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以宋稱,詞發(fā)展到宋朝臻于鼎盛,也涌現(xiàn)出了不少優(yōu)秀詩人,宋祁也是其中之一。
宋祁,字子京,與哥哥宋庠于天圣二年同登進士榜,一時傳為美談,被世人稱 “二宋”,“雙狀元”。他本人被稱作 “小宋”。
宋祁一生仕途比較平順,他與歐陽修合修《新唐書》,書成后,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同年在這個職位上去世。

宋祁不僅在仕途有所建樹,更是在文學領域展現(xiàn)出非凡的才華,在詞作方面筆力工巧,善于雕琢煉字,對后世頗有影響。
一首《玉樓春?春景》,56個字傳唱不絕,其中一字被贊千年。
《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e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蠍矍Ы疠p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開篇點明地點與時節(jié),春天來了,詩人漫步東城,漸漸感受到春光的美好。
“漸覺” 二字,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對春光的感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非一眼看穿,而是在漫步中慢慢體悟到春日的溫暖與生機。
“縠皺波紋”,將春日的湖面比作皺紗,形象地描繪出湖水泛起的細微漣漪,這層層漣漪仿佛是在迎接遠方駛來的船只,充滿了動感與生機。
一個 “迎” 字,賦予了湖水以情感,好似它也在為春日的到來而歡呼,為游船的到來而欣喜。
詩人從大處著眼,描繪出東城春日的整體風貌,湖光水色,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春的氣息。

綠楊在晨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xiàn),朵朵紅杏在枝頭競相綻放。
這一聯(lián)堪稱千古絕唱,尤其是“鬧” 字的運用,真是神來之筆,它化靜為動,賦予了春天以鮮活的生命力,我們似乎能看到紅杏在春風中搖曳生姿,聽到它們在枝頭嘰嘰喳喳,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熱烈春意。
作者宋祁也因為 “紅杏枝頭春意鬧” 這句詩,獲得了 “紅杏尚書” 的稱號。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人生如夢,短暫而虛幻,人們常常抱怨歡樂的時光太少,痛苦和煩惱卻總是接踵而至。這是對人生本質的深刻洞察,也是許多人內(nèi)心的共鳴。
既然人生苦短,歡樂稀少,那么何必吝嗇錢財,不如用千金去換取美人的一笑。
這并非僅僅指美人的笑容,更是象征著人生中的美好瞬間和歡樂時光,他認為在短暫的人生中,應該珍惜每一個能帶來快樂的機會,盡情享受著當下的美好。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詩人在這美好的春日里,沉醉其中,不愿時光匆匆流逝。于是他舉起酒杯,勸斜陽再多停留片刻,讓這美好的春光在花間多停留一會兒。
“勸斜陽” 這一獨特的舉動,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挽留之情。
斜陽西下,意味著一天即將結束,春天的美好時光也在漸漸消逝。而詩人希望通過勸斜陽,讓這美好的春日時光得以延長,讓自己能夠盡情享受春日的美好,痛痛快快地暢飲。
這一句將詩人對春光的眷戀、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表達得真摯而深沉。

整首詞情景交融,上闋寫景,描繪出東城春日的美麗風光;下闋抒情,由景及人,抒發(fā)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整首詞語言優(yōu)美,用詞精準,從對春光的感知,到對春意的描繪,再到對人生的思考,最后到對時光的挽留,層次分明,層層遞進,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它告訴我們,浮生如夢,歡樂短暫,我們應該活在當西,珍惜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圖|源自網(wǎng)上,侵聯(lián)系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