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biāo)”,點“在看”,
又是嶄新的一周,大家在本周有什么新計劃嗎?
陰晴不定的3月終于要結(jié)束啦,巴黎也將迎來更加溫暖和煦的四月。與此同時,巴黎的文化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跟著想法哥和享法妹一起來看看吧!

法國“電影之春”
5歐元暢享影院大片
電影人的狂歡節(jié)、一年一度的“電影之春”(Le Printemps du Cinéma)如約而至!每年,這場盛大的電影慶典都會讓昏暗的電影院變得熱鬧非凡。

圖源:pexels
今年也不例外!從2025年3月23日(周日)至25日(周二),所有年齡段的觀眾都可以參加法國各地電影院的“法國之春”放映活動,票價均為5歐元!

圖源:Le Printemps du Cinéma
法國共有6000多家影院參與,連續(xù)三天放映不同類型的電影佳作。從輕松的喜劇片、刺激的驚悚片,到溫暖的劇情片、搞笑的動畫片,讓你重新發(fā)現(xiàn)法國電影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圖源:pexels
更值得一提的是,期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最新上映的影片。具體的排片信息大家可以點擊“電影自春”官方網(wǎng)站(www.printempsducinema.com)瀏覽。

圖源:pexels
無論是搶先嘗鮮還是經(jīng)典重溫,僅僅5歐元的電影票,這就是你一定要去電影院的絕佳理由!

圖源:pexels
RATP 2025 年詩歌大獎賽報名啟動
快來寫詩吧!
在巴黎這座“文藝之都”,隨處都能感受到濃郁的文藝知識分子氣息。尤其是地鐵里展示的詩詞,讓人得以從臟亂臭的車廂里暫時“逃離”。

圖源:RATP
今年,RATP詩歌大獎賽(Grand Prix Poésie RATP)再次舉辦!這項由RATP發(fā)起的比賽面向所有人開放,你需要做的就是在3月12日至4月15日期間提交詩作,最終獲勝者的“獎品”則是在今年夏季的巴黎地鐵站內(nèi)展示你的作品,展示期為2個月。

圖源:Grand Prix Poésie RATP
RATP詩歌大獎于2014年成立,至今已舉辦11屆,由劇作家亞歷克西斯·米哈利克(Alexis Michalik)擔(dān)任主席,并由一個藝術(shù)和文化專業(yè)人士小組擔(dān)任評委。每年都有近1.2萬名業(yè)余詩人登錄RATP詩歌大獎賽網(wǎng)站,分享他們的筆觸。

圖源:pexels
大賽分為三個不同年齡組:12歲以下兒童組、18歲以下青少年組和18歲以上成人組。從4 月初開始,網(wǎng)民將再次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愛的文字,以角逐“旅行者大獎”。最終,11名獲獎?wù)邔⒂行以谙募究吹剿麄兊奈淖衷诘罔F中展示,供數(shù)百萬乘客閱讀。此外,參賽者還有機會獲得文化禮券、巴亞爾雜志訂閱服務(wù),甚至歐洲城市雙人周末游等精美獎品!

圖源:pexels
RATP 2025年詩歌大獎賽不限主題,無論是生活散文、抒情詩,還是幽默小轉(zhuǎn),只要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就有可能讓更多巴黎人看到你的作品!快快登錄活動官網(wǎng)(grandprixpoesie.ratp.fr)投稿吧~

圖源:pexels
韓江的詩歌首次法譯
體驗無法言說的韓式憂郁
如果說春天的巴黎充滿詩意,那么這一次,來自韓國的詩歌也悄然在法語世界綻放。2024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韓國作家韓江(Han Kang)的詩集Ces soirs rangés dans mon tiroir(《那些被收納進(jìn)抽屜的夜晚》),近日首次被翻譯成法語,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韓式憂郁(han)的文學(xué)之門。

這本詩集最早發(fā)表于2013年,如今由Choi Mikyung和Jean-No?l Juttet精心翻譯。韓江的作品一貫帶有深邃的哲思與強烈的感官體驗,而她的詩歌也不例外。她以極簡的語言,描繪出一種獨特的哀愁:一種難以翻譯、介于失落、渴望與命運感之間的情緒。
“有些夜晚是透明的,
火焰的中央有一個空洞?!?/p>
詩集中,她用簡練的文字勾勒出冰冷的意象,如“雪花”、“冰凍的樹木”、“結(jié)霜的窗玻璃”,仿佛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層透明而無法觸及的哀傷之中。這種風(fēng)格讓人聯(lián)想到韓國傳統(tǒng)哲學(xué)中的“? (han)”,一種既包含悲傷、怨恨,又帶有隱忍與希望的情緒。

這張照片拍攝于2024年3月,地點是斯德哥爾摩,攝影師是ALEXANDER MAHMOUD
圖源:法新社
更令人驚嘆的是,韓江的寫作似乎從童年就埋下了伏筆。她在首爾搬家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本舊筆記本,封面上用鉛筆歪歪扭扭地寫著“詩集”二字,那是她8歲時自制的第一本詩歌小冊子。誰能想到,45年后的她,會成為韓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
如今,法國讀者不僅可以閱讀她的小說,如《素食者》(La Végétarienne,2015年獲布克獎),還可以透過她的詩歌,感受那種被時間雕刻出的寂靜與悲傷。她的詩句仿佛精致的雕塑,不講述故事,卻傳達(dá)出一種無法逃離的存在感:
某些悲傷有著石頭般干澀的堅硬。
韓江曾在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獎演講中說:
當(dāng)我寫作時,我用我的身體去感受——溫度、寒冷、疼痛、口渴、饑餓……這些最簡單的感官體驗,像電流一樣穿過我,與讀者建立起聯(lián)系。
她的詩歌便是這樣,通過最簡單的意象,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情感共鳴。
法國的文學(xué)愛好者們,這個春天,不妨讓韓江的詩句成為你通勤路上的伴侶,或在塞納河畔的長椅上,感受她文字中的寒意與溫度。
夏令時即將到來!
你將失去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大家最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白天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
沒錯,我們的老朋友“夏令時”又雙叒要來了!

圖源:pexels
3月29日(星期六)晚至30日(星期日),時間將發(fā)生變化。也就是說,這一晚我們必須把手表調(diào)快一小時,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將失去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時間改來改去,大家是不是也曾被所謂的“夏令時”“冬令時”搞得一頭霧水。同樣對此感到困惑的還有很多人。
2019年,歐盟成員國投票贊成“取消所有歐盟國家的時間變化”。在此之后,我們都以為每次夏令時或冬令時的轉(zhuǎn)換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但我們真的會迎來“最后一次”的夏/冬令時嗎?

早在2018年9月,歐盟委員會曾提議在2021年一勞永逸地暫停每六個月一次的時間變更,盡管84%的歐洲人投票贊成廢除這一制度。然而,歐盟委員會讓各成員國自行決定保留冬令時還是夏令時。

圖源:pexels
在法國,超過59%的選票贊成保留夏令時。隨后,歐盟委員會要求各成員國在2020年4月1日前做出決定。但好巧不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導(dǎo)致原定于2021年就結(jié)束的時間變更也被擱置。
關(guān)于令時變更的文本已不再列入議程
——法國服務(wù)公共網(wǎng)站
看來我們不僅要對將到來的“夏令時”做出改變,還要準(zhǔn)備好迎接無數(shù)個夏/冬令時。

文字:開心妹、Léa
審編:Léa
圖片:Sortiraparis/Pexels
參考資料:
https://www.sortiraparis.com/zh/xiaoxi/zai-bali/articles/232247-2025-nian-de-shi-jian-bian-hua-xia-ling-shi-ji-jiang-dao-lai
https://www.sortiraparis.com/zh/xiaoxi/zai-bali/articles/159444-ratp-2025-nian-shi-ge-da-jiang-sai-you-yao-kai-shi-le-kuai-lai-xie-shi-ba
https://www.sortiraparis.com/zh/zai-bali-wan-shenme/dianying-lianxuju/articles/37902-2025-nian-dian-ying-jie-cong-zhou-ri-qi-suo-you-ying-pian-de-fang-ying-fei-jun-wei-5-ou-yuan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關(guān)注并將“想法哥享法妹”設(shè)為星標(biāo)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推送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