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二年,東光縣西市口的張家老宅鬧出了狐祟。

先是檐角的銅鈴無故作響,接著廚房的瓦罐接二連三碎裂,最蹊蹺的是二夫人晨起梳妝時,鏡中竟映出半張狐臉。

張員外抄起棗木拐杖滿院子追打,直罵得檐瓦上的積灰簌簌而落。

那日剛入夜,李明朗吩咐小廝在書房生了個火盆,打算苦讀一宿。

忽聽得輕微的叩窗聲,心中詫異。放下手中的書籍,起身走向窗戶,緩緩推開。

燭影搖曳,一位青衫公子負手立在窗外,腰間玉佩在清冷的月光下泛著淡淡的幽光。

“李兄可還記得十年前城南破廟的舊事?”

他開口時,李明朗才驚覺這聲音竟與當年救自己性命的白狐一般無二。

十年前,李明朗赴京趕考遇盜,若非一只白狐化形相救,此刻早已白骨生苔。

“原來是白先生?!崩蠲骼鼠@喜,欲出門迎接。

卻見他指尖輕叩窗欞,月光在他指甲上凝成霜花,“今日叨擾,實因張員外家小兒頑劣,我族小輩不服,爭斗起來,以至驚動了尊鄰。”

“無妨……”這二字才從李明朗嘴中出來,就聽張家又開始吵鬧,聲音隔著風火墻隱隱傳來。

張員外的罵聲難聽,混著瓷器碎裂的脆響,傳入耳中,格外的清晰。

白狐嘆息道:“我族修行不易,小兒女貪看人間煙火,難免舉止唐突。本欲明日親往致歉,不想張員外性如烈火,倒教我等進退維谷?!?/p>

正說著,忽聞東鄰傳來重物墜地之聲。李明朗忙披衣出門,卻見張家大少爺被一股無形之力推搡著撞在門前石獅子上,額角鮮血直流。

見狀,張員外舉著菜刀沖出來,刀刃在月色下泛著寒光,一如他冰冷充滿怒容的面龐,“妖孽!今日不除你,誓不為人!”

然而,他沖得太猛,又不慎踩著了一粒石子,結果整個人不受控,撲向站在側方的李明朗。

眼看那把菜刀即將砍向李明朗的面門,就在這瞬間,白狐閃身上前,寬大的衣袖輕揮,急速落下的刀竟在半空凝滯。

“張員外且息怒?!彼穆曇羧缜迦?,令人心神為之一靜,“令郎不過誤食了我族珍藏的朱果,并無大礙。”

張員外愣在當場,二夫人抱著昏迷的兒子哭喊道:“老爺,果真是狐仙顯靈!前日大少爺確實偷吃了供果!”

一旁的李明朗靜靜地聽著,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張家老宅旁,一直有座荒廢的空宅,常有狐貍出沒。

本來人狐互不干擾很多年,前夜,張家大少爺買了許多煙花,帶著小廝在后院花園里點著玩。

小狐貍覺得有趣,趴在屋頂偷看,不慎踢下一塊瓦片,砸壞了堆放在檐下的煙花。

見闖下禍事,小狐貍趕緊溜走了。而張家大少爺氣惱不已,爬上墻頭,對著空宅大罵了一通。

小狐貍嚇得沒吭聲,以為他罵完,這事就此可以完結。哪知深夜,張家大少爺帶著小廝悄然翻入空宅,把狐族供奉的朱果偷走了。

當小狐貍發(fā)現(xiàn)時,張家大少爺已經(jīng)把它當成普通果子給啃了。

小狐貍氣極,趁家中長輩不在,率領同伴到張家搗亂。

此事雖是小狐貍錯在先,但他是無心之舉,而張家大少爺卻是故意為之。

因此,白狐神色淡然地對張員外說道:“我等與府上比鄰而居,原應守望相助。族中幼輩偶有唐突,本屬常理,能容則容。若實在難以釋懷,亦可告知父兄,也自會處置。然府上少主人夜入空宅,竊我族供奉之物,此等行徑,于理不合,于情相悖?!?/p>

“我族修煉玄功,出入無形無蹤,往來難以預測。爾等肉眼凡胎,視聽莫及,防無可防。然爾等偏要以血肉之軀螳臂當車,豈非自尋煩惱?今日之事已見分曉,勝負之勢一目了然。望員外三思而后行,莫要再行魯莽之舉。”

說罷,白狐俯身查看傷者,指尖在傷口上輕輕一點,血珠竟凝成一顆紅珊瑚。

“令郎福緣深厚,朱果于他大有裨益?!彼D身對張員外深揖及地,“我族在此修行已逾百年,本不愿驚擾世人。若蒙不棄,愿以千年修為護佑貴府三代平安?!?/p>

張員外丟了菜刀,撲通跪倒:“大仙恕罪!張某有眼無珠,冒犯了仙駕!”

白狐扶起他,從袖中取出一個青瓷瓶:“此藥可療外傷,每日三次,七日即愈?!?/p>

他轉身欲走,又回頭叮囑:“明日巳時,請在中庭設香案,我當親率族人謝罪?!?/p>

次日清晨,張家門前車水馬龍,東光縣的鄉(xiāng)紳們都來瞧這百年難遇的奇觀。

巳時三刻,一陣清風拂過,三十六只白狐排成雁陣,為首的正是昨夜的青衫公子。

張員外慌忙點燃三炷檀香,青煙裊裊中,白狐開口道:“我族修行不易,懇請諸位容我等在此安身?!?/p>

他轉頭對張員外微笑:“貴府若有急難,可至城南古槐下焚此黃紙。”

隨即,遞上一張符紙。

此后,張家老宅和空宅又如之前,人狐互不干擾。

三年后,張家的商船遇颶風沉沒,張員外在古槐下焚化符紙。

當夜,他便夢見白狐率領水族托舉商船。待船靠岸,滿艙貨物竟完好無損。

乾隆四十九年,已在京城為官的李明朗回鄉(xiāng)探親。偶遇張員外,談及此事,他唏噓不已,“若非當年白先生以德報怨,張某早已家破人亡?!?/p>

李明朗拊掌長嘆:“世間恩怨,皆在一念之間。白先生以修行之身,尚知忍讓,我輩凡人更當效仿?!?/p>

張員外點頭稱是,忽然壓低聲音:“實不相瞞,白先生前日托夢于我,言東光縣將有大劫。”

接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這是白先生留下的避災圖,煩請李兄轉呈縣令大人?!?/p>

李明朗接過錦囊,觸手溫潤,分明是白狐身上的玉佩所化。打開一看,圖上畫著東光縣全景,城南古槐處隱隱有紅光閃爍。

三日后,縣令依圖,讓官差在古槐下掘出暗河,解除了水患隱患。

東光縣百姓感念白狐恩德,籌款在城南修建了狐仙祠。每逢初一十五,祠前香火鼎盛。

李明朗每次回鄉(xiāng)探親,必去那里獨坐。青煙繚繞中,仿佛又見青衫公子負手而立的身影。

晚年,辭官回鄉(xiāng)的李明朗最后一次去狐仙祠,感慨萬千。

“如今想來,世間萬物皆有靈。白狐以千年修行教化世人,其胸懷境界,遠勝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啊?!?/p>

恩怨情仇轉頭空,唯有慈悲留世間。這般豁達與智慧,天下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此文由笑笑的麥子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