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個和今天市場沒啥關系的事兒哈,上周五,總局印發(fā)了《商業(yè)銀行代銷管理辦法》,為什么要聊這個呢,我一說可能大家就記起來了。
去年6月初的時候,市場一則關于銀行不得再繼續(xù)代銷私募基金的傳言發(fā)酵,對市場的沖擊非常大,當天小盤股大跌2%以上,我當時也聊了,說這個傳聞“不可能發(fā)生,更不應該發(fā)生”,原文我刪了,大家也不用回頭找了,但草稿箱里還有,開頭這么說的,下圖。

你可以理解為,當時的這個傳聞,就是借著,這回這個辦法的征求意見稿的名頭,傳播的。
很多人問,能不能解讀一下這個辦法,我覺得簡單來說,核心就是4件事。
1、銀行可以繼續(xù)賣私募,方法沿用現(xiàn)在的,通過TOF或者私募管理人擔任投顧的模式;
2、銀行代銷出現(xiàn)的風險事件太多了,爆出來的很多,沒爆出來的更多,在這個辦法中,相比過往的文件,不再有銀行不承擔代銷產(chǎn)品的風險管理責任的說法,換句話說,以后銀行不能輕飄飄地說,自己只是代銷的,風險都是管理人造成的了——這導致銀行對代銷的準入、退出等全生命周期,會變得更加謹慎。
3、私募管理人,做銀行準入的最低門檻,是規(guī)模不低于3億、成立不少于3年、且3年內沒有接受過懲罰,這意味著,過去那種明星公募基金經(jīng)理,出來做私募單干的玩兒法,走不通了,或者你就先去券商和電商平臺上賣,三年后再上銀行代銷,又或者你加入一家已經(jīng)成立滿3年的私募公司。
4、最核心的一點,非標、私募產(chǎn)品,都需要多部門聯(lián)合審批,且需要高管層,也就是行長室審批。
這個行長室審批,你可以理解為,以后代銷非標和私募產(chǎn)品,出事了,行領導得一起背鍋,監(jiān)管的處罰,也可以追到行領導的級別。
這一條,之所以命中要害,在于大多數(shù)代銷相關的風險或者案件中(指本身有瑕疵的產(chǎn)品),核心原因,無非八個字:
內控缺失;監(jiān)守自盜。
內控缺失,就是部門間沒有牽制能力,業(yè)務部門說了算,甚至業(yè)務部門一手清,風控合規(guī)部門做做樣子,沒有做實質性審查和管理;
監(jiān)守自盜,就不用解釋了,收了管理人的好費,處處給帶病的項目開綠燈。
布內控、抓內奸,關鍵還是得看行里自己,所以,把責任壓實在行領導一層,也合情合理。
另外,這個辦法對行業(yè)的潛在影響在于:
第一,“感情牌”、“打招呼”的效用,邊際遞減,不是說完全沒用,但至少對私募機構有了明確的準入門檻,且出事后,銀行各級的責任都大的多之后,風控等部門的話語權會大幅提升,業(yè)務部門受到明顯的掣肘;
第二,不僅是私募,對公募也會有類似的影響,銀行代銷預計會縮圈,那些規(guī)模小、產(chǎn)品歷史業(yè)績短的公司,進準入或重點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背著同樣的風險,為什么要鋌而走險,去做小公司呢?
有些人可能會為小公司打抱不平——小而美的公司也很好啊,為什么要歧視小公司?
不是歧視啊,而是風險收益比的問題。
況且,小公司的發(fā)展路徑,本來就應該是通過自有資金,搞發(fā)起式產(chǎn)品,跑業(yè)績,跑個三年后,有歷史業(yè)績了,再評估你到底行不行。
但又有人說,小公司也要生存啊,要做到盈虧平衡才能活下去啊,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的問題——沒做好持續(xù)砸錢3-5年的準備,你就不應該開資管公司啊。
本來就沒有多少行業(yè),是不需要前期投入,就能包賺不賠的吧?
而那些剛成立,沒任何歷史業(yè)績,還沒證明自己的投研和風控能力,就靠著人脈關系,進了渠道重點,并且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施壓一線銷售的公司,事后也證明,往往存在更大的風險。其背后往往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關系,最后一地雞毛后,苦的都是一線的銷售,以及不明就里的客戶。
多聊幾句市場的熱點哈,A股連續(xù)5天高低切、債券回吐收益、險資開啟第一筆黃金投資,以及季末的跟投建議。
1、A股,高低切的第五天。
今天,A股迎來連續(xù)第五天的高低切,紅利板塊領漲,成長風格的TMT墊底。
分享兩個數(shù)據(jù)。
第一,今年最熱、收益最高的三個板塊,科創(chuàng)AI和云算力、機器人、港股科技板塊,這一輪最大回撤,都已經(jīng)超過了10%,且全部跌到了2月中旬前的水平,換句話說,元宵前后開始沖入的資金,已經(jīng)基本都浮虧了;
第二,紅利板塊,紅利低波ETF(512890)今天漲0.63%,年初以來跌幅已經(jīng)只有-1%不到了,而港股通紅利ETF(513530)今天跌-1%,年內漲幅不到2%,換句話說,A股紅利板塊不但即將年內轉漲,且和港股紅利的差距進一步收窄,這就是我們之前聊到的——AH溢價收窄的過程中,A股紅利的性價比反而會逐步凸顯。
昨天提過,在高低切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核心的原因是——貴,中證2000和科創(chuàng)50都到了100倍左右的PE,這意味著任何邊際的利空,可能都會造成更大的影響。
比如今天的利空,一共兩個。
其一,是阿里的蔡崇信表示“AI數(shù)據(jù)中心建設存在泡沫”,然后整個A股算力就崩了,當然他唱空的其實是美國那邊的數(shù)據(jù)中心,認為超前建設且重復投資,AI服務器空置率很高,但新增產(chǎn)能仍然每年增長35%,造成供需錯配,且認為美國那邊的AI基建綁定應用場景的比例過低(38%),而中國反而在67%左右——所以,他核心表達的其實是阿里的戰(zhàn)略,是要在AI投資商,確保需求綁定和彈性投入,避免庫存積壓。但媒體的標題,會更驚悚一點,把算力直接嚇尿了。
其二,是小米的配股,小米折價6.6%,配股籌資425億,今天股價大跌6%以上,今天小米成交超700億,而港股合計成交額都不到3000億,顯然是港股今天大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小米配股這個事情很難評,三方面說吧:一方面,小米肯定對目前的股價和估值很滿意(接近60倍的PE,能不滿意嗎),所以高位配股,籌資效果肯定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市場肯定是很慌的,2020年,小米搞過類似的,折讓9.4%配股,結果第二天跌7.46%,所以這回折價6.6%,然后股價跌超6%,很正常;最后,如果小米真是為了戰(zhàn)略需要,那么股價后續(xù)也可能很快會修復,當然這主要看市場整體的氣,能不能續(xù)上。
整體來看,還是之前的建議,注意應對高低切的局面,保持持倉的均衡。
2、債券,回吐收益。
昨晚,我們說過,市場對MLF超額續(xù)作過度熱情,今天債券有回吐的可能。
果然,即使今天成長板塊大跌,但債券也沒有乘上股債蹺蹺板,收益率先下后上,利率債全線上行。
具體分析,中午寫了《》,不再展開。

3、保險,首筆黃金投資落地。
今天的消息,中國人壽在上金所,完成了首筆黃金詢價交易,險資投資黃金,正式落地。
對于這個新聞,大家可以站在更大的宏觀背景來看。
昨天,社科院的李揚說,未來一段時間,要面對一個低利率環(huán)境,這點我也很認可,這也是為何說,強調年內不需要看空債券的核心邏輯。

對險資而言,也是一樣的,長期的低利率環(huán)境,就是當下最大的投資課題。
這場來講,海外保險公司面對低利率環(huán)境,都是出海尋找投資機會,比如日本,但我們這邊,因為資本control,大規(guī)模出海不現(xiàn)實。
所以,港股高股息、黃金等多資產(chǎn),都是保險“不得不”考慮增配的標的。
這也是為何,我們長期看好港股紅利、A股紅利等高股息資產(chǎn)的底層邏輯。
4、跟投建議。
純純的債,這周等機會;
表韭量化,這周等機會,高低切是我們期待的局面;
表韭全球,今天主理人有發(fā)車,沒跟的小伙伴,可以今晚跟上。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最近有色很強,板塊的年內收益已經(jīng)進入市場前三,星球里貼了一份,“最強的”有色基金名單,有興趣的可以進來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