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5年的植樹節(jié),我們發(fā)起了征集活動,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一棵來自你的城市的樹。打開投稿后臺,是無數(shù)與樹有關(guān)的生活片段——關(guān)于成長,關(guān)于希望,也關(guān)于遺憾。樹始終佇立,人們的記憶也從此有了具體的形狀。

來自吉林的讀者@安生 說,家鄉(xiāng)一棵高大的榆樹是她的“干媽”。小時候,父母會帶她去樹下系紅繩、送貢品,而她自己失落的時候也總會在樹下坐坐。“就好像它在等著我一樣,只要我需要,她就一直在?!?/strong>

讀者@100棵樹的名字 去年在上海遇上了臺風貝碧嘉,街上樹葉滿地、樹木倒伏,好像魔幻版的“城市森林”。夜晚,他出門散步時,偶遇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正坐在滿載樹枝的卡車上休息,“拍張照!可以嗎?和月亮與樹一起?!?/strong>

更多的讀者則是在感嘆樹木生長所經(jīng)歷的漫長時間,以及它們篤定的生長。“年復一年,四季輪回,人的生命在自然植物面前如此渺小而短暫。”

今天是世界森林日,也是令人充滿期待的周五。我們篩選了一些關(guān)于城市樹木的故事,希望能成為你走出門去的理由。

JIU XING

?▼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圖/劉藝鑫)

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上,一棵小樹屹立于前,背后雪山巍峨,腳下草甸綿延,身旁依偎著一株小巧灌木,兩者相映成趣,遠觀恰似一幅溫馨的子母樹畫卷,引人遐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大鼎子)

2025年3月的初春,我和家人來到蘇州市上方山森林公園踏青。久違的春意讓我們非常開心,從中午一直游玩到傍晚。太陽西沉時,看到陽光從一棵樹的中間透出,于是忍不住舉起相機拍攝了這張照片。那天真的是滿滿的歡樂記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眼睛想旅行)

今年年初坐車路過東北平原,在車窗前望向雪地,那棵孤樹于雪中煢煢獨立。雪花簌簌,襯得它愈發(fā)寂寥,卻也莫名堅定。此刻,心被這景象擊中,孤獨似有了形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100棵樹的名字)

“拍張照!可以嗎?”我一面舉起相機,一面和大叔笑笑,“和月亮與樹一起?!?/p>

去上海出差,恰逢貝碧嘉的到來,據(jù)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遇到的最強的臺風。降水和狂風持續(xù)的時間不長,到下午4點左右大家已經(jīng)紛紛恢復了生活。不過要說街上看起來最大的變化,那就是滿地的樹葉和倒伏的樹木,讓人感覺一下子來到了森林。讀了讀新聞報道,因為這次臺風倒伏的樹木超萬株。

這兩張照片拍的是在人民廣場附近散步時遇到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中秋臨近,他坐在一輛載滿香樟樹樹枝的卡車上休息,頭頂正好是一輪朦朧的、長毛的圓圓月亮。

人們有時候距離很近,有時候距離很遠。我知道我無法逼近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靈魂,但那一刻我又覺得很幸運,因為我認識樟樹,也認識月亮。

——2024.9.17,上海·迪美購物中心附近街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唐小糖)

照片拍攝于2024年夏天的昆明海洪濕地公園。站在對面看,這些樹仿佛形成了一個天然畫框,遠山、近水、來往的人......都被鑲嵌進去,成了一幅天然畫作。而這幅作品,還會隨季節(jié)、天氣和不同的人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所以沒事我就會去公園散步,這些筆直站立的靜默的朋友,總會帶來驚喜。

那些真正能讓自己感覺愉悅的事情,往往就是這些細微的小事。我們和快樂之間,或許只隔著一片綠意盎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Lucy)

最初相遇在2012年,廣州水蔭路2號天橋旁。

我出生在一座地理位置不南不北的中國二線城鎮(zhèn)。小時候,書本里描繪的季節(jié)與周圍環(huán)境是那么的貼合,春夏秋冬那么分明。那里的樹從冬天醒來感知春天的召喚,在溫潤的細雨中緩緩舒展身姿,一點點冒出嫩綠的新芽,再慢慢地迎來夏天。

大學畢業(yè)后,我來到了南方城市,點點感悟都是從遇見這棵樹開始抽枝發(fā)芽的。南方的春天是那么地不同,短短一個季度能讓人體驗四季的更迭,而她的總體又是春天的方向。樹葉在冬天的余溫中由綠變黃,在春風中簌簌落下,又在春雨中超速發(fā)芽,再來一股寒流將它們的部分完全打落,只留下最堅挺的小部分,剩下的葉兒們以一種勢如破竹的狀態(tài)用力生長,葉面由翠綠到油綠一秒入夏……

這棵樹像一個明確的標的,讓我看到了世間在循環(huán)往復中突飛猛進。一年又一年。樹在更新,也在不斷擴張及向上舒展。社會也是,一切的不可控,一切的未知,伴隨著那么篤定的一個方向。

感恩遇見你,給了我思考的載體,感謝你撫慰我青年的躁動和中年的頓足。在你面前,我仍是那個孩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安生)

拍攝時間 2024.7.30

拍攝地點:吉林省通化市某鄉(xiāng)村

這是一棵很高很大的榆樹,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拉著我去給樹綁紅繩,送貢品,還讓我叫這棵樹“干媽”,據(jù)說是因為我小時候愛哭愛鬧,認這棵榆樹為干媽就會好很多。

我也不明白為什么,也許是因為她是我的“干媽”,所以莫名地產(chǎn)生了很多情愫。她離我們家門口也就一百米的距離,我偶爾失落難過時就會去大樹下面坐著,在樹蔭下吹著風,有她幫我遮陽,我是如此安然。

后來長大了就不怎么去了,但這棵榆樹“干媽”還在那,在我看來,就好像在等著我一樣,只要我需要,她就一直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念一)

這是位于南昌市人民公園里的一棵樹,照片大概拍攝于去年3月下旬。

這是整座公園里我最喜歡的一棵樹,春夏溢出的綠、秋冬紅黃交織的閃爍都記錄著我在這座城市里的又一年。我是在南方讀書的北方人??臻e的時候,我記錄了很多關(guān)于這棵樹的瞬間——樹的伸展、樹下的奔跑的孩童、以樹為背景拍攝婚紗照的新人、在樹下遛彎的老人……每次看見樹隙間好看的陽光時,都像一片海。馬上就要離開這里了,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這棵樹一定會成為我對這座城市和自己青春的一部分記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柴火妞的補?。?/p>

這是我家門口一棵約30年的滇樸,為云南特有樹種。每年看它從新葉發(fā)芽到枯黃葉落,年復一年,四季輪回,感嘆人的生命在自然植物面前如此渺小而短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簡)

它叫雞爪樹,是一棵長在老家旁、比我還要年長的樹,在我記事時它就存在了,至今已走過快三十個春夏秋冬。它見證了我們家的房子從舊到新,見證了我的長大,也見證了長輩的老去。小時候,老師要我們寫一篇關(guān)于柳樹的文章,可是從小在鄉(xiāng)下長大的我并沒有真正見過柳樹,于是我拿了一把小凳子坐在它的樹蔭里,看著它,想象著,一棵柳樹是什么樣子呢?想著想著,好像它在我面前真的是一棵柳樹了,就這樣寫下了一篇并未以觀察真正的柳樹為前提的作文。它的果子夏天生長,此時嘗起來是澀的,要到冬天,果子的顏色看著暗淡了,嘗起來才是甜的。成熟的果子會從樹上掉下來,走過路過的人會撿起它們,帶回家,小小的我也會和弟弟一起合力撐起桿子將它們打落下來,交給奶奶泡酒。

我和這棵陪伴著我成長的樹之間,有太多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見證我更多的未來,也代替我陪伴在老家的爺爺奶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宇宙訪客)

無意中一抬頭,看見陽光透過樹枝灑落下來,不禁想起一句話:“我站在樹下,成了一個繽紛的人?!?/p>

——攝于2025.1.30,江蘇南通一個公交車站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七七)

2021年3月28日,陽光正好。在四川省醫(yī)院旁的家屬區(qū),我用蘋果12,去探望剛化療歸來的姐姐,看到陽光、綠蔭,忍不住按下了快門。當時只是突發(fā)奇想,想記錄下這一瞬間與姐姐分享,還說著,等她好了帶她去看大海,看山川。沒想到,那次見面,竟成了永別。

后來我無數(shù)次想起那天,想起那溫暖的陽光,卻再也見不到姐姐的面容。希望在另一個世界,陽光依舊明媚,而她,不再有痛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嵐)

每天下班路過的樹,去年路燈下拍攝的照片。今年又快到它的花期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阿梅不可)

這棵樹是今年一月份在九江拍的,兩個學校的同學特地到九江來找我玩,我就帶著他們city walk,品嘗我們那邊的特色美食還有參觀歷史遺跡。這棵樹是英租界歷史街區(qū)旁邊的一棵樹。當時陽光正好,朋友都在身邊,感覺這棵樹很幸福就拍下來了。畢業(yè)之后,大家各奔東西,可能很難聚在一起,以后就只能看著曾經(jīng)的照片捕捉過往的友誼碎片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Yes!雅詩)

今年春節(jié)在新加坡的福康寧公園拍到的最美樹洞。盡管公園擠滿了一生愛出片的中國游客,但看到樹洞那一刻,還是有被這恍如身處地下世界,被綠意籠罩但又能從洞中窺見希望的景象所震撼,感覺天地之大,不過洞中一隅,又有勇氣出發(fā)啦!

校對:遇見;排版:Kyla

678期雜志《尋找中國最美的樹》已上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對樹木還有哪些了解?”

點擊下方卡片前往九行Travel

回復關(guān)鍵詞“樹”

抽取精美科普圖書《樹的秘密生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