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源| 源媒匯

作者 | 童畫

編輯 | 蘇淮

凈息差不斷下降背景下,有些銀行開始“另辟蹊徑”。

雖然重慶農村商業(yè)銀行(A股簡稱“渝農商行”)2024年業(yè)績不錯,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但是,如果撕開財務報表的“包裝紙”,便會發(fā)現(xiàn)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這家資產規(guī)模超1.5萬億的農商行,正在加大對投資收益的追求。

天眼查顯示,渝農商行成立于2008年6月,2019年10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自上市至今,渝農商行的投資收益增長逾5倍,在A股10家上市農商銀行中高居榜首。

01

投資收益撐起的“利潤幻想”

渝農商行2024年的凈利潤近118億元,增長5.97%,看似穩(wěn)健,實則暗藏玄機。

財報中,最“刺眼”的數(shù)據,莫過于渝農商行的利息凈收入224.95億元,同比下降4.25%;而非利息凈收入達到57.67億元,同比增長29.23%。

在非利息凈收入里面,增長并不來自“手續(xù)費及傭金凈收入”,而是“其他非利息凈收入”中的投資收益,約為41.98億元,較2023年的21.69億元暴增93.56%。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渝農商行2024年年報

同城的重慶銀行,2024年投資收益為23.62億元,較2023年的20.11億元僅同比增長了17.50%。

這似乎印證了券商分析師們的猜測——渝農商行在2024年大量兌現(xiàn)了債券投資的浮盈,以支撐利潤增長。

廣發(fā)證券預計,渝農商行應該“兌現(xiàn)了部分債市浮盈”。中泰證券也認為,債牛推動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大幅提升,帶動渝農商行營收增速回正,凈利潤增速也相應提升。

若剔除投資收益的“輸血”,渝農商行2024年的凈利潤將不會那么好看。

隨著真正體現(xiàn)商業(yè)銀行服務能力的手續(xù)費及傭金凈收入下降,而投資收益暴增,無異于宣告:渝農商行已開始從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向自營投資方向提速。

02

得益于2024年的“債券牛市”

投資收益的狂歡,恰恰反襯出渝農商行主業(yè)——傳統(tǒng)存貸業(yè)務的失速。

究竟是什么產品增加了渝農商行的投資收益呢?3月26日,源媒匯致函渝農商行,截至發(fā)稿未獲回應。

按照渝農商行2024年年報的說法,其他非利息凈收入為41.55 億元,同比增加14.84億元,增幅達到55.53%,主要得益于該行“合理安排投資組合,加強利率研判,把握交易機會增厚收益”。

截至2024年年末,渝農商行的金融投資為6280.03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292.20億元,增幅為4.88%。其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為845.55億元,較2023年末下降23.67%;債權投資為2972.48億元,較2023年末下降7.62%;其他債權投資為2448.25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48.45%。

回顧2024年,債券二級市場經歷了數(shù)輪曠日持久的牛市行情,究其原因,或是受到“投資機構仍舊欠配優(yōu)質資產”的因素驅動。

從投資構成上來看,渝農商行在2024年加大了“公共機構及準政府債券”與“金融機構債券”的投資,兩項金額達到1568.85億元、1073.21億元,分別較2023年末增加了177.95億元、220.21億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渝農商行2024年年報

金融投資的增長也帶來了可觀的投資收益。渝農商行2024年“金融工具持有期間取得的投資收益”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約為14.03億元,而2023年這一數(shù)據為4.13億元;“處置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資收益”中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約為13.50億元、“債權投資”約為12.68億元,2023年這兩項數(shù)據分別約為14.32億元、0.45億元。

由此可見,渝農商行的投資收益暴增,主要來自債券、債的投資。

03

投資收益6年翻了5倍

事實上,渝農商行加大投資力度并非短期行為,自上市以來已逐漸成為其重要的“第二增長曲線”。

Wind數(shù)據顯示,2019-2024年,渝農商行的投資收益分別為6.61億元、9.29億元、11.56億元、18.22億元、21.69億元和41.98億元,6年時間里增長了53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Wind

在已上市的A股10家農商行里,渝農商行的投資收益自2022年起就位列第一,2023年依舊第一,如無意外2024年也應該名列前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渝農商行的這一現(xiàn)象背后,或是銀行業(yè)在凈息差持續(xù)收窄、信貸需求疲軟的大環(huán)境下,試圖通過債券投資填補利潤缺口的重要戰(zhàn)略轉向。

然而,這場“資產端革命”,能否成為銀行穿越周期的穩(wěn)定器?其潛在風險又是否被充分定價?

盡管債券投資為銀行利潤表注入活水,但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例如利率風險、期限錯配風險等。

當存貸業(yè)務的盈利逐漸下降,如何構建穿越經濟周期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不僅關系到單個銀行的轉型成敗,更影響著中國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性。

從“放貸款”到“買債券”,渝農商行未來該如何面對這場靜默的資產變化?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