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明明打贏了洪都保衛(wèi)戰(zhàn),為何吵著要投靠張士誠?最后落得一個悲劇的收場呢?

首先,朱文正是誰?提到元末明初,我們必然會想到淮西勛貴。而淮西勛貴中,又有這么兩位特殊的將領,他們聰穎而腹有詩書,驍勇又善于謀略,最關鍵的是,他們比其他淮西勛貴還多了一個屬性標簽,那就是朱元璋的親屬。

朱文正概念畫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文正概念畫像

你們想想,年輕帥氣,能文能武,驍勇善戰(zhàn),還是老朱視如己出的兒子,那在一眾淮西勛貴中,必然是眾星捧月的存在!他們一位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李文忠,另一位,便是淮下書生今天要說的,朱元璋的親侄子朱文正。

李文忠畫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文忠畫像

提到朱文正,不得不說說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

老老朱一共生了四子二女,大姐太原長公主出嫁很早,死的也早,無后。二姐曹國長公主朱佛女嫁給了李貞,他們有一子一女,兒子就是李文忠。大哥朱興隆和父母一起餓死了,他生了二子一女,長子朱圣保早卒,次子就是朱文正。二哥朱興盛早卒,生有一子朱旺也早卒。三哥朱興祖去世得更早,無后。最小的弟弟,就是朱元璋。

也就是說,當老朱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他們兄妹六人里的男丁后代,只有他外甥李文忠和侄子朱文正。

朱佛女和李貞夫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佛女和李貞夫婦

尤其朱文正,當時老朱長子朱標還沒出生,朱文正就是老老朱朱五四唯一的孫子,而且還是長房長孫。外甥再親,也不如侄子,因為侄子是可以繼承宗祧的!

所以當朱文正隨母親來投靠老朱時,老朱見到這么個朱家后人很是激動,把朱文正當成自己的孩子撫養(yǎng),并委以重用。朱文正也不負所望,屢立戰(zhàn)功而被升為樞密院同僉。

至正二十一年,老朱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任命樞密院同僉朱文正為大都督,節(jié)制中外諸軍事。

任命朱文正為大都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任命朱文正為大都督

然而,就是這么個頗受重用的養(yǎng)子,實際上的親侄子。卻在最后一次建立大功,也就是打贏洪都保衛(wèi)戰(zhàn)之功的背景下,心性大變,最終被軟禁在桐城,沒多久就死了。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朱文正有功暫未封賞,發(fā)怒,遂失常度,任由部將掠奪部下下妻女,于是被按察使李飲冰參了兩本。

朱文正有功暫未封賞,發(fā)怒,遂失常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文正有功暫未封賞,發(fā)怒,遂失常度

第一本奏疏說朱文正驕侈觖望,驕侈指驕傲自大且驕縱奢侈。觖望指因不滿意而怨恨。朱元璋看了之后遣使責罵了朱文正,朱文正懼怕,密謀叛降張士誠。

你要知道,在1363年四月,也就是洪都剛被陳友諒包圍時,朱文正的岳父謝再興立即叛降了張士誠,而朱文正因為懼怕而準備投降張士誠,這其中或許有謝再興的牽線搭橋。

不過,這些行為又讓按察使李飲冰抓住了把柄,于是第二次上奏,直接說朱文正有異心。這次老朱自己坐船到城下,質問朱文正要干什么?然后把朱文正帶回了南京,之后就是免官,并軟禁在桐城。

朱文正謀叛降張士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文正謀叛降張士誠

整個事件大家有沒有注意一點,僅僅是因為沒有及時賞賜朱文正,朱文正就發(fā)瘋了,甚至有了反心,想要投靠張士誠,這不大符合邏輯。

事實上,在朱文正升任樞密院同僉后不久,老朱就問過他,想要當什么官。當時朱文正是這么說的:“叔父成大業(yè),何患不富貴。爵賞先私親,何以服眾?!?/p>

這句話說明朱文正還是識大體的,而且老朱也“念文正前言知大體”,才在鄱陽湖大戰(zhàn)之后,暫時沒有封賞朱文正,而先封賞了別人。

但朱文正的行為表現卻和自己說的話大相徑庭,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個人認為,朱文正前面說的封賞就是一般的封賞,后面想要而不得的封賞不是一般的封賞,很有可能就是立為繼承人這樣封賞。

朱文正之前識大體的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文正之前識大體的話

你們細想,當老朱的孩子還沒出生時,甚至說,即使孩子陸續(xù)出生了,畢竟他們年紀還小,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如果老朱出了意外,年幼的兒子能否繼承衣缽,能否鎮(zhèn)得住手下將領,這是一個問題。

也就是說,老朱有沒有過把朱文正立為繼承人的想法。你們覺得有嗎?

我覺得還是有的,尤其是消滅陳友諒之前,一切變數都很大。

而在朱文正、李文忠,包括沐英,這幾個養(yǎng)子中,朱文正年齡最大,還是親侄子,如果自己出意外,自然讓朱文正來做繼承人!因此,在朱文正獲罪前,無論在戰(zhàn)功等作為上,或是在官職地位上,朱文正都比李文忠更高一籌。

沐英畫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沐英畫像

而且老朱設立大都督府,是為了通過改制來進行人事調動,以加強對領軍將領的控制。畢竟有些將領,和老朱是離心離德的,或者說不服管的。

你比如邵榮,他出任了樞密院最高長官—樞密院同知,地位高于其他主要將領,但他不是老朱嫡系。

樞密院改成大都督府之后,原先任職于樞密院的將領并未隨之轉入大都督府,而是陸續(xù)調入老朱直接掌握的中書省。邵榮雖然仍為除老朱以外諸將中地位最高者,卻從相對獨立的樞密院改為直接隸屬于老朱的中書省,受到老朱的種種牽制,這也成為了之后邵榮謀叛的誘因。

朱元璋畫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元璋畫像

而中書省這種軍政合一的領導體制,為了適應戰(zhàn)時的需求,并不適合將來政權的建設。

因此,任命朱文正為大都督,是為了將來中書省軍政分離之后,能夠對軍權繼續(xù)掌控而打下基礎。

所以這個大都督必須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來擔任,而最親近,最能控制得住局面的,就是朱文正。這里也可以看得出,老朱是有把朱文正當接班人來培養(yǎng)的心思,至少算是一種備份。

這也說明了朱文正想要的“封賞”不是一般的封賞,因為一般的封賞已經封無可封了,畢竟你已經是大都督了!

而鄱陽湖之戰(zhàn)前,洪都也就是南昌,是老朱在西南最重用的一座城池。洪都的得失,關系著之后大決戰(zhàn)的成敗。

洪都的位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洪都的位置

洪都原本是陳友諒的地盤,被屬下胡廷瑞也就是胡美獻給了老朱。

而后,隨胡美一起投降的祝宗、康泰再次叛變,洪都又失守。浙東四先生之一的葉琛被殺,鄧愈連換三匹馬才僥幸逃回建康,幸虧徐達率軍平定叛亂,才再次收復了洪都。

因此,不能再出問題的洪都,必須由有能力,且最親近最值得信賴的人鎮(zhèn)守,這個人,必須是朱文正。

那么,老朱讓朱文正去鎮(zhèn)守這么重要的洪都時,有沒有可能給過朱文正一定的承諾,或者如“標兒年幼,汝當勉勵之”這樣的類似的話?或許是有過的!

公元1363年,老朱在鄱陽湖之戰(zhàn)戰(zhàn)勝南方最大的勢力陳友諒之后,心態(tài)必然有變化,因為剩下的如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勢力,已經不足為慮了,統(tǒng)一南方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消滅陳友諒之后的勢力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消滅陳友諒之后的勢力圖

因此,關于繼承人的選定,自然有了一定的糾結。

是選擇自己年幼的親兒子,還是選擇能夠獨當一面的養(yǎng)子?雖然沒了陳友諒,選親兒子已經沒什么危險性了,但畢竟可能對養(yǎng)子朱文正有過承諾。不過呢,養(yǎng)子又是個紈绔子弟,雖然有能力,但每天不是飲酒作樂就是大保健。

這或許是老朱沒有及時封賞朱文正的一個原因,因為這里的封賞,不是對一般人的那種封賞,而是繼承人的選定。

朱標劇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標劇照

朱文正看到老朱沒有及時兌現承諾,性格剛直的他便早早認為自己已經無緣于繼承人之位了,這或許才是朱文正崩潰發(fā)瘋的真正原因。而按察使李飲冰說朱文正有異心,也正好貼合這個情況,就是爭奪繼承人!

當然了,馬皇后當時說了句公道話:“兒特性剛耳,無他也。”

幾個月后的1364年,老朱在應天府自立為吳王,并立朱標為世子,大局自此而定。

一年后的1365年,心如死灰的朱文正,在軟禁自己的寓所里,郁郁而終,時年29歲!當然了,也有說朱文正是被鞭打致死的,但已經不重要了!

朱文正死后,老朱并沒有因此虧待朱文正的家人。

靖江王金寶銀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靖江王金寶銀印

洪武三年,朱文正的兒子,老朱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當然了,這個兒子完美繼承了朱文正的性格脾氣,不守法度,荒淫暴虐,掠殺無辜,被老朱廢除圈禁反復教育了很多次。

此后靖江王代代相傳,直到永歷四年的1650年終結,成為了我國歷史上,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

這就是朱文正功勞很大,地位很高,卻有了一個悲劇結尾的一些猜想,你們覺得呢?

歡迎關注“淮下書生”,閱讀觀看更多歷史文學原創(chuàng)文章和視頻!

版權聲明:本文及相關視頻由淮下書生原創(chuàng)撰寫拍攝,非“淮下書生”署名的發(fā)布,皆為抄襲搬運。任何平臺個人禁止抄襲搬運,喜歡可以轉發(fā)分享點贊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