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騰訊娛樂

文丨艾略

周冬雨需要再一次面對失敗,而這種局面她并不陌生。

自《少年的你》實現(xiàn)三金大滿貫后,周冬雨開始在中小成本文藝片和類型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卻交出了不及格的成績單。這三年來,她交付了《燃冬》《鸚鵡殺》《熱搜》《朝云暮雨》《平原上的火焰》,以及非一番女主角擔當?shù)摹秷匀缗褪?。除了《堅如磐石》豆瓣評分6.0,其他所有影片豆瓣評分均不及格,均分5.6。

三金影后的桂冠,突變?yōu)槠狈慷舅幍臉撕灪鸵粡垙埍砬榘?,周冬雨很可能憑一己之力完成了華語電影一場大型的“試錯行為藝術”。電影工業(yè)需要的不僅是精致的成功,更需要敢于摔碎的勇氣。而她所面對的困局,也是大部分電影女演員正在經歷的難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推遲上映4年的《平原上的火焰》沒能成為救命稻草

一場意外的失敗豪賭:文藝片是良藥也是毒藥

周冬雨的影壇進階之路由文藝片鋪就,她也始終信奉這條道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文藝片并不是百試百靈的靈丹妙藥。

這三年來,影迷的期待值在每部周冬雨新作上映時都會經歷拋物線式墜落:導演、編劇、演員的黃金履歷在紙面上發(fā)光,落地時卻陷入“方法論失靈”的怪圈。不論是手握金馬獎的陳哲藝,還是曾驚艷FIRST影展的忻鈺坤,抑或帶著強勁班底加持的新人導演,都在與周冬雨的合作中接連遭遇創(chuàng)作翻車——成名導演交出嚴重退步的作品,新人導演相較同輩則顯得完成度有限。

這其中,《燃冬》在客觀上對周冬雨造成了近年來最嚴重的口碑傷害。導演陳哲藝兩座金馬獎杯的光環(huán)或許是其吸引力所在,周冬雨賦予了其高度信任,以至于開拍時電影甚至沒有劇本,具有強烈的實驗色彩?!度级吩诠硶r,經歷了宣傳與受眾的大型錯位,不僅造成票房口碑雙輸,還形成了網絡負面爆梗。但即便拋開網絡狂歡制造的戲謔性差評,影片質量相較導演前作《爸媽不在家》《熱帶雨》的巔峰水準仍相去甚遠,很難稱得上是一部理想的作品,遭遇口碑滑鐵盧并不冤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令周冬雨陷入嚴重口碑滑鐵盧的《燃冬》

如果說《燃冬》至少提供了新的書寫對象,尚存藝術探索的鋒芒,商業(yè)故事《熱搜》《鸚鵡殺》則直接滑向了爛片深淵。在屢次交出令人不甚滿意的答卷后,延檔4年的《平原上的火焰》像一劑遲到的湯藥,攜雙雪濤原著與刁亦男監(jiān)制的雙重保險登場,然而市場和影迷卻再次意識到:集齊名導、名編與實力演員的黃金配置,在失控的創(chuàng)作中同樣可能淪為華麗的廢墟。

演員誠然帶有天然的被選擇屬性,可以控制的環(huán)節(jié)太少;即便有了選擇自由度,也很難決定成片質量。但失手一兩次很正常,部部翻車卻足以說明方向上的誤判。這些影片雖由不同的團隊完成,卻高度同質化,將“社會議題+情緒輸出”的創(chuàng)作公式重復推演至失效。

回顧周冬雨近年的文藝制作與小成本商業(yè)制作,那些看似先鋒的社會議題如同精致糖衣,背后卻是單薄空洞的人物。沒有扎實的文本做基礎,哪怕作為情緒電影也不合格(《鸚鵡殺》),情節(jié)推進沒有合理動機甚至充滿說教(《熱搜》),敘事松散完全沒能呈現(xiàn)出導演的野心與想法(《燃冬》)。明明有可以深入挖掘的普通人物,卻僅用狠厲、反殺或者性別元素去做裝點,沒有賦予人物真正的行為邏輯和靈魂。更加致命的是,以上三部電影是在短短三個月(2023年8月—11月)內密集上映的,三次拉滿期待、三次鎩羽而歸。連珠炮般的市場轟炸,如同精心設計的建筑圖紙遭遇施工事故,她的藝術直覺承載不了真正落地的創(chuàng)作,演員的靈氣終究難抵系統(tǒng)性塌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鸚鵡殺》中飾演陷入殺豬盤騙局女生的周冬雨

手握三金影后權柄的周冬雨,擁有了更多的選片和創(chuàng)作話語權,并且主動反哺電影創(chuàng)作,對文藝電影和新人導演的支持都令她獨樹一幟,選片眼光在項目啟動時也能透露出前瞻性。更不用說,她在每部影片中所貢獻的高水準表演始終穩(wěn)定讓觀眾放心。這種“明珠暗投”的創(chuàng)作困境,更令她的選擇充滿矛盾和可惜——當文藝片制作的路徑依賴遇上變化叢生的現(xiàn)實戰(zhàn)場,誰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好運氣。賭贏了加冕影后,賭輸了便成《燃冬》。

榮譽光芒掩蓋質量真相影后之路全是試錯成本

其實,在《少年的你》橫空出世前,周冬雨的作品也談不上高質量,選片軌跡堪稱迷霧重重。常年電視劇、電影雙線作戰(zhàn),在《少年的你》前,其2010-2019年間主演電影作品均分僅5.84,依然不及格。在電視劇領域中,她甚至主演過3.1分的《魔都風云》,還在《麻雀》中因演技引發(fā)爭議。不及格的冰冷評分,反映出“謀女郎”光環(huán)背后的入行迷茫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周冬雨出道以來至《少年的你》前的電影豆瓣評分

然而,《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兩部成功佳作的光芒太盛,蓋過了之前屢屢試錯撒網的履歷,觀眾選擇性遺忘了那些跌跌撞撞。最年輕“三金影后”這項現(xiàn)役女演員難以復制的輝煌實績,無形中構筑起對其選片能力的錯覺——離開張藝謀、陳可辛、曾國祥等名導體制的質量兜底,周冬雨對劇本和影片的獨立判斷能力斷崖式下滑。她在演員這條路上,始終是更注重體驗派的天賦型選手。她善于在既定框架內釋放演員的靈氣,卻無力操盤完整的電影創(chuàng)作系統(tǒng)。文藝片戰(zhàn)場與電影節(jié)征途,放大了這種選片困境,如今反而是“原形畢露”。

同樣的軌跡在同為“謀女郎”的前輩章子怡身上也能找到答案。章子怡首次擔任制片人的電影是具有強娛樂屬性的愛情喜劇《非常完美》,強大的明星陣容與的廉價的成片質感形成慘烈對比。合作過李安、王家衛(wèi)等華語一線大導,得獎無數(shù)的影后也在操盤電影項目時顯得力不從心,在這之后她還是回歸了演員的身份。

而在周冬雨身上,更多的爭議試錯在反復上演。歸納她的試錯路徑,從青春片持續(xù)復制少女(《同桌的你》、《少年班》),到商業(yè)類型片中做工具人(《奇門遁甲》《動物世界》),到愛情商業(yè)片中的類型女主(《宮鎖沉香》《后來的我們》),再到文藝片中的特立獨行(《七月與安生》《陽臺上》)。這些廣撒網的無定向探索中,令她上升最快的還得是文藝片(《七月與安生》),令她讓觀眾印象深刻的還得是突破形象(《心花路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少年的你》中倔強堅韌的陳念

歸根結底,《七月與安生》與《少年的你》的成功,本質上是屬于“陳可辛-曾國祥創(chuàng)作系統(tǒng)”的勝利,而周冬雨是這套系統(tǒng)里點睛的催化劑,實現(xiàn)了導演與演員的雙贏。據(jù)《人物》報道,拍攝《少年的你》時,曾國祥在開機前便觀察過大量的內地高考學生,完成了驚人的現(xiàn)實還原度。如此將女主角陳念的個體化抗爭放置在巨大的環(huán)境中,才顯得動人可信。扎實的文本與視聽做骨,到位的表演與明星做皮,影片在藝術和商業(yè)上都取得了極大成功。而最能為一個演員躍遷路助力的,正是好作品的無限勢能。

也正是對這樣現(xiàn)象級成功的渴求,進一步催生了周冬雨在文藝電影賽道上的不斷嘗試,甚至包括用她的明星力量去扶持新人導演和班底。然而如前文所述,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潑冷水,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持續(xù)成功。

女演員的共同困境也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共同困境

即便如此,周冬雨也完全沒必要接受苛責。是什么讓這位天賦型演員反復在不及格作品中打轉?所謂“五連撲”并非她的專屬困境,她的處境折射出當下電影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與市場環(huán)境的必然。

對于周冬雨而言,選擇中小成本文藝片之路完全是最佳選擇。作為三金影后,她的一番主演票房成績最高是15.58億的《少年的你》,“百億影后”的成績單中有31億來自《我和我的祖國》的拼盤演出。相較于頭部男演員動輒兩三百億的累計票房,其戲路和號召力去撬動超級制作的女主席位均受制約。即便在《堅如磐石》的男性群像中綻放出獨特光芒,貢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這部影片的核心人物依然與她無關。——這恰是整個華語影壇女性創(chuàng)作者集體困境的縮影,電影創(chuàng)作的上游缺乏合適的女性角色、女性題材,市場給女演員的機會依然太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周冬雨在《堅如磐石》中貢獻了精彩的表演

女演員們的產量困境是系統(tǒng)性的?!叭鹩昂蟆闭伦逾?年只主演了《醬園弄》和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另一位“三金影后”周迅持續(xù)發(fā)力電視劇,而金馬影后李冰冰已經極少拍戲。海清在FIRST影展“給中生代女演員更多機會”的發(fā)言曾熱議一時,撕破了行業(yè)現(xiàn)狀。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賈玲和邵藝輝的橫空出世,才會受到如此矚目與推崇。女演員們受夠在不同的爛片和爛角色中打轉了。

連續(xù)拿出新作品的周冬雨,成為了突出的那一個,又有多少部《少年的你》能夠有機會被壓中呢?就在最近的三八檔期,曾貢獻出《嘉年華》的文晏同樣在新作《想飛的女孩》中遭遇慘烈翻車。金馬最佳導演文晏與劉浩存文淇雙女主的配置,加之柏林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的保證,令影迷期待值拉滿,然而端上來的成片卻令人大失所望。不僅柏林首映口碑滑鐵盧,公映后也收獲了不及格的豆瓣評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飛的女孩》豆瓣評分已降低至5.3

不僅僅是女性題材作品,類似的文藝片與具有類型片屬性的小成本商業(yè)制作中,均呈現(xiàn)出普遍存在的“預制困境”:議題工具化與敘事空心化的割裂,極容易形成概念先行,這類作品往往通過碎片化剪輯、風格化置景和演員爆發(fā)式表演營造情感張力,卻因劇本缺乏扎實的人物塑造與情節(jié)推進,導致作品陷入空洞的懸浮狀態(tài)。這類影片更像是為了話題或演員的這盤“醋”,而包了這盤電影的“餃子”。

供職于國內某電影公司的劇本工作者S對娛鑒表示,市場不振之外,更致命的是創(chuàng)作者與觀眾之間存在供給和需求的錯位,很多創(chuàng)作者并不知道觀眾想看什么樣的電影。這在其每年參與電影節(jié)劇本創(chuàng)投時感受明顯。電影市場對好劇本的需求是如饑似渴的,然而情況卻十分不樂觀,創(chuàng)投市場充斥著虛無縹緲的矛盾想象與無病呻吟,距離普通觀眾的生活非常遙遠。在缺乏直擊人心的原創(chuàng)好故事的同時,又丟失了商業(yè)化敘事的基本章法。沉迷于符號議題,將爭議元素替代真實創(chuàng)作成為救命稻草。

當下的國內電影市場“頭部虹吸效應”顯著,甚至正在形成殘酷的斷層,中小成本電影的生存空間逐年被壓縮。2024年TOP10票房影片的邊界甚至跌破10億,許多中小成本影片無法在大檔期競爭,遭遇了周末檔期一日游,不少質量不錯的影片來不及形成口碑發(fā)酵便已退出市場。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還會在尚未真正回暖的“影視寒冬”中,埋沒更多中小型體量的、偏重導演個人表達的作品,而將資源更加聚攏在大檔期、大班底、大IP之上。

在缺乏真誠創(chuàng)作的好作品之外,中小成本文藝片還在遭遇名利場的沖擊:本應承載作者精神的藝術領域,正蛻變?yōu)轭A制菜式的沖獎流水線。從邊緣群體到社會議題,從電影節(jié)寵兒到文藝男神女神,所有要素嚴絲合縫地進行精密的算計,拼裝成申報材料,唯獨最核心的人物與劇作是失效的。那些懸浮的文藝腔調,只會讓影院座椅上的觀眾如坐針氈。

尾聲

電影自成為大眾媒介的那一天起,便一直離不開明星。在《燃冬》崩壞的輿論場中,在《平原上的火焰》支離破碎的剪輯下,每個冒險行為都在加固行業(yè)的認知鋼印——與其做孤勇者去屢屢碰壁,不如打安全牌固守舒適圈。畢竟誰能承擔一部實驗失敗,帶來的毀滅性演員信用打擊。

當市場用票房羞辱勇氣,當網絡用表情包去消解表演,所謂失敗的背后最令人痛心之處在于:電影創(chuàng)作明明需要更多的周冬雨,去主動嘗試、甚至承擔失敗的風險。但在她引發(fā)的“寒蟬效應”之后,有勇氣的演員會不會越來越少?

鏡象娛樂(ID:jingxiangyuler)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視頻號 已入駐平臺 ━━

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