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發(fā)生了一件事,讓許多人指責養(yǎng)育孩子時,父親這個角色的“無用”。

或許這件事父親有責任,可一些自媒體卻借此,刻意引導男女對立,讓女性一邊倒的責怪男性,讓不少人、尤其是男性朋友,看了非常不舒服。

大家一起來評評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月16日周天,39歲鄭先生獨自在家照看兩個孩子:3歲的兒子和1歲的女兒。

兒子獨自吃完飯后,鄭先生給他放好洗澡水,留他獨自在水深20cm的浴缸中泡澡、玩耍;然后便離開浴室去喂女兒吃飯。

差不多十分鐘后,鄭先生突然意識到浴室里很安靜,沒有水聲和兒子聲音傳出。他心里一驚,趕忙前去查看。發(fā)現(xiàn)兒子已經(jīng)面部朝下,沒有了意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心跳瞬間飆升到180,立時就撥打了120,但不幸還是發(fā)生,3歲孩子已被死神帶走。

孩子離奇意外死亡,引起了民眾的懷疑,許多人都猜測著是不是鄭先生“殺害”了兒子。畢竟水深僅20cm,孩子已經(jīng)3歲,幾乎不可能獨自溺亡。

事情也引起檢察機關(guān)的注意,可經(jīng)過縝密檢測和偵察,并未發(fā)現(xiàn)這場“意外”存在人為的痕跡。醫(yī)院專家給出的推測是:孩子可能因多種原因出現(xiàn)體力不支,或突發(fā)暈厥,導致面部朝下趴入水中,窒息死亡。

檢方報告消除了鄭先生“犯罪”嫌疑,但卻無法消除人們對他的批判:“不稱職惡父親”“間接殺人犯”“父親帶娃,活著就好?這一次帶死了!”“‘沒有危險時,父親就是最大危險’這句話應驗了”。

我也是一名父親,男性同胞嗎,你們覺得鄭先生做錯什么了?女性朋友們,你們真的認為鄭先生存在很大過錯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女性朋友們的觀點中,很多都在譴責:鄭先生不該留兒子一人在浴室洗澡。

可是,如果沒發(fā)生這事兒,讓你經(jīng)歷同樣的情形,你會認為把3歲的孩子,獨自留在水深只有20cm浴缸,是一件“危及生命”“不可為”的事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相信很多人不會,因為常識和經(jīng)驗告訴我們:

其一,水很淺,正常情況下只要孩子不是想自殺,幾乎沒有溺亡的可能。

其二,3歲的孩子會說話、會喊叫,父親也就在幾米之外的客廳,雖然看不到,但聲音總能傳遞過來吧。

其三,3歲的孩子能坐能走,并非不會翻身不能站立的嬰兒。

有孩子的朋友對這三點應該沒有異議,他們雖然還小,但不傻。被水嗆到會咳嗽、會喊叫,他們更不可能有自殺的想法。所以,這事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小概率“意外”,對鄭先生的批判以及對父親們的“詆毀”完全是無稽之談。

作為父親,我理解社會、網(wǎng)絡上那些調(diào)侃父親帶娃的“幽默”,也認同女性帶娃比男性更細心、有耐心,且女性付出更多的事實。可就因為這個“意外”就全盤否定男性帶娃,或是因此就批判、挖苦男性,有意樹立婚姻中男女對立,就有點“圖謀不軌”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尤其是一些自媒體,為了博流量,在短視頻、文章中,刻意通過此類事件挑起男女對立,傳遞出一些“別讓男人教孩子”“自己生的孩子,只有自己心疼”之類的觀點,來引發(fā)女性的共鳴,以便獲得較好的“數(shù)據(jù)表現(xi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也許本意并非如此,但卻在無形之中加劇了男女對立。

退一萬步講,這樣的事,在咱們14億人口的國度,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一個極其偶發(fā)的“意外”??蓡渭儓蟮馈馔狻⒉蛔阋晕矍颍仨氷P(guān)聯(lián)些‘勁爆’‘另類’的觀點,才顯得自己高明、有見地。

于是就有了短視頻、自媒體文章中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并且這些“想法”還都能自圓其說,別有一番“歪理”,也真是“難能可貴”。

要我說,發(fā)生在鄭先生身上的悲劇,給我們最大的警醒應該是——生命脆弱,容不得半分僥幸。

鄭先生的悲劇讓我想起自己童年,7、8歲時發(fā)生的那次意外。夏日的一天,我跟堂哥拿著大人喝剩下的啤酒瓶子,在院子里的水龍頭上接滿水,和泥巴玩。

聽著不危險吧,可危險往往就發(fā)生在這時候。

我拎著空瓶子接水的路上,院里那只土狗不知道為何突然沖我汪汪大叫。好大的狗膽呀,我想嚇唬它一下,就沖著它跑過去,還作勢要拿瓶子砸它。剛跑幾步,腳下被不平整的黃土地面絆了一下,臉朝下就摔下去了。

我起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只手里的酒瓶子脫手了,另一只手里的酒瓶子,不知是被摔碎了,還是被我身體壓碎了,手上都是血,肚子上也都是血,當時也不知道是哪里流的血,腦子被嚇懵了。

后面怎么到的醫(yī)院、怎么縫的針,完全沒有印象。只記得醫(yī)生跟我媽說:孩子運氣好,沒傷到重要器官,不然咱這小地方治不了,轉(zhuǎn)大醫(yī)院都來不及。

現(xiàn)在,肚子上還留著那個疤,不疼了,可想起來還是后怕。而這個經(jīng)歷,在我有了孩子以后,讓我對孩子的安全格外重視。

肯定不只是我,每個意外受過傷的人,男性和女性,都不可避免的會產(chǎn)生同樣想法,自己受過的傷,決不能發(fā)生在孩子身上。

可很多時候,孩子還是不可避免會受傷,甚至像鄭先生一樣,失去孩子。因為現(xiàn)在咱們生活中的危害,遠比小時候多得多。

家庭環(huán)境中的水電燃氣,小區(qū)里的樓梯電梯電動車小汽車,社會中的馬路、人販子、高空墜物、校園霸凌等等,都有可能致命。

說句殘酷的實話,我們每個人能平安活到今天,已是莫大的幸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咱們的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經(jīng)歷過那么一些“險象環(huán)生”的事。

沒人期待危險的發(fā)生,但誰也無法完全杜絕。

我現(xiàn)在居住的四線小城市,疫情前發(fā)生過這么一個事,讓所有家長、和幫忙帶孩子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們們心驚后怕。

聽說是姥爺帶著孫女,在公園里的兒童樂園玩蹦床,估計很多小城市的父母都帶孩子玩過,也從來沒覺得有什么危險。

孩子們在里面比試誰蹦的高,一個男孩用力跳的時候,一旁小女孩滑向他用力蹬踩導致短暫下陷的位置。小女孩還沒來得及躲開,跳起的男孩便開始下落,他看到了下方的小女孩,也盡可能做出了躲避和保護,但空中的孩子又不能改變位置,只能直挺挺的下落。結(jié)果壓在女孩膝蓋處,并且隨著蹦床的下陷,女孩膝蓋反向壓斷。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讓孩子去玩過蹦床,盡管他無數(shù)次要求,哪怕只有千萬分之一的概率,我也不敢僥幸。

危險無處不在,是人間的無奈。

說這些,不是為了表現(xiàn)我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也不是為了替鄭先生開脫。

我想說的是:無論父親還是母親,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可是咱們?nèi)祟愖鳛檫@個星球的“霸主”,肉體上卻是脆弱的“碳基”生物。

烏龜和蝸牛為了生存,千百萬年進化出了比自己身體堅硬的殼;壁虎和蜥蜴在關(guān)鍵時刻可以“斷尾求生”,然后再生新尾;變色龍和雷魚為了躲避天敵,會根據(jù)環(huán)境改變身體顏色。

幾乎所有生命都在為了生存,適應著、改變著。

作為父母,我們會教孩子很多安全常識,比如避開車流、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人多的地方不要亂跑等。

但我們也會對很多概率低的危險心存僥幸,或是對想不到的隱患缺乏了解。

咱們?nèi)祟惪恐腔郯l(fā)明了無數(shù)工具,但是這些工具很多都會變成危及生命的東西。

科技進步是好事,但我們也卻越來越缺乏對生命保持謙卑的態(tài)度,這才是值得我們警覺的。

全文完,喜歡請三連,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