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教育圈炸了鍋——2025屆高三三診考試突然官宣提前到4月27日!比往年足足早了近半個月。消息一出,高三家長圈直接炸鍋:“這是要逼瘋娃?”“難道5月還有聯(lián)考?”“新高考到底憋了多少大招?”
小編連夜扒遍全網家長爆料、大V解讀,發(fā)現(xiàn)這次調整背后暗藏三重玄機,每一個都關乎你家孩子的升學命運。
01猜想一
二診賦分“翻車”,三診緊急“打補丁”
從今年起,四川正式進入“3+1+2”新高考時代,但直到現(xiàn)在,很多家長連賦分規(guī)則都搞不清。不但家長搞不清,相關部門也有點拿不準。
近日,有家長在張雪峰直播間間接爆料,2025年成都二診的賦分爭議,直接推動了本次三診時間提前。
家長質疑的點主要在于,本次成都高三二診在同一套考卷的情況下:
成都高三二診物理類670分以上僅139人,頭部考生頭縮水明顯;
成都高三二診物理類630分以上僅2007人,八省聯(lián)考時該分數段有4338人,中高分考生斷崖式下跌;
成都高三二診物理類一本線480(賦分),而德陽物理類一本線509.5,成都一本線這次比德陽還低,物理類考生尤其吃虧(當然評卷標準等兩地有不同)。
綜合上述情況,不少家長對二診賦分規(guī)則產生了質疑。有家長表示,成都賦分公式可能未充分參考新高考省份經驗,導致物理類生“高分低賦”,“一本上線分數比真實高考低了許多”。
因此,成都高三三診緊急“提前”開考,考試院可借機優(yōu)化賦分算法,例如調整等級劃分比例、引入更細化的分段機制,避免高考重蹈覆轍。
02猜想二
為5月全省聯(lián)考“讓路”?
而家長圈更勁爆的猜測是:坊間盛傳“5月或將新增全省適應性考試”,三診提前或為了騰出時間“雙線作戰(zhàn)”。
家長這一猜測主要源于,2024年原本的高三一診考試取消,改為了“1月全省新高考適應性演練”(即民間說的四川八省聯(lián)考),導致這屆高三??即螖禍p少,家長對考生檢測不足的焦慮激增。
有家長在小紅書上直接開麥:“綿陽都考了幾輪了,成都再不多考幾次,娃兒咋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知情人士稱,今年四川可能效仿其他新高考省份,如山東、江蘇——“三診+省聯(lián)考”雙線作戰(zhàn)已成新高考省份的標配,在6月大考前加設一場全省聯(lián)考,用于模擬新高考全流程(如跨學科融合題、智能閱卷等),模擬全省統(tǒng)一排名,為志愿填報提供最精準的參考。
03猜想三
新高考“倒逼”時間戰(zhàn):題型大改
2025年四川新高考首次落地,命題風向突變:
數學不分文理卷,新增“多選題”“邏輯推理題”,壓軸題難度對標八省聯(lián)考
語文閱讀文本長度增加,部分學生二診時“作文沒寫完”
英語讀后續(xù)寫要求“科技倫理邏輯鏈”,套路化寫作直接扣分
物化生實驗題占比提高30%,沒摸過電表改裝的學生直接出局
歷史類考生要寫“明清經濟與當代鄉(xiāng)村振興”的跨時空論述
“我娃兒說二診物理簡單、數學難,這屆娃兒既要適應新教材,還要應付考試時間變動,太難了!”有家長在抖音上評論到。
“說白了就是讓娃在真刀真槍中見血,總比高考當天被嚇懵強?!蹦炒骎犀利點評。
一位高中數學老師直言:“三診難度貼近高考,提前考試能讓學生更早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避免最后階段盲目樂觀。”
因此社交媒體上還有家長猜測,而提前半個月考完,正好給學校留出1個月的時間搞第二輪針對性搶救。
這次三診提前絕非偶然,而是新高考時代的第一聲驚雷。對考生而言,這是一次提前暴露問題的機會;對家長而言,需警惕“改革陣痛”下的信息不對稱。
你家娃準備好迎接“加量版”三診了嗎?歡迎評論區(qū)開麥!
|以上內容僅為編者個人觀點,有一定局限性,與平臺無關,僅供娛樂,不能作為升學依據。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