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處州有戶姓游的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叫志道,老二叫適道,老三叫聞道。

志道和適道都是讀書人,聞道患有心瘋疾,時常癲狂發(fā)瘋,他們的母親翁氏最疼愛老三,為了防止老三犯病,游家人就把他鎖在一件密室中,通過窗戶來供給其食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咸淳庚午(1270年)六月十八日,恰逢聞道生日,他的兩個哥哥都出了遠門,翁氏心疼孩子,覺得平時關著他,過生日放他出來放松一下,也未嘗不可。

聞道被從密室放出后,就跑到大哥的住所,逼迫灶婢給他拿了把刀,這時,翁氏也趕了過來,聞道上前就把翁氏給殺了,甚至用刀把翁氏的尸體砍成了三段,然后跑到門外大喊:“我今天殺了一頭母豬!”

鄰居們紛紛出來觀望,最后大家合力把聞道捆起來送到了官府,府官擔心此事傳開大傷風教,便把聞道押進土牢,處了極刑。

游家出現(xiàn)變故后,他們的鄰居嘩健借此用計謀騙了志道兄弟很多錢財。

后來,嘩健得了重疾,臥病在床,家人就請了法師做法事,利用乩童附身的形式進行診治,附體上身者自稱是翁氏,并說:“我三生前在無為軍任將領,聞道當時是我的部下,因意外死于我手,因此托生到我家來報三世前的殺身之仇。你為何借此來騙取我家錢財?如想免汝殘喘,就快些把藏在樹洞內(nèi)的錢財歸還給我兒!”

嘩健及家人聽聞這些驚訝不已,慌忙把騙取的錢財還給了志道兄弟,錢財還完后,嘩健的病也好了許多。

這件事記載在古籍《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中,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原文。

如果世間的事情真如古籍記載的這樣,都有著某種因果,或許人們在恩怨情仇的糾葛中就會釋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