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小時候聽家里人講岳飛的故事,聽得兩眼冒光。他的父親總說,取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他像岳飛一樣,將來能為國雪恥、精忠報國??烧l能想到,廣東一個普普通通人家的小男孩,日后竟真的成了讓日本侵略者聞風喪膽的大將軍,打得敵人丟盔棄甲,連岡村寧次這樣的人物也吃盡了苦頭。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一步,甚至敢違抗蔣介石的命令,獨自扛下長沙保衛(wèi)戰(zhàn)?這背后,藏著怎樣一段讓人熱血沸騰的傳奇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薛岳的少年時期,沒有什么特別出奇的地方。成績好、性格倔、愛打抱不平,是鄰里對他最多的評價。唯一特別的是,他每天清晨都會默背一遍岳飛的《滿江紅》,然后站在家門口,望著南邊的天空出神。沒人知道那時候的他在想什么,或許是在想象自己披掛上陣、為國殺敵的模樣。

后來,薛岳順利考進了軍校,一腳踏進了真正的戰(zhàn)場。兩年時間,他從一個青澀少年成長為沙場上的悍將,每一場小戰(zhàn)役里,他都拼得像打最后一仗,連敵人都開始注意到這個“會打仗的年輕人”。軍校畢業(yè)后,他被調(diào)去做了總統(tǒng)府的衛(wèi)隊長,專門負責孫中山先生的安全事務。這個時候,他不僅得學會排兵布陣,還得學會步步為營地護衛(wèi)領袖。期間,孫中山先生幾次遭遇暗殺威脅,每每都是薛岳眼疾手快,將危險排除在外,護得孫先生安然無恙。

時間來到1924年,這一年對薛岳來說,是個分水嶺。他的戰(zhàn)功被蔣介石看在眼里,特意點名要他當粵軍參謀長,幫著剿滅陳炯明勢力。薛岳接到命令那天,很多人都覺得他八字還不夠硬,畢竟陳炯明可不是好對付的角色??蓻]想到,他一個以少勝多的戰(zhàn)術,打得對方措手不及。這場仗過后,薛岳聲名鵲起,外界開始稱他“常勝將軍”。

不過,這些戰(zhàn)功都還只是鋪墊,真正讓薛岳載入史冊的,是那場驚天動地的長沙會戰(zhàn)。

1939年,整個中國都在烈火中掙扎。日軍憑借先進的武器和充足的補給,幾乎是碾壓式推進,想要一步步吞掉中國大地。當時的長沙,成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蔣介石分析局勢后,覺得實在難擋日軍攻勢,于是命令長沙周邊部隊暫時撤退,保留實力。然而,命令傳到薛岳這里,他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決定——不撤,死守長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在賭命。薛岳的兵力雖然有二十四萬,但武器落后,連坦克和飛機都少得可憐。而岡村寧次手里握著十萬裝備精良的日軍,空中還有上百架戰(zhàn)機盤旋。怎么看,薛岳都像是自投羅網(wǎng)。

可薛岳偏偏有他的算盤。他心里清楚,硬拼拼不過,但可以用腦子。他設計了一個連環(huán)陷阱,后世稱為“天爐戰(zhàn)法”。表面上,他讓部隊一路后撤,節(jié)節(jié)敗退,像是快守不住了,實際上,他是在引誘日軍一步步深入,等對方真正掉進包圍圈,再反手合圍,把敵人燜在“天爐”里燉個透。

這場戰(zhàn)斗打得極其兇險,雙方在長沙外圍你來我往,刀光劍影間,炮火連天。薛岳幾乎每晚都不睡,親自盯著各路戰(zhàn)況,隨時調(diào)整兵力部署。而對面的岡村寧次,開始時還以為撿了便宜,命令部隊大舉壓上,準備一舉拿下長沙。直到他意識到不對勁時,日軍早已深陷重圍,進退不得。

接下來的幾天里,薛岳指揮各路大軍合圍猛攻,打得敵人尸橫遍野。等戰(zhàn)斗結(jié)束時,岡村寧次那十萬精銳,幾乎全軍覆沒。這一仗,不僅把日軍打疼了,更打醒了整個中國,告訴所有人,日軍并非不可戰(zhàn)勝,中國軍人也有本事讓敵人吃不了兜著走。

戰(zhàn)后,薛岳的“天爐戰(zhàn)法”成了軍事學院里的經(jīng)典教材??伤救藚s并沒有因此趾高氣揚。很多年后,有記者采訪他,問他當年怎么敢違抗軍令、堅持死守長沙,他只是笑笑,說:“哪怕背后有人罵我,長沙是我們的,百姓是我們的,總得有人留下來擋刀?!?/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或許,這才是薛岳最讓人敬佩的地方。他不是不懂進退的人,他只是不愿意看著自己的土地拱手讓人,他明知道前方是火坑,也甘愿跳進去,拼到最后一口氣。這樣的將軍,怎能不讓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