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湘湘

2025年3月2日,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xiāng)趙家堰村,91歲的老黨員萬官鼎的葬禮上,寒霧籠罩著山野。

靈堂入口處貼著一張紅紙告示:

“白事簡辦,禮金十元?!?/blockquote>

前來吊唁的219位親友,每人遞上10元紙幣,換回一條白毛巾——這是萬家人唯一的回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村民田開芹攥著1000元現(xiàn)金站在靈堂前,執(zhí)意要“還人情”:

“去年我孫子滿月,他家9個子女各隨了幾百塊,我這次得還上!”

可萬官鼎的四兒子萬青松搖搖頭,只抽出一張10元紙幣,把剩下的錢塞回她手里:

“爹說了,誰都不能破規(guī)矩。”

田開芹紅了眼眶:

“這老頭,活著當(dāng)模范,死了還教人怎么做人。”

這場葬禮,成了山村幾十年來的“異類”。

按當(dāng)?shù)亓?xí)俗,白事禮金動輒上千元,一場喪事收禮幾萬元稀松平常。

可萬官鼎倔強(qiáng)如鐵:

“莫讓禮金壓彎脊梁,莫因喪事污了名聲。”

最終,禮簿上219個名字齊刷刷寫著“10元”,總額2190元——還不夠買一臺空調(diào)。

要說萬官鼎的倔,那可是刻在骨子里的。

1957年7月1日,24歲的他在全國勞模周啟本介紹下入黨,此后67年,他把“黨員”二字看得比命重。

2021年秋,88歲高齡的萬官鼎已臥病在床,可當(dāng)“光榮在黨50年”紀(jì)念章送到病榻前時,他突然召集9個子女:

“我這輩子給黨交過不少黨費(fèi),但人生最后這筆‘人情賬’還得算明白?!?/blockquote>

子女們聞言,頓時鴉雀無聲,靜候老爺子吩咐。

老人顫抖的手指向墻上泛黃的“優(yōu)秀黨員”獎狀:

“死了不許大操大辦,禮金一分不收!”

自那以后,每逢春節(jié)團(tuán)聚,他都要把這話重復(fù)一遍。

今年2月27日凌晨,彌留之際的他突然清醒,死死攥住兒子的手:

“后事要簡,莫收厚禮……”

話未說完,手已垂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子女們悲痛之余,也只能遵照父親遺愿,畢竟他們太清楚自己的父親是個什么性子。

“他活著時,連保姆費(fèi)都要和我們‘算賬’?!?/p>

萬青松翻出一沓匯款單:在外的5個子女每月爭著給父親打錢,老人卻把賬本記得清清楚楚,“多打一分都要退回去”。

道理雖懂,可真要執(zhí)行遺愿,比想象中更難。

葬禮“主事人”覃家清接到任務(wù)時直搖頭:

“不收禮金?

這在村里要得罪人!”果然,消息一出,村民炸了鍋:

“老萬家9個孩子,以前誰家有事他們隨禮都是幾百上千,現(xiàn)在只收10塊,讓我們臉往哪兒擱?”

萬家人連夜商量:

“爹說不收禮,可鄉(xiāng)親們不隨禮會覺得‘沒面子’?!?/blockquote>

最終定下“十元禮金”的折中方案——既守住底線,又給鄉(xiāng)鄰留足體面。

葬禮當(dāng)天,戲劇性場面不斷:

67歲的付正同揣著900元來“還債”(9個子女各100元),卻被退回890元;

幫廚的村民偷偷在飯菜里多放了兩斤肉,說是“自掏腰包孝敬萬老”;

靈堂外的花圈比往常多了一倍,“不收禮,大伙就多送花圈表心意”。

萬青松抱著那本“十元禮簿”苦笑:

“219戶,一戶沒少。爹要是在天有靈,該罵我們‘沒原則’了?!?/blockquote>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誰也沒想到,這場葬禮,竟意外成了移風(fēng)易俗的“破冰行動”。

葬禮次日,趙家堰村黨總支書記郭忠彪帶著紅頭文件登門:

“我們要把萬家‘十元禮簿’寫進(jìn)村規(guī)民約!”

大堰鄉(xiāng)隨即發(fā)出倡議書,將“白事簡辦”納入新時代文明實(shí)踐積分制,獎勵積分翻了三倍。

變化悄然發(fā)生:

村民龔蘭英取消了兒子的豪華婚禮:

“萬老能舍面子,咱也能!”

73歲的張大爺修改遺囑:

“死后骨灰撒后山,省下棺材錢捐給村小學(xué)?!?/blockquote>

連縣城花圈店老板都抱怨:

“最近簡辦白事的多了,生意少了一半!”

最讓萬家欣慰的是,孫女萬雪婷在爺爺去世次年成為預(yù)備黨員。

她把那枚“光榮在黨50年”紀(jì)念章鎖進(jìn)玻璃匣,說:

“將來我的黨齡要是能追上爺爺,就算沒白活。”

而在網(wǎng)絡(luò)上,這場“十元葬禮”一經(jīng)報(bào)道,引發(fā)的震蕩遠(yuǎn)超預(yù)期:

新浪網(wǎng)友“咖啡之苦”:

“10元捆住了攀比的翅膀,真正的厚禮是人心?!?/blockquote>

安徽網(wǎng)友“悟空” 在母親葬禮上效仿萬家:

“萬老給了我拒絕天價禮金的勇氣?!?/blockquote>

甚至海外華人社群也熱議:

“這才是中國該有的樣子!”

萬官鼎的骨灰最終葬在村后竹林。

下葬那天,山風(fēng)卷起219張10元紙幣的復(fù)印件,如白蝶紛飛。

萬青松突然想起父親常說的話:

“黨員活著要像山,死了要成路——讓人踩著往前走?!?/blockquote>

這個春天,趙家堰村的野櫻花開得格外早。

村民們說,是萬老用10元禮金,“買”來了漫山遍野的新風(fēng)。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