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各位毒粉好久不見,停更了一個多月,后臺收到很多關心的留言,在此深表感謝,謝謝你們記得我。

這次停更,倒不是被禁言了,而是一次自我調整,修養(yǎng),重整心態(tài),并思考未來的規(guī)劃,因為各種不可抗力導致能說的話題越來越少,能聊的深度越來越淺,讓我有點失去表達欲。

最后一篇文章,還是春節(jié)期間,內容是告訴大家我有篇文章又被刪了,而且還是半年前的。

我說行吧,反正這段時間休假,我也懶得申訴了,你猜怎么著?馬又給我刪了一篇,這次更離譜,刪的是一篇圖片推送,發(fā)文不行發(fā)圖也不行?

然后我再一看日歷,好嘛,又快two meeting了,那不得將言論審核升級到pro max版?

拿著放大鏡找你問題,那你一定有問題的,索性休息一段時間哈。

如今,休假歸來,恢復更新。

不過以后的更新,我會盡可能保證都是國內主流互聯(lián)網平臺上已經全網推送的 話題,這樣起碼討論會相對安全些。

最后,聊聊最近一個性質很惡劣的事件,就是百度某高管的肉身在海外的未成年女兒,開盒普通人這事。

事件的經過就不說了,主要聊聊她的開盒行為,是如何做到的,到底有沒有用百度內部的資料,來侵犯公民隱私信息。

先說結論,肯定是沒有的,不是因為不敢,而是根本不需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經常殺人的朋友都知道,殺人容易藏尸難,開盒也是一樣。

只要在國內聯(lián)網的操作,無論用什么軟件,都一定會留下痕跡,她就算再純也不會找老爸要,因為老爸也得找相關運營部門的人要,層層下派,各個都刑,沒有一個成年人愿意為這事冒風險。

但是開盒中國人隱私這事,一旦通過合法或非法的途徑使用了某個國外的軟件,那一切都會變得特別簡單,且不自爆就不會留下痕跡。

這里不是教學哈,而是科普,為什么中國人的隱私幾乎是透明的:

1、有關部門規(guī)定,國內手機號強制實名

手機號強制綁定你各種信息,所以知道手機號就能知道姓名和身份證,反之也一樣,三選一,中國人想用任何服務基本都得交出這個資料。

2、信息遭主動或被動的 隱私泄露

這些信息無論是官方的還是私企收集的,總之在安全防范上,都屬于輕視的,所以隔三差五就會爆出某平臺的用戶資料遭到泄露的新聞,這還只是說的被黑客攻擊的情況,內部人員直接倒賣的更是沒法統(tǒng)計。

而且,由于泄露實在太多、太頻繁了,所以中國人的資料是非常不值錢的,免費資料外網都一堆,白送。

3、批量收集整理,在平臺上公開提供

有需求,有資料,那自然就會變成產業(yè)。就拿百度這小女孩來說吧,自然不是什么技術大拿,而看她曬的資料,應該是免費的某T開頭的國內無法訪問軟件里的社*機器人。

只需要提供任意該用戶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社交賬號,只要此前有泄露,就能立刻給你展示1部分的全部真實信息,接下來就發(fā)生了熱搜上的恐怖開盒事件。

4、開盒能否防范?

先說結論,1里面的信息,泄露過沒法防。

能防的只有2種:

一種是泄露信息里提供的賬號和密碼,沒錯,很多早期密碼是銘文的,如果你一直使用一個密碼,等于你在...不定期修改密碼,最起碼能防止自己的各種賬戶被直接盜用。

另一種是使用備用手機號,各種平臺用備用手機注冊,只收驗證碼,平時關機或拒接一切非通訊錄號碼的電話和短信,勉強可以防騷擾。不過大部分人懶得做,最起碼快遞和外賣信息都是常用號碼,所以...卒。

5、能否知道誰在開盒我?

有且只有2種情況,你能知道誰在開盒你:

一種是像 百度這小女孩一樣,直接自爆,反正人在海外,天網恢恢,到處都是洞,你奈我何?

另一種就沒法細說了,這篇文章第一次沒過審似乎因為這個?刪掉試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綜上,開盒這事,基本是無解的,未來只會更多,不會變少,尤其肉身不在國內的,基本等于法外狂徒。

先寫這么多吧,感覺今天的內容尺度還是有點大,無法展開講。

往期推薦(點擊下方標題查看)

毒語

“你知道精神失常的定義嗎?” “是什么?” “就是一再重復做同樣的事卻期望有不同的結果?!?—— 布萊克·克勞奇《人生復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