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這幾年過得真叫一個憋屈,尤其是納卡地區(qū)這塊“心頭肉”,從2023年9月被阿塞拜疆全面占領并控制之后,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日,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國會上的一番表態(tài),把亞美尼亞人幾十年的夢想踩了個稀碎——他呼吁亞美尼亞不要在繼續(xù)進行“卡拉巴赫運動”了。

事情是這樣的,前不久在國會議會上,有議員不死心,又把納卡問題拎出來問帕希尼揚。結果這位總理不繞彎子,直接懟了回去。他的原話是:“如果我不說實話,那我就不誠實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這兒,得先搞清楚“卡拉巴赫運動”是什么。簡單講,這是上世紀80年代末亞美尼亞人發(fā)起的一場街頭運動,目標是把納卡地區(qū)從阿塞拜疆手里劃到亞美尼亞。當時納卡雖然歸阿塞拜疆管,但住的都是亞美尼亞人,雙方為了這塊地早就有仇。1988年,蘇聯(lián)還沒解體的時候,亞美尼亞人看中央管得松,就上街喊口號、搞游行,要求把納卡“還”給他們。

那時候場面挺壯觀,幾十萬人走上街頭,埃里溫的廣場擠得水泄不通。后來,隨著時間的持續(xù),“卡拉巴赫運動”直接點燃了民族沖突的火藥桶,演變成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血戰(zhàn)。蘇聯(lián)解體后,1990年代初兩邊打得頭破血流,亞美尼亞占了上風,拿下納卡還順手占了周圍的地盤。2020年,阿塞拜疆發(fā)動了第二次納卡戰(zhàn)爭,拿回了不少失地。到了2023年9月,阿塞拜疆干脆來了個"閃電戰(zhàn)",一下子就把整個納卡地區(qū)都給拿下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這個現(xiàn)實,亞美尼亞能做什么?只能認了。2023年9月以來,亞美尼亞做出了一系列讓步:先是承認納卡地區(qū)是阿塞拜疆的領土,然后眼睜睜看著10萬納卡亞美尼亞人逃到亞美尼亞,之后還不得不同意和阿塞拜疆談和平協(xié)議。

這種情況下,帕希尼揚喊停"卡拉巴赫運動",其實是在向亞美尼亞人傳達一個現(xiàn)實:別想著用武力奪回納卡地區(qū)了,那不現(xiàn)實。搞不好,戰(zhàn)爭還會燒到亞美尼亞本土來。畢竟,靠武力又打不過人家,靠外交也沒人幫得上忙,繼續(xù)喊口號除了給自己找麻煩,啥用沒有。

說實話,亞美尼亞現(xiàn)在的處境,慘得讓人有點同情。先說俄羅斯這邊,亞美尼亞一直指責俄羅斯沒有履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義務,沒有在關鍵時刻幫助自己。為此,亞美尼亞開始疏遠俄羅斯,轉而尋求西方的支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西方也靠不住。歐洲那邊光說不練,除了口頭支持啥也沒給。美國那邊更有意思,特朗普上臺后跟普京“眉來眼去”的,忙著解決俄烏沖突去了,哪還顧得上亞美尼亞?再看看對手阿塞拜疆,背后有土耳其這個大靠山,軍事實力也比亞美尼亞強。

現(xiàn)在的亞美尼亞,說白了就是沒了靠山。在這種情況下,承認納卡地區(qū)屬于阿塞拜疆,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被逼無奈。要是不簽和平協(xié)議,萬一阿塞拜疆再打過來,亞美尼亞本土都可能保不住。

帕希尼揚這么做也是沒辦法。從1988年到現(xiàn)在,"卡拉巴赫運動"已經持續(xù)了將近40年。這場運動不僅沒給亞美尼亞帶來好處,反而讓國家發(fā)展停滯不前,還把自己推到了外交孤立的境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3年9月的那場"閃電戰(zhàn)",其實就是個轉折點。阿塞拜疆只用了24小時,就控制了整個納卡地區(qū)。更讓人心酸的是,10萬納卡亞美尼亞人不得不逃離世代生活的家園。這場大潰敗,徹底粉碎了亞美尼亞通過武力奪回納卡的夢想。

現(xiàn)在帕希尼揚喊停"卡拉巴赫運動",說到底是在給亞美尼亞找一條出路。與其把精力都放在一個已經失去的地區(qū)上,不如集中力量發(fā)展經濟,讓國家強大起來。畢竟,一個連自己都保護不了的國家,還談什么奪回失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