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就有一個幼兒園,每學期前一個月的早上,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哭聲。
通常第一天上幼兒園,孩子都會哭,有的還哭得非常厲害。
像之前我見到一個男孩,媽媽把他送到門口,他死活不愿意進幼兒園,雙手死死地攥著媽媽的衣角,小臉漲得通紅,眼淚、鼻涕一股腦兒地往下淌,哭喊聲非常大,住在頂樓的人都能聽到。
當然在一片哭鬧聲中,也有極少數(shù)的孩子顯得格外“淡定”,他們第一天上幼兒園基本不會哭,還會高高興興地配合老師,好好吃飯、睡覺、玩耍。

同樣是上幼兒園,為何孩子的表現(xiàn)卻天差地別呢?幼兒園老師跟我說:其實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系。那些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通常來自兩種家庭,快看你家中了嗎?
第一
從小注重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感的家庭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穩(wěn)定且滿是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戀。
有些父母堅持陪伴孩子的成長,在許多關鍵時候都不會缺席。
孩子需要傾聽的時候,他們會耐心聽孩子說話;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包容,懂得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很少責怪和批評孩子,在這樣家庭環(huán)境長大的孩子,安全感自然很足。

即使他們短暫離開父母、來到很陌生的環(huán)境,依然相信父母會按時接自己回家,不會過度焦慮。
而且他們還會因為幼兒園有許多玩伴而開心,適應力很強,是很受老師歡迎的孩子。
像我朋友家就是這樣有愛的家庭,雖然兩夫妻工作很忙,但一到晚上和周末都會放下工作陪孩子。
每晚八點半,是他們雷打不動的親子閱讀時間,一家三口窩在沙發(fā)上,翻開繪本,孩子一會兒因有趣情節(jié)哈哈大笑,一會兒又為主角的遭遇緊張皺眉。

朋友和她老公則會在一旁適時地回應,或跟著笑,或輕聲安慰,絲毫不掃興。
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陪伴,讓孩子心里滿滿都是安全感,所以他們家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都沒哭,回家后還跟父母分享幼兒園的趣事呢。
相對地,有的父母可能因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總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給予的陪伴少之又少。他們即使偶爾有空,也是心不在焉地應付孩子。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孩子的安全感肯定是缺乏的,當孩子不得不離開父母去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陷入極度的不安中,容易哭鬧。
我見過有的孩子一個學期都適應不了,天天上學都要哭一頓。

所以家長想要孩子上幼兒園適應更快,就得多陪伴孩子,不管是陪著玩游戲、看繪本,還是一起戶外活動,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另外,家長還可以通過共讀繪本和角色扮演、玩游戲等有趣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幼兒園的分開只是暫時”的,能適當?shù)販p輕他們?nèi)雸@的焦慮。
第二
做了入園準備的家庭
有的父母會提前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上廁所,還會培養(yǎng)孩子睡午覺的習慣,平時也會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跟不同的小朋友玩,還會通過繪本和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是如何有趣好玩的。

所以娃很期待幼兒園的生活,入園后能應對自如,還會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羨慕的目光。這種在集體中獲得的成就感,能讓孩子愛上幼兒園,不容易出現(xiàn)哭鬧的情況。
而相對地,有的父母沒做任何入園準備,孩子自理能力弱,啥都得大人幫忙,而且由于太溺愛孩子比較任性,動不動就發(fā)脾氣、打人,不會與人合作、不會分享,那孩子就很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容易哭鬧、厭惡上學。
或者有的父母很少帶孩子出門,娃比較膽怯,也容易有分離焦慮癥。
所以說想要孩子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家長順利實現(xiàn)自由,還是得做好準備,平常咱們可以多帶孩子去幼兒園里面玩一玩,或者在外面看看小朋友玩耍得多開心,都能讓孩子減少對幼兒園的恐懼感。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得讓孩子了解幼兒園里的生活,比如幼兒園是如何上課、吃飯、午睡、上廁所的,要遵守哪些規(guī)則,如何跟同學和諧相處等。
像我家女兒自理能力還不錯,但膽子有點小,當時我是用的繪本+場景演練的方式,來給她做入園準備的,大概1個月效果就很明顯,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就沒哭鬧。

我家用的繪本是《我愛上幼兒園》這套繪本,它一套有8本,包含16個小故事,有教孩子好好睡午覺和吃飯、懂禮貌、講衛(wèi)生、交朋友、控制情緒、保護自己等內(nèi)容,還有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哪些有趣好玩的游戲,真正能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