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某些人,你想限制誰?
原創(chuàng) 李萬卿

防城港市一些人太“熱情”了,“熱情”得讓人火冒三丈。
3月24日,我們自駕到防城港。
防城港是個海濱城市,我對那里的金灘、白浪灘、怪石灘、長灘等慕名已久,計劃找個賓館住下來,好好玩幾天......
上午10時許,發(fā)現車輛需要充電,就順路導航北部灣海洋文化公園停車場充電站。
半個小時后,電已充滿。
此時,有幾個人聚集到停車場出口,一位騎三輪車的中年男子把三輪車停在停車場出口處正中央,站在了三輪車上。另外兩名男子,從停車場出口處兩側拉著限高桿朝中間合攏。
我恍然大悟:有公共充電樁的停車場,居然還設有限高桿。
仔細看:限高2.1米。
我的車輛是問界M7,上面裝了一個車頂箱,總高度2.16米。
限高2.1米,我的車就出不去了。
我趕緊走過去,和站在三輪車上正要鎖限高桿的人溝通,“我是來給車輛充電的,已經充滿了,現在就要出去,請稍等片刻再鎖?!?/p>
對方冷冷地瞟了我一眼,嘴里嘟囔了一句方言。
我聽不懂。
我重復了一句,并說:“我是充電的,請留一分鐘時間,我就可以把車開出去了?!?/p>
他陰沉著臉:“我不管,你們找領導去!”
再次溝通,他依然讓“找領導”。
然后,他鎖上了限高桿,騎著三輪車揚長而去。
我們無奈地望著限高桿,找遍了充電樁附近的告示牌、公示牌,也沒有找到哪位領導的聯系方式,更沒有發(fā)現對新能源車輛限制的公示和提醒。
他們的行為,明顯是為難我們。沒有條件為難,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為難。
十幾分鐘后,我老伴兒撥打110求助。
接線員問,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老伴說,我們只是給車輛充電,沒任何問題。
幾分鐘后,老伴再次撥打110。
又過了十幾分鐘,公園另一位工作人員來到停車場,打開了限高桿。

我們的車輛剛駛出停車場時,警察來了。
我出于禮貌,趕緊停車打招呼,并簡單敘述了事情經過,表示感謝。
前前后后,耽誤了我們近半個小時時間。
當天,我發(fā)了個小視頻和今日頭條。
網友們的留言,大多是對鎖限高桿的人的譴責,對防城港的吐槽。
但是,也有幾個IP為廣西的網友留言說:防城港很多停車場都設置了限高桿,限高都是2.1米,主要是怕房車進去,房車一住就是幾個月,還搭帳篷、扔垃圾、晾衣服。
房車如果真如此,確實不應該,我也會譴責。
還有,如果限制房車,完全可以實行收費服務。如此“一刀切”,說輕了是簡單粗暴,說難聽點是耍孬使壞。
關鍵是,我開車進那個停車場,僅僅是充電而已,并且進去時根本沒有限高桿。
進去時好好的,充完電出不來了。
很像小品。
有5個疑問:
1,有充電樁的停車場,該不該設限高桿?
2,公園內的公共停車場,本來就是為市民和游客服務的,該不該設限高桿?
3,我充完電和對方鎖限高桿的時間,正好是同一時間,鎖桿人不聽溝通,是不是故意為難外地人?
4,防城港公共停車場限高多是2.1米,是誰定的標準?
5,防城港很多公共停車場限高2.1米,是政府行為,還是停車場的“聯合行動”?
清朝滅亡100多年了,怎么還“閉關鎖城”?
我?guī)缀跖鼙榱巳珖?,充電被“限高”,還是第一次。
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地方的法規(guī)、一個城市的管理,究竟是使當地老百姓和游客更幸福,更有安全感,還是更窩心?
城市管理者的使命,是要使這個社會更和諧,還是產生更多的矛盾?
好吧,我只好離開防城港,一路向廣東出發(fā)。
我喜歡廣東的開放、包容和大氣。
改革開放的前沿,不會亂設“限高桿”。
防城港,那么多的爛尾樓,你們自己消化吧。
防城港,金灘、白浪灘、怪石灘、長灘,你們自己玩吧。
關著門,朝天過,自娛自樂,也好!
防城港,拜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