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孕婦事件發(fā)生沒多久,就有粉絲發(fā)來信息,詢問啥情況。我看到后問了幾個朋友情況,寫了一篇文章,主要說明此女子是外包,并不是外界傳的正編員工??赡苁俏野l(fā)的比較早,事件還沒發(fā)酵,沒多久就收到系統(tǒng)的通知,經(jīng)用戶投訴刪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在事情發(fā)生后,阿里及時做出情況說明,此孕婦沒有離職還在正常上班,在大喇叭看來也算是個妥善解決,至少此女子社保沒斷,生育津貼等還能拿到。但在情況說明中,很多人不理解提到的“生態(tài)員工”是什么意思?其實生態(tài)員工是內部的叫法,存在好久了。生態(tài)員工可以看作外包,粉絲群里就有一位朋友面試過和這位孕婦是同一家公司,當時HR直接說明就是外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了,其實這篇文章的重點不是在說阿里孕婦這件事,而是外包。外包不光在阿里存在,幾乎有點規(guī)模的企業(yè)都會有,包括國企。為什么大企業(yè)愛用外包?外包員工對于甲方最大的好處就是降低成本,特別是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

大喇叭身邊認識的人中,正好有一位在某知名外包公司擔任HR總監(jiān)的朋友。她對于外包行業(yè)一些情況門清,以下就來自她的描述:

外包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

一種是項目制外包,就是一錘子買賣,合同上約定好總價,乙方(外包)只需在這個總價內完成甲方項目即可。具體乙方(外包)用多少人完成是他的事,如果乙方員工能力強,只需要三五個人就能高效完成項目,那他可能大賺;但如果乙方員工不行,安排了幾十個人還無法按時交付,導致成本超支,那超出的部分只能自己承擔,最終會虧本。

另一種是人力外包,就是大家理解的,甲方把錢給乙方(外包)→乙方再派遣自己的員工到甲方工作。在甲方工作期間,這些員工的工資、福利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都由乙方負責。甲方支付給乙方的費用,扣除乙方的成本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利潤。

第二種在大廠最常見,就重點說下。一般來說,乙方的用人成本大約是員工工資的1.3到1.5倍。例如,一名月薪2萬元的程序員,其對應的用人成本大約在2.6萬到3萬元之間。然而,除了這些顯性成本之外,還有一些隱性成本的波動需要考慮。比如當人員項目完結后,處于閑置狀態(tài)或者在調動過程中,他們并沒有在甲方的工位上創(chuàng)造價值,但公司仍然需要支付(基本)工資和五險一金。此外,如果項目中出現(xiàn)較多的bug,或者員工在甲方出現(xiàn)違規(guī)違紀行為(未打卡、不服從管理等),導致甲方對乙方進行扣罰,這些都會算到乙方的成本。

在這種情況下,假設甲方給出的人員單價是3.5萬到4萬元,那么乙方期望通過一個人的外包服務能賺取約1萬元的利潤。但這1萬元需要覆蓋公司其他非項目人員的成本,比如財務、行政、市場,以及那些不需要到甲方工作的公司管理層等。

最后,她對應聘大廠外包的打工者給出一些建議。在應聘時,一定要向HR了解清楚自己將要被分配到的項目組情況,是攻堅類的項目,還是維護類的人力制?這兩者差別可大了,前者明顯更辛苦,而且不穩(wěn)定。

攻堅類項目。進去基本就是充當“勞力”,加班加點趕項目進度。幾個月后項目上線,任務結束,人員就得被釋放,再去別的項目繼續(xù)“攻堅”,繼續(xù)當“勞力”。雖然也有留在現(xiàn)場繼續(xù)維護的可能,但不確定性太大了。而且如果公司沒有新的項目可安排,那等待的最終就是被裁。

如果運氣好,進了長期維護的項目,那可就穩(wěn)了。混久了,還能成為業(yè)務骨干、技術骨干,甚至有機會晉升小管理崗位。在短期內,穩(wěn)定性說不定比正式員工還好。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