一樣簡單,兩句話概括:一是對手頭網播和PCHIFI音質上限有更高挖掘需求的玩家,二是擁有不止一臺數(shù)模后端,需要在前端統(tǒng)一控制的玩家。其實歷史這個東西,一直是在重演的,回顧CD時代,就有轉盤解碼分體玩法(當時美系品牌如Alchemy已經推出了連接在轉盤和解碼中間的數(shù)字界面 DTI2.0),到了PC HIFI時代,PC數(shù)字界面獨立出來連接解碼,也是前往中高端玩法的必經之路,在NET HIFI的當下,網播數(shù)字端的接收和整形,也需要網橋界面的獨立去提升數(shù)字輸出質量的上限。前端數(shù)字形式載體雖然一直在變(從CD到本地再到流媒體),但整形輸出這個界面需求并沒有本質的改變。在上回展會,也就是2024年末廣州展的現(xiàn)場,主事人龍哥打開了機殼給我們看到DP1的內部。網橋界面是小功率設備,這類設備對于供電其實是非常敏感的。DP1在供電方面做得異常扎實,采用了25w線性電源,而不是開關電源。由于界面的核心是數(shù)字信號的接收和時鐘重整輸出,可以這么說,電源模塊保的是性能下限,而時鐘模組的用料決定了整機性能的上限,DP1采用了雙Accusilicon AS338的低噪聲晶振,用以提供穩(wěn)定的參考時鐘信號,機身后方專門有一個時鐘口,玩家可以設置這個時鐘口的輸入輸出功能,既可以給DP1外接字時鐘信號,也可以將DP1當做本地時鐘,引出字時鐘信號進行同步。作為網橋,對于主流流媒體推送協(xié)議的支持是很重要的,這方面DP1基本做到了全兼容,從airplay到DLNA,以及ROON、達菲、HQ Naa等常見串流播放協(xié)議全部可以支持,同時機器也預留了可后期升級的軟件接口,方便將來的擴展。不過這里要提及的是,一些采用DLNA推送的APP,比方說網抑云,對DP1并不算友好,在切歌的時候會停止播放,這并不是DP1的問題,而是網抑云自己對于DLNA有一點魔改,以至于現(xiàn)在能完美適配網抑云不停頓進行DLNA推送的網播,極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硬件方面,有一點要強調的是,DP1的核心架構其實是基于鈺龍這些年一直在精進完善的JIC數(shù)字音頻處理系統(tǒng)(目前是第七代),也就是FPGA數(shù)字信號低抖動處理模塊,它并不是用樹莓派去搭建的。雖然DP1沒有提供USB輸出的選項給玩家,但是其他接口數(shù)字輸出的質量和穩(wěn)定性方面,也不是普通樹莓派的USB或同軸能比肩的,在DP1身上,F(xiàn)PGA加持算法處理之后的信號得到了極大的強化,且同軸AES光纖這幾個常用接口也基本能滿足大多數(shù)解碼的需求(其中AES和同軸可以支持到PCM384khz級別),對于熱衷DSD級別高碼率音頻的玩家來說,DP1的I2S口最大可以支持到PCM1536khz和DSD1024,足夠用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完使用場景和硬件介紹,下面說說DP1的使用感受,目前家里的網播系統(tǒng),是仙籟Z1plus做ROON CORE主機,歌詩德N18+N18pro交換機做第一級凈化后多模光纖給到賽耳之聲NW330交換機做第二級凈化。而DP1就通過網線直連在NW330上面。后面連接的是以DAVE解碼為核心的音箱系統(tǒng)。才子手邊和DP1屬于同類的產品,有三臺,分別是韓國Waversa的Wstreamer(ARM架構的純網橋)、享聲的D300REF(單片機架構的本地播放數(shù)字轉盤+網橋+數(shù)字界面)和仙籟的M1T(樹莓派架構的網橋+本地播放數(shù)字轉盤)。加上定價5899的DP1,四臺網橋覆蓋了從4K到16K的價格區(qū)間。首先對比的是仙籟M1T,這可能是DP1最直接面對的競品,M1T是典型的樹莓派類別的網橋,功能上比DP1多了APP操控,在控制端可以提供QQ音樂、Qobuz、在線廣播、本地點播等功能,操控性是優(yōu)勢,數(shù)字輸出上面,比DP1多了一個USB輸出。而DP1的優(yōu)勢在于,聲音上的扎實透明、全頻密度,以及高低頻兩端的延伸,比M1T強出太多,并非一個級數(shù)的,兩者在純聲音上沒有對比的余地。如果為M1T加持自家的外置線電F1,是可以縮小一點實力差距,但是改變不了級別的差異,但如果是加持F1線電的話,這套已經比DP1要貴了。一句話總結,DP1聲音上面壓倒性優(yōu)勢,但是對應APP功能上,M1T豐富很多,功能上DP1能占便宜的就是M1T沒法拿來當數(shù)字界面,另外,DP1有顯示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DP1之前,來自韓國Waversa的Wstreamer一直是我主系統(tǒng)上的網橋,用了有五年了,這個型號當年的報價是接近9k的,目前已經出到了2代,二代價格破萬,一代跳水到了和DP1接近的價格,這個網橋是ARM架構但并非樹莓派,也是外置線電的結構。從功能對比上說,Wstreamer只有網橋功能,輸出端子則是USB和同軸(兩者不能同時生效),沒有DP1那么豐富。聲音對比上,原裝下的兩者基本屬于一個級別。Wstreamer的優(yōu)勢是聲音的中高頻比較細膩,弦樂泛音豐富,雖然沒有APP,但是用戶可以通過內網訪問網橋所在的IP,對聲音的風格進行設置。而DP1的優(yōu)勢則是動態(tài)更強、金字塔型的能量分布和更為扎實飽滿的低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調整升級電源線,或者引入外置時鐘,DP1的性能上限是高于Wstreamer的,而Wstreamer的原配外置線電已經是一個個頭很大的環(huán)牛了,在供電方面的挖掘潛力并不大。最后和DP1對比的也是定位最高的享聲D300REF數(shù)播,曾經也是享聲家的數(shù)播旗艦,D300REF和DP1有不少共同點,都是單片機架構+FPGA處理,都是在時鐘和供電方面做了不遺余力的補強,都擁有齊全的輸出端子,都可以輸入輸出字時鐘信號。在這個身價、身材、堆料懸殊的對比中,DP1只能說,打不過。不過換個角度,你可以看出廠家在哪方面“發(fā)力堆料堆算力”是可以對音質有更明顯提升的,再發(fā)散一下思路,數(shù)字界面名器榜上的??蚖EISS、AudioByte,其實也是這么做的,殊途同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上,就算是這兩個月DP1的一些簡單的使用體驗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