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從中國訪問歸國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向世界宣稱:
中國軍隊給他的印象太深刻,入侵中國者要大倒其霉。五十年后,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此言一出,世界為之嘩然,面對蒙哥馬利的這番言論,歐洲各大媒體對其言論提出質疑,很多人認為他在中國所看到的都是假象。
為此蒙哥馬利表示自己將會再次訪華,來證實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是否真實。
蒙哥馬利
之所以蒙哥馬利的言論引起各國如此重視,是因為蒙哥馬利在歐洲乃至世界擁有崇高的地位。
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畢業(yè)于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表現出色,是盟軍最杰出的將領之一。

1940年,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閃擊法國,法軍瞬間潰敗,斗志全無,眼看法國已無意再戰(zhàn),英國高層達成共識,從法國加萊、布倫和敦刻爾克三個港口將英國遠征軍撤回國內,以保存實力。
但是還沒等到撤退,加萊和布倫已經被德軍所占領,唯一能夠投入使用的僅剩敦刻爾克港口,這與英軍原本的預期相差甚遠,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航線長,而且這里也早已被德軍炸成一片廢墟,再加上英軍軍艦吃水太深,無法靠近海灘,導致撤退極其艱難。

為保證40多萬英法聯(lián)軍能從敦刻爾克撤退,時任英軍第三師師長蒙哥馬利率領部隊急行軍60公里,趕在德軍之前抵達陣地,擋住了德軍猛烈的進攻,為大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最終34萬聯(lián)軍成功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為日后盟軍的反攻奠定了基礎。
在接下來的4年中,蒙哥馬利憑借出眾的執(zhí)行力和判斷力屢立戰(zhàn)功,從一名師長迅速晉升到英國陸軍元帥。

二戰(zhàn)結束后,蒙哥馬利先后擔任英國占領軍總司令、帝國總參謀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盟軍最高副司令等職。
在他來訪中國之前,蒙哥馬利對中國一直保持著敵對關系,甚至揚言:
“倘若各國恐懼外來威脅的話,那是中國而非俄國?!?br/>
蒙哥馬利做夢也想不到,在他到訪中國后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和中國的領導人毛主席成為了朋友。

1958年蒙哥馬利退休后,他猛烈抨擊北約造成核競賽,危害世界各國安全。
蒙哥馬利是一位優(yōu)秀的元帥,他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因此他急切渴望和平,他認為世界的和平關鍵在于東方。
為了尋找這一關鍵點,蒙哥馬利以個人身份到訪莫斯科,但是在這里他并沒有尋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與 赫魯曉夫進行簡單的會談后,他認為自己十分有必要去一趟中國。
中國外交關系遇到困難
因為當時蘇聯(lián)的霸權主義行徑,導致當時中蘇關系異常冷淡。再加上歐美的封鎖,中國非常被動,外交關系陷入困境。
而英法等國因為貿易等方面的問題,一直想要緩和和中國的關系,法國戴高樂上臺后,更是一直主張東西方“緩和與合作”,英國也已經和中國有了大量的貿易往來,但是因為臺灣問題,雙方關系始終無法更進一步。
恰巧在這個時候,蒙哥馬利正在出訪印度,他通過印度提出了訪華請求。
得知這一消息的英國高層非常緊張,蒙哥馬利作為英國曾經的元帥,此時出訪中國,一定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高度重視,甚至會有人認為是英國政府授意。
反觀中國,必須要考慮的是,蒙哥馬利此次到訪是否會帶有目的性,他原本就對中國持有威脅論,如果他來是為了獲取機密信息,或者是趁機伺機挑撥中蘇關系,都會對中國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
毛主席考慮再三,認為蒙哥馬利訪華,很可能是打破當前中國外交困境的關鍵,當即決定同意蒙哥馬利訪華。
1960年5月18日,蒙哥馬利從倫敦乘坐飛機飛往香港,5月24日,73歲的蒙哥馬利到達北京。
次日,周恩來總理與陳毅元帥會見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蒙哥馬利。

周總理主動談及中美關系問題,強調改善中美關系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美國必須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出人意料的是,蒙哥馬利沒有反對周總理的觀點,反而非常贊同,還表示回到英國后,愿意動用輿論的力量盡力幫助中國解決這個問題,這讓接下來的會談氛圍變得輕松了許多。
當天晚上,周總理特意在人民大會堂為蒙哥馬利元帥設宴,以最高的規(guī)格來歡迎這位遠方來客。

周總理還在宴會上請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分別是末代皇帝溥儀和二戰(zhàn)中國戰(zhàn)區(qū)中緬戰(zhàn)場指揮官杜聿明。
蒙哥馬利在這短暫的接觸中,感受到了中國領導對他的熱情,要知道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聯(lián)合國通過決議,指責中國進行所謂的“侵略”,蒙哥馬利也是這個決策的支持者,稱呼中國為“侵略者”,一直以來,他對中國的態(tài)度都不是很友好。
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蒙哥馬利的觀點發(fā)生了改變。
中國領導人寬廣的胸懷是很多國家都不能比擬的,他看得出來,新中國向往和平,也需要和平。
在宴會致辭中,蒙哥馬利感慨地說道:
“西方世界對新中國有很多誤解,比起舊中國,我更喜歡新中國,西方世界應該同新中國友好?!?br/>
毛主席會見蒙哥馬利

5月27日,毛主席在上海會見蒙哥馬利,蒙哥馬利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新中國和領導人毛主席。
因為在這之前,西方世界很少有人見過毛主席,更沒有多少人和毛主席談過話,在他到來之前,在某些人的惡意丑化下,西方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殘暴的統(tǒng)治者”。
在見過了周總理和正在建設的新中國后,蒙哥馬利已經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他早已迫不及待地要見到這位新中國的領導人。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他終于如愿以償地見到了毛主席。
“你在同一個侵略者講話,你知道不知道?”
毛主席的開場白讓蒙哥馬利有些尷尬,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毛主席接著說:“聯(lián)合國給了我們一個封號,叫我們‘侵略者’?!?br/>
蒙哥馬利自然知道此事,當時他也是支持者之一,不過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毛主席會以這樣的開場白和他談話。

蒙哥馬利略顯歉意地回答了毛主席,西方國家確實對新中國存在很深的誤解,兩人在會談中談到了美蘇問題。
蒙哥馬利認為,西方國家的領袖是美國,美蘇爭霸讓他們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因此美國的領導也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的質疑。
蒙哥馬利還問出了自己最關注的一個問題:
“中國大概需要50年,一切就辦得差不多了,到那時候,你看中國的前途將會怎樣?”

原本西方世界并不是很看好中國,但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們重新認識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戰(zhàn)斗力,倘若中國繼續(xù)發(fā)展,日漸強大,西方世界很難不正視這股力量,還有很多人擔心為未來中國會挑起戰(zhàn)爭,威脅周邊國家,甚至稱霸世界。
他這個問題,也是西方很多人擔心的問題。毛主席聽懂了蒙哥馬利的話外之音。
反問:“你的看法是,那時我們會不會侵略別國?”
蒙哥馬利回答:“我并不愿意這樣設想,但是歷史的教訓就是,當一個國家非常強大的時候,就會傾向于侵略,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包括英國?!?br/>

因為西方歷史上,歷來都是“強者必霸”,他們也堅信其他國家強大之后也是如此,蒙哥馬利同樣有這樣的想法。
毛主席說道:“如果要向其他國家侵略就會被打回來,歷史上,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皆是如此。”
蒙哥馬利追問毛主席,如果未來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實力,中國是否還會堅持和平原則。
毛主席回答:“中國永遠不會對外侵略,我們不感到英國對我們是個威脅,也不認為法國對我們是個威脅,對我們的威脅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br/>“五十年以后,中國的命運還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領土,如果我們占領其他國家一寸土地,我們就是侵略者。實際上,我們現在還是被侵略者,美國還占著我們的臺灣。”
在這里蒙哥馬利得到了毛主席的承諾,放下心來,松了一大口氣。

毛主席強調:“新中國現在不會對外侵略,將來也不會,更不會企圖將共產主義思想強加給其他國家,即使我不在世的時候,中國也不會擴張侵略。但是無論什么時候,中國都不會向任何侵略者妥協(xié),希望別國不要干涉中國的事情?!?br/>
在兩人友好的交流中,蒙哥馬利徹底改變了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對毛主席欽佩萬分,他坦言到自己的想法:
各國的軍隊都應該撤回本國,美國在歐洲和亞洲擁有高達二百多個軍事基地,這將對世界和平的造成巨大威脅,他還支持中國自己來解決臺灣問題。

在這兩個方面,毛主席與他達成共識。
蒙哥馬利表示回國后,想要利用世界輿論的力量來解決這兩個問題,詢問毛主席是否同意,毛主席欣然同意。
借著這個機會,兩人的關系拉近了不少。毛主席表示,其實英國政府只要稍微改變一點態(tài)度,雙方就可以建立外交關系,互派大使。
毛主席在和蒙哥馬利的談話中,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中國不想與整個西方世界為敵,中國并不是歐洲的敵人。
帶蒙哥馬利參觀新中國
看得出來,蒙哥馬利對新中國非常感興趣,為了讓他更清晰地了解新中國,毛主席特意安排了蒙哥馬利前往廣州、上海、北京參觀訪問,這幾座城市都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城市。
在訪問過程中,蒙哥馬利突然提出一個特殊的請求,他想要參觀中國軍隊。
軍隊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當時西方世界和中國并不友好,雖然蒙哥馬利已經退休,但他畢竟當過英國的元帥,如果讓他進入到中國的軍營,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難以預料。

毛主席在聽說此事后,思考片刻,不僅同意了蒙哥馬利的請求,更是安排李達上將陪同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這里他了解到了更多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有關的信息,讓他了解到了志愿軍保家衛(wèi)國的堅定信念。
隨后楊勇上將陪同蒙哥馬利參觀了北京軍區(qū)駐天津第196師,首次親眼見到中國軍營的他內心滿是好奇。
為了迎接蒙哥馬利,北京軍區(qū)特意安排了盛大的軍事表演,場地上的戰(zhàn)士們百發(fā)百中,搞得蒙哥馬利也燃起了好勝心,他從一名戰(zhàn)士手中接過半自動步槍,采用臥姿對著靶子就是一槍,靶子應聲倒地。

隨后他略顯得意的將步槍交給楊勇,楊勇會意,端起槍就朝著靶子射擊,一連9發(fā),“歡迎英國軍事代表團”9個鋼板靶接連倒地,再看那些戰(zhàn)士,同樣槍法精湛。
接下來的500人刺殺表演,蒙哥馬利的表情逐漸凝重,他看著臺下整齊劃一的士兵,久久不能自拔,最后他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所有士兵都能脫下帽子。

楊勇上將對他的請求有些不解,不過還是滿足了他的請求。一直到最后,大家都不明白他這是什么意思。
直到為期5天的訪問之旅結束后,蒙哥馬利在香港出席記者招待會上,才說出了他當時的真實想法。
他看到刺殺方陣后,認為場上表演的應該是一群訓練有素,服役多年的軍官,但當他真正走到戰(zhàn)士們身邊,看著他們沒有一絲皺紋的面龐,才確定這些士兵都是一群年紀輕輕的小伙子。

蒙哥馬利在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地說道:
“中國軍隊從士兵到將軍都是最優(yōu)秀的,我要告誡世界軍隊,不要與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這要成為軍事家的一條禁忌?!?br/>
蒙哥馬利的這番話引起了各國媒體的爭相報道,在他回國后,得到了英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蒙哥馬利還在報紙上刊登了《我和毛澤東的會談》,他認為中國需要長期且艱苦的發(fā)展,因此不會對外侵略,50年后,中國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面對質疑,蒙哥馬利并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并于1961年9月再次訪華,這一次中國外交部做了充足的準備,讓蒙哥馬利更加透徹的了解到了新中國。

23-24日,毛主席再次會見了他,當時正值中秋佳節(jié),毛主席親筆書寫了《水調歌頭·游泳》贈送給蒙哥馬利,兩人雖相見不多,卻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會面結束后,蒙哥馬利再次踏上了回國之途。
回國后,蒙哥馬利會見了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他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全都講了出來。
1963年10月,戴高樂授權法國前總理富爾攜帶他的親筆授權信來訪中國,由富爾代表他商談中法關系,經過多次商談,中法雙方于1964年1月建立外交關系,互派大使。
現在的中國
現如今,距離蒙哥馬利訪華已經過去了62年,雖然已經超出蒙哥馬利所提的50年之約,但在這么多年來,中國早已證實了一點,中國不會向外侵略。
同時中國人民也向全世界證明,中國已經屹立于世界之林,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僅軍事實力雄厚,更是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中國在發(fā)展自身的同時,也始終致力于推動世界和平。截至2021年,我國已經與181個國家建交,早已解決了當初的外交困局。
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中國將會繼續(xù)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經濟全球化,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