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要吃春菜,當(dāng)?shù)谝豢|春風(fēng)拂過華夏大地。東北就開始了婆婆丁蘸醬;華北平原正“踏青采綠”挖薺菜;江南煙雨中,春筍與咸肉在陶甕中相擁;兩廣地區(qū)正將野莧菜與魚片煮成“春湯”。
大家都在尋找春季的味覺記憶,喚醒身心,來確認自己與土地、季節(jié)、傳統(tǒng)那份割舍不斷的羈絆。
但是若論吃春菜,云南獨占鰲頭。作為花卉王國,云南是中國最會吃花的地方。金雀花炒雞蛋,清香撲鼻;鼠曲草粑粑,芬芳粘糯;涼拌玉蘭花,清新爽口……
云南人春天的餐桌有多“野”?野得純粹、野得自然,在這里,吃花不僅是一種飲食傳統(tǒng),更是一種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一種對春天的深情告白。

彩云之南,陽光充沛,花朵似乎也格外青睞云南這片寶地。
云南地處西南云貴高原,太陽高度角較大,全年接收的太陽輻射充足。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fēng)與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fēng)帶來了豐富的水汽資源,東北部的連綿高山是天然的保護屏障,擋住了北方寒流空氣的入侵,為云南氣溫和暖潤澤的穩(wěn)定性提供了基礎(chǔ)能量來源。

云南普者黑日出|?視覺中國
氣候溫潤、陽光普照的云南,四季花開不敗,每朵花都愿在太陽底下爭鮮,競相開放,做太陽的女兒。特別是春天來臨,春風(fēng)吹過,漫山遍野的花朵如同聽到一聲號角,迫不及待地綻放,用美麗斑斕的色彩裝扮著大地。
花兒可吟、可誦、可戴、可飲、可餐。也許在別的地方,食花可能是奢侈的。但在云南,不過是一件再簡單自然的事了。如果不把鮮花放在云南人的餐桌上,的確會辜負那前赴后繼、處處盛開的鮮花。

麗江古城內(nèi)小橋流水被各色鮮花點綴|?視覺中國
早春時節(jié),在云南的鄉(xiāng)間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嫩綠的鼠曲草,頂著嬌嫩的黃花,開成了春天的模樣。搖曳生姿的鼠曲草看似普通,但是美,是無法被忽視的。即使身處荒野,那抹嬌羞的花黃也動人心魄。


采摘鼠曲草|?視覺中國
除了蜜蜂和蝴蝶,最先發(fā)現(xiàn)鼠曲草的當(dāng)屬云南的農(nóng)人,這春天的密碼被他們隱秘地識別,農(nóng)婦率先彎下腰,采摘著這大自然饋贈的嫩綠花苞,她們用糯米加黃花做成了黃花粑粑,帶著春天的味道,帶著對農(nóng)人勞作的獎賞,成為自己伺奉土地的再生能量。

鼠曲草制作的黃花粑粑|?視覺中國
黃花粑粑清香粘糯,在這個早春舒緩悠然的氣息引領(lǐng)下,一場食花行動很快便會蔓延整個云南。
云南楚雄市的餐桌上,上正餐前,會先來一盤色彩鮮亮的涼拌樹花,樹花為橙黃色調(diào),因形態(tài)松散也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樹胡子”,這是一種生長在深山老林樹皮上的半生菌,主要附生在樹上的一種苔蘚。
橙茶色的樹花經(jīng)過水發(fā)后,顯得更加蓬松水靈,配以碧綠帶些許褐紅筋脈的魚腥草、黃澄澄的胡蘿卜絲、本地樹番茄、紅色的小米辣,再加點黃色的檸檬片,撒點香菜葉和青蔥末,只這視覺沖擊力便足以勾引起人的食欲。

云南涼拌樹胡子|?圖蟲:田維星
放入口中,呀!樹花脆嫩爽口,帶著山林氣息,如同遠古的記憶被打開,一股清新而又熟悉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躍,仿佛是大自然最純粹的饋贈,讓人瞬間忘卻了都市的喧囂與繁忙,只想沉浸在這份來自山林的純粹與美好之中。
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采集樹花很艱難,因為少見、體輕,尤其是采摘后,處理烘干的干貨份量更輕,農(nóng)人采擷數(shù)天也不一定能摘出1斤干貨,所以這盤菜是當(dāng)?shù)厝苏写F客的一道特色開胃涼菜。

樹胡子|?視覺中國
大理南詔風(fēng)情島,一般店家門口都會有“五朵金花”。紅茶色星狀的是石榴花,熒白綠的是杜鵑花,嫩綠間帶鵝黃的是小茉莉,綠瑩瑩的點狀花蕾是棠梨花,新綠中透著一抹嫩黃漸變色的是金雀花。
曾經(jīng)有一部老電影《五朵金花》風(fēng)靡全國,片名就是來源于此,五個美麗的姑娘成了云南的代名詞。
絲絲花香,沁人心脾,店家說來大理的人,高低都要嘗嘗當(dāng)?shù)氐?strong>“五朵金花炒雞蛋”。

金雀花炒雞蛋|?視覺中國

云南金雀花|?視覺中國
當(dāng)油潤金黃的蛋絨包裹著鮮嫩的花瓣,花香蛋香交織,鮮色淋漓地鋪陳在青瓷盤中,實在是秀色可餐。在入口的瞬間,鮮花蕾的清新脆嫩在舌尖蕩漾,與燦黃鮮嫩的雞蛋編織了一曲奇妙的味蕾之舞。軟糯、清新,舌尖浸縈著花朵別樣的氣息,身體仿若被春天的暖陽喚醒,每一口都在與春天共語,與田野呢喃。

大理南詔風(fēng)情島|?視覺中國
吃完“五朵金花炒雞蛋”,可以再嘗試一下桂花魚。
桂花魚被黑瓷盆包裹著,紅色湯汁中的云南裸鯉,鮮嫩少刺,其實不必做過多加工即是美味中的上品,而撒在紅湯上星星點點的金桂花卻是點睛之筆,魚香與桂香交融,飄蕩著鮮香之氣的鮮湯裊裊升騰著花朵的靈逸,大快朵頤間,一次次沖上味蕾的云霄,宛如穿行在金桂飄香的叢林間。
吃完一份桂花魚足以感慨人間煙火的富足,但是一份杜鵑花湯仍然以杜鵑的鮮嫩、云豆的綿軟及紅色宣威火腿絲的勁道,再次讓人不由自主地抵達美食的極致,無法撤離,像跌跌撞撞撲向了山野花海。

帶有桂花的鶴慶美食米糕|?視覺中國
棠梨花煎粑粑也是神品,當(dāng)?shù)厝苏f,春節(jié)后菜市場的主角是棠梨花,開花時節(jié)正是吃棠梨花粑粑的最好機會。
我曾在棠梨花開時節(jié),去過大理巍山古城,初雨將歇,雨后的棠梨花晶瑩剔透,開得如火如荼,散發(fā)著梨果清冷幽靜之香。一架雙彩虹立在巍山古城的城樓上,街邊傳來一首兒歌:“棠梨花煎粑粑,香味傳到七八家,阿媽煎黃端給阿奶吃,阿奶吃了樂哈哈!”

云南巍山古城|?圖蟲:foblss
循著這首兒歌,我遇到來傳說中的棠梨花煎粑粑。一位彝族阿婆正將一個如茶盅大小的圓形餅,放入沸騰的香油鍋中,“滋啦一,滋啦一”,似乎打開了香源的開關(guān),她一邊用文火煎,一邊用勺壓勻,待雙面翻煎金黃,香噴噴的棠梨花煎粑粑就擺在眼前了。
棠梨花粑粑的口感果然不同,既有肉的質(zhì)感,嚼勁十足,又有粑粑的軟糯,還略帶微苦的植物花香。

云南棠梨花|?視覺中國
阿婆告訴我,這棠梨花摘下來,要先在冷水中浸泡一到二天后才能用,為了保持口感,一般她會選用二兩臘肉,剁碎,與糯米面揉勻,再下油鍋煎。
她自豪地說,很多人慕名來古城找她,只為這一口美味。而這好吃的食物是媽媽教給她的,她也用梨棠花煎粑粑套住了她的老公,養(yǎng)活了五個孩子。
望著這雙帶著歲月滄桑赤褐色的雙手,不由得心生敬意。這里面藏著食物的精華和勤勞無私的愛。

云南麗江喜洲粑粑|?視覺中國
昆明街邊的小吃攤并沒有用大喇叭的喧囂招徠食客,但“玫瑰糖包”的香就這樣直接霸道地鉆了鼻孔。玫瑰濃郁的香、紫紅色的餡料和面餅在玻璃窗內(nèi)坦誠地敞開原生的樣態(tài)。
接過香味四溢的玫瑰糖包,輕輕咬開,香甜軟糯的滋味瞬間在口齒間流淌,外酥里嫩,玫瑰那獨一無二的香混合著軟糯的面皮,甜而不膩,每一口都滿溢著幸福的滋味。

玫瑰豆沙包|?視覺中國
嘗花食的美妙,在于口感的新鮮、身體的輕盈、胃部的舒爽及精神的愉悅,作為一個素食主義,節(jié)制是我遵守一種生活態(tài)度,而在花食面前,每種花卉美食中的氣息和滋味,都能激起口舌的身心愉悅,讓我難以抵擋。

食花在中國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古人對食花的鐘情,不僅寫在詩詞歌賦里,還藏在民間傳說中。
傳說女皇武則天之所容顏出眾,能得到皇帝的寵愛,是因為她身上有著獨特的花之體香,尋其原因,即是她從小對花饌獨有嗜好。
萬物生長的春日,她會命人采摘各種鮮花的新鮮花苞,與糯米一起釀制成百花糕。這道糕心不僅好看,顏值高,還花香濃郁,口感軟糯清甜,只要吃過的人都會贊不絕口。后來這道花饌在宮廷與貴族間風(fēng)靡,成為風(fēng)雅生活的時尚象征。


云南美食米糕|?視覺中國
大詩人蘇軾亦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被貶黃州時,生活雖然過得清苦,卻不改好吃之本性。暮春時節(jié),院里的牡丹花瓣飄落一地,他憐惜地拾揀起,不忍美麗的花瓣零落成泥,于是將花瓣收撿,再用牛酥油煎制。沒料到,這花瓣入口時,酥脆中帶著牡丹馥郁的花香,蘇軾嘗后念念不忘,心情愉悅地揮筆寫下“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茉莉花攤雞蛋|?視覺中國
“老夫自要嚼梅花?!边@是詩人楊萬里對梅花的偏愛,友人為他踐行,在西湖邊的上釗寺,當(dāng)時天降雪,面對滿谷盛開的梅花,面對滿桌佳肴,他自顧摘下梅花,蘸著糖霜,嚼食寫詩自樂。
楊萬里最愛梅花,一生寫過一百多首關(guān)于梅花的詩賦。在詩人對梅花的摯愛中,梅不僅可賞,還可食,所以蜜漬梅花、梅花煮粥都是楊萬里曾嘗試的吃法。他的詠梅詩與他隨性放曠的真性情一樣,透著天真爛漫和煙火氣息。

云南鮮花餅|?視覺中國
“砸缸神童”司馬光曾官至宰相,但他對官場應(yīng)酬,尤其是葷腥吃喝十分厭棄。
有一次,他走向自家東園中的菊花畦,看到新雨后燦漫生姿、清香四溢的野菊花,親手摘花,交給廚師。叮囑廚師要烹煮調(diào)制出酸甜味道的菊花羹,還不可放太多姜桂調(diào)料,以免失去菊花原本的清香。
當(dāng)煮好的菊羹盛放在鄱陽產(chǎn)的甌中,放在白木盤上,司馬光嘗后,自感“神明頓颯爽,毛發(fā)皆蕭然”。于是慨嘆:“希望自己能早日擺脫世俗的紛擾,抱著甕去灌溉菊花田,用新鮮的菊花作早餐,過一種寧靜悠閑的田園生活?!?/p>
云南蒙自菊花過橋米線|?圖蟲:田維星
站在早春的玉蘭花樹下,想起屈原在《離騷》里的句子,“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花兒自古就是古人觀賞和飲食的載體,花兒為什么這樣獨受古人青睞?我想可能不僅僅為了果腹,更重要的是顯示與世俗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行。

只要有土的地方就有花的芬芳。在云南世居的少數(shù)民族達二十六個之多,當(dāng)?shù)厝藢ǖ南矚g實則是對生活的熱愛。在食花中,云南人吃的是天人合一的智慧,并找到了每朵花蘊藏的節(jié)氣密碼和能量轉(zhuǎn)換的方式。

當(dāng)?shù)厝苏诓烧倒寤ǎ?視覺中國
瀾滄江畔的攀枝花在春天率先亮出火紅的旗幟,哈尼族的阿媽摘下如火如荼的花朵,用它煮湯,這抹帶著春天奔放氣息的花紅,在沸水中得到了另一種生命的輪回和舒展。
不過,如果你看到哈尼族人餐桌上的花米飯,那用蘇木、密家花上色的主食,定會驚艷得無法舉箸。

制作好的“攀枝花”菜品|?視覺中國
立夏時節(jié)的“花宴”是白族花神娜枝生日的傳統(tǒng)慶祝方式,白族人會用百花宴來祭花神。在五月初五的食花節(jié)上,人們游山采花、載歌載舞,用各種美味的花食祭祀花神,除了用鮮花制成的飲品、花粥、鮮花奶茶、鮮花餅等,還有琳瑯各色的鮮花菜肴,石榴花、南瓜花、梔子花、木槿花、荷花、芭蕉花等,統(tǒng)統(tǒng)成了餐桌上的美色佳肴,鮮香味美十足。

白族扎染|?視覺中國
在傣族人的花宴中,紫紅、粉紅、熒白的杜鵑花是傣家人最喜歡擺盤裝飾的花卉。同時,傣家姑娘用紫色杜鵑入餡做粑粑,用粉色杜鵑炒雞蛋,用白色杜鵑熬粥。在傣族最受歡迎的菠蘿飯里,芭蕉花幻化在米粒中,成為每個迷戀菠蘿飯的秘密。緬桂花蒸蛋,嫩黃拌金黃,橙黃點點與嫩黃色塊搭在一起,軟糯鮮香,是老人與孩子的最愛。高顏值的涼拌紫藤花,亦讓人口舌生香?;ㄑ缰胁屎缟氖匙V,是鮮花本色,亦是傣族人的生存智慧,還是大地賦予人們的一封炙烈的情書。

傣族手抓飯|?視覺中國
這世間,唯有美食與真情不可辜負。從鄉(xiāng)村到城市,鮮花文化已經(jīng)成為這片土地最美好的名片。
在昆明斗南花市,花成墻、花似海、花若財、花是愛,花成了連接全國各地的使者,花成了云南特色經(jīng)濟的象征。
各色玫瑰一沓沓的裝在精美的包裝盒里,成為示愛最浪漫的告白;高大鮮嫩的百合香源源不斷地向世界輸送著它的美艷和生命力;各色康乃馨爭奇斗艷,價格便宜的讓你驚掉下巴。一把玫瑰花才兩塊錢,比白菜還便宜吶!?

花攤|?視覺中國
無論是常見的鮮切花,還是一些獨有的本地花卉,如金雀、海菜、苦刺花,在人來人往的花市中,隨處可見“鮮花稱斤賣”的吆喝和招牌,這也成為“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獨特現(xiàn)象??粗鴶傊魇炀毜乩υ迈r的花束,只怪自己行囊有限,帶不走整個云南的春天。

斗南花市|?視覺中國
每一朵花,都承載著陽光、雨露和大地的滋養(yǎng)。用花朵詮釋生活的詩意,將春天的美好封印一道道美食佳肴中。每一口鮮花的吐納,都是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密對話,更是對生活的感恩與熱愛。
帶不走的花兒,就讓它留在文字里永久芬芳吧。因為,生活總要留下點遺憾,留下些期待。再來云南吧,再來感受舌尖上的花香呢喃!?
編輯/Hermione
文字/畢然
圖片/見文中標(biāo)注
長期征稿
后臺私信“投稿”獲取聯(lián)系方式
社群添加
旅先森VX:LLxs0515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