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特朗普讓美軍打擊胡塞武裝。拜登任期內(nèi),美軍也在打擊胡塞武裝。奧巴馬時代,美軍也在打擊胡塞武裝。

如你所知,特朗普和民主黨看似水火不容。特朗普第一次上臺,把奧巴馬所有政策都推翻,第二次上臺把拜登所有政策推翻。為什么用看似兩個字呢?就因為特朗普和民主黨政客還有一些共同點,大致如下:

親猶太人

親印度

打擊也門胡塞武裝

前兩個就不解釋了,胡塞為啥讓特朗普和拜登都想動手打他呢?

這個層面很好理解,不論特朗普還是拜登,都是美帝的總統(tǒng),為帝國霸權(quán)服務。中東是能源基地,要維護帝國霸權(quán),必須在中東維護武力行動。也門那個地方,堪稱是阿拉伯、甚至中東世界的命門。

01世界級地緣

表面看,也門的胡塞武裝可能成為中東新亂局的導火索。

實際上來說,胡塞武裝只是一朵浪花,后面還有一個大海。這是一個深沉而嚴肅的話題。

也許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不多,但如果對世界格局和歷史感興趣,一定繞不開也門。我研究歷史,喜歡追根溯源,喜歡把歷史和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

如果把歷史和國際格局看成一盤棋,那么棋眼往往在不起眼的地方。也門就是整個阿拉伯半島、乃至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棋眼之所在。

也門——

扼守亞丁灣與紅海;

背靠阿拉伯半島腹地,面臨印度洋;

東方經(jīng)過蘇伊士運河的船只,都需要路過亞丁灣;

波斯灣的船只去西方,也要繞道亞丁灣過蘇伊士運河;

地球上還能找到多少地緣優(yōu)勢比也門更好的?說真的,不多。

正因也門如此重要,所以海上霸主們都對其垂涎三尺。

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到來,葡萄牙人就滲入也門地區(qū),和奧斯曼帝國在亞丁灣反復拉鋸。17世紀,英國成為海上新霸主,勢力逐步擴展到印度洋地區(qū)。奧斯曼帝國對英國已經(jīng)無能為力。英國占領(lǐng)亞丁,隨后在亞丁周邊劃出“亞丁保護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奧斯曼帝國崩潰。英法于1916年簽署《賽克斯—皮科協(xié)定》,劃分了兩國(今波斯灣地區(qū)、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qū))勢力范圍。也門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的1918年獨立,史稱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

1962年,也門王國爆發(fā)革命,成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即北也門。同時英國將自己控制的區(qū)域整合成南阿拉伯聯(lián)邦,隨后不久爆發(fā)大規(guī)模反英起義,英國被迫退走(1967年)。南也門人民共和國成立,3年后改名為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全面倒向蘇聯(lián)。后來兩邊雖然又合并了,但也埋下了內(nèi)戰(zhàn)的種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戰(zhàn)之后大英帝國的殖民系統(tǒng)就崩潰了,英國為何一直賴在也門不走?只因為亞丁灣太重要了,是整個東西方海上運輸?shù)拿}。

但是殖民者離去之后,也門仍然如同乞丐一樣貧窮。

02守著寶地當乞丐

單純看地緣,也門應該富裕得流油。其地緣資源至少不比印尼+新加坡差,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對面也只有一個馬六甲海峽。也門不僅面臨亞丁灣,凡是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只都要經(jīng)過也門;它還是阿拉伯半島面臨印度洋的門窗。

這種地緣優(yōu)勢下,也門應該有一個和新加坡或香港類似的國際性城市。然而也門只有戰(zhàn)爭,只有死亡,只有內(nèi)憂和外患。

如果阿拉伯半島高速發(fā)展,也門憑借這種地緣環(huán)境完全有機會形成類似長三角或珠三角那樣的城市群。然而也門沒有。按道理,也門最差也應該和越南類似。然而也門既沒有城市群,也沒有越南那般的發(fā)展速度;只有貧窮、落后、封閉、不思進取。

整個中東,包括波斯灣南岸的阿拉伯半島、北岸的伊朗高原,自古就有宗教;近代除了宗教,還有石油。天量的優(yōu)質(zhì)石油是阿拉伯國家的立身之本和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桶金。

沙特、卡塔爾、阿聯(lián)酋等王室天量的財富,皆因石油,皆為土豪。

伊朗和伊拉克壕氣之時,也因石油;被制裁之后就衰落。

有了石油就有了財政,就有了福利。

有了石油,就可以換美金全世界逍遙。

也門也在阿拉伯世界,也有石油;但是——

儲量遠遠談不上豐富,全世界大約排三十名左右,開采難度較大;

也門一直在打仗,石油工業(yè)落后,面對慘烈的競爭沒有絲毫的優(yōu)勢,連歐佩克都沒混進去;

最關(guān)鍵的一點,也門人多,大約3300萬人口,跟沙特差不多;但國土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只有沙特(225萬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且能利用的部分很少(過度放牧造成沙漠化嚴重,耕地資源占國土面積不足3%,也門糧食大部分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簡而言之,也門人多且窮且亂且落后,有能源難以開發(fā)利用,只能守著世界最佳地緣優(yōu)勢過著最差的生活。

03 命門

在石油橫空出世之前,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和也門一個樣,派系之間紛爭動亂不斷。那時候,也門靠近沿海的優(yōu)勢(有貿(mào)易優(yōu)勢)反而能匯聚養(yǎng)活更多人。只不過石油出來之后,沙特、卡塔爾等國靠石油發(fā)財了,顯得也門又窮又亂而已。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如今的也門,堪稱阿拉伯世界留下的活化石,還是原滋原味的古老形態(tài)。

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如果你對伊斯蘭文明感興趣,如果你對中東感興趣,就應該重點關(guān)注研究也門。因為沙特那些土豪,已經(jīng)被石油扭曲了,只有也門是原滋原味的。

在歷史學家眼中,也門的窮,也門的亂,也門的喧響和活力,都是難得的歷史標本。如果你眼中只盯著石油與黃金,那只能證明你不了解或者不鐘愛這部分歷史文化。

也門擁有三千年的文明史。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征服也門。直到現(xiàn)在,也門差不多還保留著先知時代的很多元素。

最能體現(xiàn)也門原始生活的是阿拉伯茶,就是卡特樹葉。

這種茶,是也門貧困落后的原因之一。

這玩意名義上叫茶,聽起來是樹葉,實際上富含類麻黃堿類物質(zhì),能夠刺激腦神經(jīng)中樞、致幻,令人產(chǎn)生欣快感,是一種毒品。1981年,阿拉伯麻醉品事物管理局將卡特葉與鴉片、可卡因等歸為一類“低毒興奮劑”。在沙特、阿聯(lián)酋等國食用或者販賣卡特樹葉會被判刑。

但是在也門,咀嚼卡特樹葉是生活,也是娛樂。50%以上的成年女子和80%以上的成年男子經(jīng)常咀嚼卡特樹葉。大家飯后聚在一起,短則兩三小時,長則四五小時。富裕人家還要專門裝飾一間房作卡特室,招待親朋好友。

卡特樹葉成了也門人聯(lián)絡感情、商務洽談、政員商討的橋梁紐帶。

換言之,全民吸毒,哪還有時間去工作學習?談什么發(fā)展?

從制度層面看,也門現(xiàn)在還保留著酋長世襲制,地方酋長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甚至宗教上都有很大的話語權(quán)。

不同的酋長信奉不同的教派,隔閡更深,干起來更容易。

南北也門時代,從1962年到1978年間,北也門有2位國家元首被殺、3位國家元首被趕下臺;南也門同期也有2位元首被殺,兩位被趕下臺。

也門除了還差一個國王,幾乎保留了中東自古以的全部社會形態(tài)。

胡塞武裝其實也就是酋長世襲制延伸出來的。侯賽因·胡塞家族屬于什葉派中的栽德派,其家族勢力分布于也門西北地區(qū),是也門地方實力派之一。

侯賽因·胡塞認為,也門應當仿效伊朗的國家體制,引發(fā)了他與總統(tǒng)薩利赫之間的矛盾,薩利赫只想平衡各派而自己獨掌大權(quán)。隨后雙方又因為是否支持美國反恐而引發(fā)沖突。實際上以也門的實力,能管好自家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

隨后雙方?;鹆艘欢螘r間,到2014年戰(zhàn)火再起!

此時政府軍實力依然占優(yōu)勢,還是拿胡塞武裝沒轍。沙特牽頭阿聯(lián)酋、巴林、埃及、約旦、蘇丹以及摩洛哥等國組成聯(lián)軍幫助也門政府軍。沙特每年花好幾百億美元購買裝備,看起來還是很唬人的。

胡塞武裝也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時不時嚷嚷著要封鎖紅海。美國以世界霸主自居,便看胡塞武裝不順眼。美國去打胡塞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體現(xiàn)霸主地位,加強在中東能源基地的存在感。

2、示好以色列與本國猶太人,表示自己打擊威脅以色列的力量。畢竟胡塞武裝的公開敵人就是以色列。

3、為了向沙特等石油國家賣武器做準備。

4、胡塞人微言輕,只有一個大哥伊朗,挨打了也沒處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