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瘦西湖的柳浪揉碎一池春水,當大明寺的鐘聲驚落瓊花如雪,揚州用兩千年文脈釀造的春日盛宴正式拉開序幕。在這個美麗的時節(jié),我們再次踏上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這次,我們的目的地不是眾人熟知的瘦西湖、個園,而是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qū),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其中的櫻花大道、大明寺、平山堂等景點,其實也早已聲名遠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qū)是揚州著力打造的旅游名片,它位于“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揚州市的中心地帶,東臨運河,南接明清古城。這里,櫻花大道的粉黛與千年古剎的鐘聲交織,大明寺的香火與平山堂的墨香輝映,還有埋藏地下千年的漢陵苑同樣不可錯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占地33000平方米。苑內(nèi)地形起伏,林木蔥郁,建筑古樸,將文物與園林完美融合,生動展現(xiàn)了揚州漢代的文化與經(jīng)濟風貌。它并非尋常的博物館,而是一座被陽光解封的地下王朝——西漢第一代廣陵王劉胥與王后的玄宮在此重現(xiàn)天日。仿漢建筑群沿中軸線次第鋪展,廣陵地宮展廳如青銅劍般冷峻,王后寢宮似玉簪般溫潤,恰似帝王權柄與紅顏柔情的千年對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9年的春天,神居山的采石炮聲意外驚醒了這座沉睡兩千年的地宮??脊抨牶臅r兩年,層層揭開這座地下宮殿的神秘面紗。一號墓木槨南北長16.65米,由金絲楠木構筑的墓室宛如一座微縮的宮殿,五層結構布局嚴謹,外藏槨、黃腸題湊、正藏槨、內(nèi)槨層層遞進,仿佛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鏡像,展現(xiàn)出漢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對墓葬的精心設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腸題湊”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葬制,與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為帝王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陵王劉胥墓中的“黃腸題湊”以楠木作構件,每塊企口高低錯落有序,塊塊緊扣,層層相疊,堅固細密,宛如魔方,放錯一塊,便無法復原。與全國出土的其他十座“黃腸題湊”墓相比,其用料之大、結構之嚴,堪稱世界之最。這種將整根黃心柏木以向心方式壘疊的厚木墻,不僅是工藝的奇跡,更是權力的象征,彰顯了墓主的尊貴身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絲楠木,乃楠木中的上品,因木材具有金絲般光澤而得名。在漢陵苑的“黃腸題湊”中,金絲楠木被大量使用。這些木材歷經(jīng)兩千年的歲月,依然散發(fā)著淡淡的木香,見證了漢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對材料的嚴格挑選。即便在今天,這些金絲楠木也是無價之寶,有專家初步估計,其價值超過20億,令人驚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后墓位于廣陵王墓東側,兩墓相距50米,呈“同塋異穴”之勢。王后墓雖規(guī)模略小,但出土的文物同樣精美。300多件隨葬品中,既有華麗的漆器,也有靈巧的弩機,更有絕妙的三叟戲樂俑,生動展現(xiàn)了漢代揚州的繁華與精致,讓我們得以窺見當時人們的生活風貌和藝術水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令人震撼的,莫過于金縷玉衣的殘片。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的殮服,用金絲將玉片編織成鎧甲狀,寓意著穿戴者能保尸身不朽。雖然出土時已是殘片,但玉片的溫潤、金絲的細密,依然能讓人想象出它當年的奢華與輝煌,仿佛穿越千年時光,訴說著漢代的輝煌與榮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漫步在漢陵苑中,目視著那些歷經(jīng)滄桑的金絲楠木,我仿佛能感受到兩千年前的陽光,正穿透歷史的年輪,與今日的我們進行著無聲的對話。這些文物,不言不語,卻勝過千言萬語,它們靜靜地陳列在那里,等待著每一個探訪者來解讀那段塵封的歷史。當我們凝視著那些冰涼的金絲楠木,仿佛能看到兩千年前的陽光正穿透年輪,實現(xiàn)古今對話,讓我們在時光的長河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