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初中是孩子成長的分水嶺,有的孩子仿若橫空出世的黑馬,成功逆襲;而有的孩子卻宛如日暮途窮者,逐漸掉隊。
作為家長,小學六年可以不計較、不期盼,但初中三年,最希望孩子能夠大腦“開竅”,從此學習突突上進。
初中生“開竅”有跡象!
對照下面這8條表現(xiàn),如果滿足4條,說明孩子已然覺醒;如果占了6條以上,恭喜!學霸潛質(zhì)穩(wěn)了。

01
不再貪睡了
早起是很多孩子的噩夢,“再睡5分鐘”很多孩子的習慣行為。
但開竅的孩子截然不同,他們自行設(shè)定鬧鐘,無需家長催促,鬧鐘響,立馬起床,麻利洗漱完畢,就早早趴在桌前背單詞、刷題目。
這種自律不是天生的,而是目標感驅(qū)動的結(jié)果。
我見過一個學霸孩子,小學階段每天6點多主動起床,雷打不動背單詞半小時。每天自己上學,那時候,爸媽都還在睡覺。
這個孩子如今上了初中,妥妥年級前二十。
家長所需做的,并非強行迫使孩子早起,而是助力他們尋覓內(nèi)在動力。
02
不再攀比了
初中階段的孩子往往熱衷于攀比球鞋、手機、手辦……
然而,那些開竅的孩子卻不再攀比,而是學會默默觀察:年級第一,刷的什么習題?年級第二,補了什么課程?
開竅的孩子,已然清晰認識到學霸把時間花在學習上,他們也從此不再糾結(jié)外在。他們專注模仿學霸的方法,內(nèi)心升騰起滿滿往前追趕的動力。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接觸優(yōu)秀榜樣,比家長嘮叨100句更管用。
03
不再沉迷游戲了
沉迷于游戲的孩子,常常借虛擬世界來逃避現(xiàn)實壓力,越逃避,越不想學習。
而真正開竅的孩子,會認識到現(xiàn)階段自己的首要任務(wù)是什么,因此主動減少游戲時間,甚至卸載APP。
這樣的孩子,不是他們突然“戒癮”了,而是他們找到了更有價值的事。
作為家長,與其指責孩子,不如把精力放在幫助孩子找到更能吸引他的目標上。
04
不再迷茫了
“走一步看一步”的孩子,學習像無頭蒼蠅;而開竅的孩子會具體規(guī)劃:我要考XX重點中學;我要考XX大學!
孩子的目標越清晰,他們的行動就會越堅定。
縱觀這些學霸,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自己的日計劃,周計劃、年計劃,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朝著目標,按照計劃前行。
目標需要孩子來定,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然后把大目標拆解成小任務(wù)。
05
不再拖延了
“先去廁所,再吃點零食,然后玩會兒手機?!边@是眾多孩子慣常使用的拖延套路。
但開竅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書包、掏作業(yè),因為他們深知:拖得越久,效率越低。
先完成學業(yè),再去玩耍,這個習慣需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唯有養(yǎng)成“先苦后甜”的習性,方可耐受學習之苦與寂寞。
06
主動刷錯題了
有些孩子整理錯題本只為應付檢查,開竅的孩子卻會反復刷錯題,直到徹底搞懂。
他們明白:錯題是提分的寶藏,比盲目刷新題更有用。
一位重點中學老師分享,班里學霸的錯題本常被翻到破邊,每道題旁標注錯誤原因、同類題型解法,甚至舉一反三自編題目。
家長要教會孩子“精準糾錯”,而非機械抄寫。家長不妨與孩子共同進行試卷分析,從而尋得真正的失分之處。
07
主動復盤了
普通孩子考完試只關(guān)心考試分數(shù),開竅的孩子會逐題復盤:是計算粗心了?概念模糊了?還是題型沒見過?
他們把試卷當病歷本,把錯誤當病灶,對癥下藥。
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試卷分析,找到真正的失分點,培養(yǎng)孩子主動復盤的意識。
08
主動找老師問題目了
膽小、偷懶的孩子,既不敢也不愿意向老師發(fā)問,而開竅的孩子則不然,他們會纏著老師總結(jié)題型規(guī)律。
開竅的孩子知道:老師是行走的題庫,一句點撥勝過自己琢磨半天。
一位初三班主任提到,班里進步最快的學生,每周固定找她梳理高頻考點,還會拿課外題請教解題思路。
家長要鼓勵孩子“厚臉皮”,敢問、會問、持續(xù)問。

開竅不是玄學,而是習慣與認知的升級。
真正的“開竅”,不是突然智商飆升,而是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在這8條表現(xiàn)里,自律、目標感以及方法論堪稱三大核心要素。
作為家長,不必焦慮孩子占了幾條,更不要粗暴比較。發(fā)現(xiàn)一條便鼓勵一條,以耐心和智慧點燃其內(nèi)心火種。
畢竟,教育的真諦并非是將一桶水注滿,而是去引燃一團火。
我是諾媽,家有男娃,探討男娃的養(yǎng)育心得,
記錄孩子的學習日常,分享學習干貨,一起共成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