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出海,走出“不尋?!焙桔E
根據開源信息顯示,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在3月2日一頭扎進了韓國釜山的海軍基地,名正言順地為“自由護盾”軍演撐場面。但演習還沒過半,這支看似務實的艦隊就已悄然南下,讓人不得不猜測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而正在此時,中國福建艦也開始了她的第七次海試,這番態(tài)勢值得關注。
1、中美航母海上“交鋒”?

關于“自由護盾”演習,不必多說,這個年度大戲是美國和韓國在風云變幻的亞太地區(qū)展示友誼和力量的重要舞臺。
而“卡爾·文森”號在這里像是打前站,沒呆多久便匆匆從釜山港啟錨,一路南下,很快,美國航母的艦載機信號就出現在了東海、黃海上空,如同告訴所有人“我來過”。這引發(fā)了中國的高度關注。
不僅如此,美國還精心安排了LHA6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長駐日本佐世保,這完全是為了應對亞太局勢的一種部署策略。
所以,美國的這一動作無疑表明,這次南下絕非偶然,而是踩著“印太戰(zhàn)略”的鼓點,緊緊盯著我們的海域,想要繼續(xù)在東海、黃海甚至南海撒撒野。
那么,美軍在亞太的這樣一出“大戲”究竟想要達到怎樣的效果?而我們,又會如何接招呢?
值得留意的是,在美國海軍忙于“炫技”的同時,中國的福建艦也不甘寂寞,開啟了第七次海上航行測試。
2、真的要“彈”了?福建艦直奔渤海灣

美國軍方和媒體發(fā)現,以往福建艦在出海時,總會在黃海海域兜兜轉轉一段時間,進行各種基礎性的測試。然而,這次福建艦幾乎是直奔渤海灣,顯得目標明確。
這一航跡更加讓外媒感到擔憂。原因很簡單,這個地方并非隨便挑選,一方面因為渤海灣有中國的艦載機訓練中心,另一方面這里是驗證電磁彈射技術的理想場所。
若是再加上此前渤海岸基基地出現過的殲-15T和無偵-10等艦載機的身影,這次的海試很可能將艦載機的彈射訓練提上日程。
可想而知,如果這次海試真的包含這些內容,那無疑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國在電磁彈射技術領域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電磁彈射系統(tǒng)有多么先進,或許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它不僅能夠提高艦載機的起飛效率,還能大幅增強作戰(zhàn)能力。美國便一度靠該技術領先世界。但福建艦的迅猛發(fā)展顯然打破了這種壟斷局面。
3、福建艦更有底氣和福特號同臺較量

事實上,去年福建艦甲板上便被發(fā)現出現觸艦痕跡,這表明之前的觸艦復飛試驗已經展開。這種試驗旨在驗證艦載機的降落能力,也為接下來的著艦試驗鋪平了道路。
這背后體現的,是中國在相關技術上的自信和對未來海上力量格局的重新定義。
我們知道,美國“福特號”以其先進的技術和多年的研發(fā)過程而聞名,但足足耗費了將近二十年才完成初始作戰(zhàn)能力評估。
相比之下,中國的福建艦在短短幾年內就從設計走向海試。這不僅反映出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執(zhí)行力,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在航母技術上迅速追趕甚至于福特號一較高下的潛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無人艦載機能大幅提升航母的打擊和偵察能力,而福建艦在這方面的潛力無疑將對美軍構成挑戰(zhàn)。未來幾年,如果中國成功整合并部署這些技術,西太平洋地區(qū)的海上力量格局可能會發(fā)生重大變革。
#亞太瞭望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