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遇到普京:在俄烏沖突調節(jié)中,為什么特朗普會服軟?

作者:黃埔少俠 2025年3月22日

自2025年2月以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圍繞俄烏沖突的多次通話和談判引發(fā)全球關注。盡管特朗普一貫以“美國優(yōu)先”的強硬姿態(tài)示人,但在這一輪博弈中,他卻罕見地對普京展現(xiàn)出妥協(xié)傾向。這種“服軟”的背后,既是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積累的四大戰(zhàn)略優(yōu)勢的體現(xiàn),也折射出美國全球戰(zhàn)略重心轉移的深層邏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軍工產能:俄羅斯的“戰(zhàn)爭經濟”成為全球博弈籌碼
持續(xù)三年的俄烏沖突意外成為俄羅斯軍工體系的“淬火爐”。盡管西方制裁一度重創(chuàng)俄經濟,但戰(zhàn)爭需求推動其軍工產能快速復蘇。2025年3月普京主持的稀土行業(yè)會議顯示,俄羅斯正加速構建“從資源開采到武器制造”的全產業(yè)鏈條,計劃到2030年實現(xiàn)稀土產能倍增。這種產能若轉向國際市場,將直接沖擊美國在中東、非洲等地的軍火市場份額。胡塞武裝近期獲得的俄制無人機已讓沙特頭疼不已,若沖突結束,俄羅斯向伊朗、敘利亞甚至南非擴大武器出口,勢必動搖美國主導的全球安全秩序。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通過談判約束俄武器擴散,但前提是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既得利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能源博弈:北溪管道重啟威脅美國能源霸權

歐洲對俄能源依賴始終是懸在美國頁巖油產業(y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雖然北溪管道在沖突初期受損,但普京在3月18日與特朗普通話時明確表示,俄方愿與美國合作穩(wěn)定能源市場。隨著?;饏f(xié)議推進,北溪二號修復只是時間問題。數據顯示,2025年1月歐盟仍通過第三國進口約30%的俄天然氣,若管道全面恢復,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可能腰斬。更關鍵的是,俄美在稀土、鋁制品等戰(zhàn)略資源上的合作已悄然展開,普京透露將恢復對美出口200萬噸鋁,這種經濟捆綁使得特朗普不得不調整對俄姿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地緣重構: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的代價

特朗普在2月24日與馬克龍的聯(lián)合記者會上直言:“俄烏沖突的成本必須由歐洲承擔”,這暴露出美國急于從歐洲抽身的戰(zhàn)略意圖。隨著《紐約時報》將美俄談判比作“新雅爾塔體系”,美國默認俄羅斯保留20%的烏克蘭控制區(qū)已成既定事實。這種妥協(xié)本質是為集中資源推進“印太戰(zhàn)略”。正如學者莫妮卡·達菲·托夫特所言,當前地緣格局與1945年相似,大國正通過談判重塑秩序。若美俄在歐洲達成勢力范圍劃分,美國便能騰出手強化對華圍堵,但這種“東西兼顧”的野心必須以對俄讓步為代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政治遺產:停火協(xié)議背后的選舉算計

對特朗普而言,2025年是其第二任期開局之年,亟需外交突破鞏固政治資本。3月18日通話中,他成功推動俄烏達成“30天能源設施?;稹焙蛻?zhàn)俘交換,這種“低層次共識”雖未觸及核心領土問題,卻足以包裝成“和平締造者”的形象。更深層的動機在于,特朗普團隊認為澤連斯基政權已難以為繼,與其繼續(xù)支持一個“支持率僅4%的獨裁者”,不如借停火促烏克蘭選舉,扶植親俄政權以徹底解套。這種現(xiàn)實主義的算計,使得美國不得不軟化對俄立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結語:權力平衡下的脆弱和平

特朗普的“服軟”本質是大國權力交易的產物。從軍工產能釋放到能源市場爭奪,從地緣重心調整到國內政治考量,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博弈已超越局部沖突范疇,演變?yōu)槿蛑刃蛑貥嫷目s影。然而,這種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和平充滿不確定性——烏克蘭堅決反對領土妥協(xié),歐盟7000億歐元援烏計劃仍在推進,而俄羅斯百萬退役老兵的“外溢效應”更可能成為新的不穩(wěn)定因素。特朗普與普京的握手言和,或許只是下一輪風暴前的短暫平靜。
2025年3月22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各位留下觀點和看法,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