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的一眾高級將領中,黃維算名列前茅的頑固派,做什么都喜歡直來直往,對于不符合自己認知的事物通通拒絕,因而獲得了“書呆子”的外號。

進入功德林后,他非??咕?,完全不配合改造,功德林里的管教人員如此評價:黃維始終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唯一的錯就是被打敗了。

不過共產(chǎn)黨對他的好,黃維也看在心里,思想上還是發(fā)生了變化。

1973年他曾給妻子寫信“若曙:我現(xiàn)在開始學習《共產(chǎn)黨宣言》這一光輝文獻,要買參考資料《共產(chǎn)黨提要和注釋》,定價只一角六分錢,請你馬上買一本寄來,不要耽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5年重獲自由后,黃維對很多往事、故人也看得很開,甚至跟文強成了好友 。

要知道黃維曾經(jīng)特別痛恨軍統(tǒng),在功德林都跟軍統(tǒng)人員打過架,文強又曾任軍統(tǒng)華北辦事處少將處長,兩人能變?yōu)橹两唬呀?jīng)說明一種轉(zhuǎn)變。

只是,黃維對兩個人始終還是保持仇恨的狀態(tài),即便作為政協(xié)委員去開會時碰到,要么默不作聲,要么怒目而視。文強曾勸他相逢一笑泯恩仇,黃維卻回答:你付之一笑,我笑不了。

這兩人分別是什么情況?為何讓黃維記恨一生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斷絕十二兵團生機的廖運周

廖運周是黃埔五期生,1927年秘密入黨,蔣介石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后,他的身份尚未暴露,就奉命潛伏在國軍陣營當中。為了安全,他長期只跟北方局軍事部書記朱瑞單線聯(lián)系。

最初廖運周級別不高,只能傳遞一些自身部隊的動向,但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憑借著臺兒莊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等戰(zhàn)事所立功勞,逐漸升至110師師長。

這時他麾下已經(jīng)有一定的實力,本想在1946年就率部于豫北起義,但蔣介石一紙調(diào)令讓他開赴山東,事情就這樣擱置了。

入魯不久,解放戰(zhàn)爭便宣告打響,廖運周是能放水就放水,還暗中傳遞過許多重要情報。比如有一次國軍準備圍殲宋時輪部,廖運周聞訊連夜讓心腹把消息送出,宋時輪得以逃過一劫。

1947年秋,廖運周通過地下黨再度傳遞想起義的消息,鄧公勸說:“在最有利的時機,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幾番等待后,就來到了最重要的大決戰(zh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48年11月,85軍110師隨黃維12兵團從華中前往淮海戰(zhàn)場,準備營救被包圍的黃百韜部。不過中原野戰(zhàn)軍早已為他們布下天羅地網(wǎng),成功將這支美械部隊堵在了雙堆集。

中野當時的情況也比較尷尬,自大別山轉(zhuǎn)出后重武器近乎全部丟失,根本沒辦法啃下黃維兵團。因此在華野火力增援趕到前,黃維還是有機會突出去的。

為此,12兵團專門進行研究,決定從4個軍各抽調(diào)1個師組成突擊隊伍,努力打開一個缺口。110師作為85軍的主力,也被選中了。

廖運周一看這同時進攻,中野真不一定擋得住。于是向黃維獻計,表示地形狹窄,4個師很難全面鋪開,不如用1個師做先鋒,進展得手后,剩余3個師迅速跟上擴大戰(zhàn)果,110師愿為先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維聽后很感動,沒想到黨國還有如此敢于奉獻自我的忠勇之士,大手一揮,12兵團的武器裝備隨意挑。廖運周也配合,特意帶走幾門大口徑重炮,緊接著,廖運周起義了。

廖運周此舉打亂了黃維的部署,此后再也找不到這么好的突圍機會,并且那幾門重炮調(diào)過來往國軍陣地扔炮彈,這讓黃維氣得跳腳。

12兵團被殲滅后,毛主席、朱總司令專門發(fā)來賀電,慶祝廖運周“回到了革命大家庭,領導一一〇師官兵走上了光明大道?!?/strong>

黃維卻在不久進入功德林,在他心里,廖運周是12兵團覆滅的主要原因,所以一直耿耿于懷,不愿和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讓國軍單向透明的郭汝瑰

郭汝瑰也是黃埔五期生,跟廖運周是同學,他在1928年秘密入黨,可惜時局混亂,他跟組織之間的聯(lián)系一度中斷,無奈回到堂兄郭汝棟麾下。

郭汝棟是四川軍閥,不久在蔣介石的命令下也在部隊中驅(qū)逐共產(chǎn)黨員,郭汝瑰當時已找不到上級,就想著去日本留學避一避風頭,他在自傳中說:

“當時還自以為得計,豈知這成了我政治生活中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此后走了十幾年的彎路?!?br/>

這句話是說,沒能留下來尋找組織,導致他事實上形成脫黨,等跟中央重新搭上線,那已是十多年后的事了。

在這十多年里,他在陸軍大學學習、任教過,因不想跟紅軍作戰(zhàn),一直沒進入部隊。直到國共合作抗日,他才進入陳誠麾下的14師任參謀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憑借著優(yōu)異的表現(xiàn),郭汝瑰逐漸獲得陳誠賞識,后還成為土木系的“十三太保”之一,整個抗戰(zhàn)時期,他不斷立功、不斷升遷,一些重要的軍事建議起到巨大作用,因而也得到蔣介石的認可。

但,地位越高,郭汝瑰越認識到國民黨的腐敗。比如他接任暫5師師長時,看花名冊上有7千余人,可清點之后實際只有3千多人,中間4000多的名額都被上任師長吃了空餉。

他將事情上報,但沒得到任何回復,這讓他意識到,喝兵血已成了國軍常態(tài)。國難當頭竟是如此,郭汝瑰深感厭惡。

而抗戰(zhàn)尚未結(jié)束,蔣介石已將重心轉(zhuǎn)為防共,這更讓郭汝瑰有了脫離之心。1945年4月,郭汝瑰通過地下黨任廉儒與董必武搭上線,提出要去延安的想法。

董必武請示中央后,認為他留在國軍內(nèi)部更合適,此后郭汝瑰就成了我黨安插在國軍內(nèi)部的一把尖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解放戰(zhàn)爭中,郭汝瑰長期擔任南京政府國防部作戰(zhàn)廳中將廳長,可以直接參與指揮,還要定期向蔣介石匯報工作,基本上國民黨核心軍事信息都會經(jīng)過他這一關。

利用這個權(quán)力,郭汝瑰向我黨傳遞了很多重要情報,孟良崮戰(zhàn)役、豫東戰(zhàn)役等等都有他的功勞。國軍的許多大動作,對解放軍來說幾乎是單向透明的,淮海戰(zhàn)役亦是如此。

黃維得知自己這個兵團自華中出發(fā),動向就一直被郭汝瑰報告給解放軍,一步步掉入包圍圈,背后也有郭汝瑰的因素,他自然難以釋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拋開陣營來說,黃維其實是個很稱職的軍人,只可惜他最初沒有站在人民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