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大言不慚地聲稱:“印度政府要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笔蘸?,尼赫魯又公開下令:“要把中國軍隊從印軍侵占的中國領土上‘清除掉’。”
不久,入侵印軍就開始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為了保衛(wèi)祖國疆土,中國政府決定對入侵印軍給予還擊。

11月14日,中國邊防部隊發(fā)起總攻,駐扎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原始森林里的蘭州軍區(qū)第55師工兵營,收到了上前線排雷的命令。
營地距離前線戰(zhàn)場近百里,工兵營迅速集合,整裝待發(fā),然而他們還沒有得到下一步指示,就忽然傳來了停戰(zhàn)的消息。
原來,剛開戰(zhàn)印軍就被打得潰不成軍,瘋狂逃竄,我方軍隊見敵人已得到教訓,便不再戀戰(zhàn),結束了這場戰(zhàn)爭。至此,歷時32天的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以我方勝利而告終。

戰(zhàn)爭結束了,第55師工兵營也準備撤離,可就在1963年1月1日元旦放假休息這一天,排長王祖國卻發(fā)現隊員王琪不見了,他立即詢問其他隊員是否見過王祖國,但所有人都稱沒有見過。
難道王琪叛逃了?王祖國趕緊來到王琪所在宿舍,卻發(fā)現其被子褥子、衣物、牙刷等生活用品俱在,如果真的是叛逃,也應該帶上應急物品,但所有東西都在。
擔心出事,王祖國趕緊上報營部,營隊三百多人開始在達旺地區(qū)的山上、森林和附近村莊尋找。一個星期過去了,王琪還是沒有一點兒消息,最后部隊只好撤離。

有人說王琪可能遭遇了不幸,王祖國卻不相信,他讓人把王琪的物品全都保存了下來,以免人回來了,物品卻遺失了。后來王祖國時常和戰(zhàn)友們聚會,每次見面,都不免提起失蹤的王琪。
一晃40多年過去了,王祖國也進入了耄耋之年,就當他以為再也見不到王琪時,卻收到了王琪還在世的消息。
2002年,王琪的家人接到了一通電話,打電話的人正是王琪。對方稱他這些年一直在印度生活,還在那里娶妻生子,但他一直思念祖國、思念家人,正想方設法尋找回國的機會。

時隔40多年,家人再次聽到王琪的聲音雖然十分高興,但仍感覺到了一絲陌生。幾十年過去了,王琪不再是那位翩翩少年,聲音里全是滄桑。
其實,早在1986年,王琪就曾給家里寄去一封信,那是他多年來唯一成功寄出去的一封,信中滿滿都是他的思鄉(xiāng)之情。
當時,大哥王致遠一眼就認出這是弟弟的筆跡,為了找到弟弟,他揣起信就往咸陽跑,經熟人介紹了一位懂外語的朋友,幾經周折才終于有人認出這封信來自印度,地址是印度的一個村子。

按照這個地址,王致遠代替家人寫了回信,此后他們經常以信件交流。2002年是他們第一次通話,也正因為這通電話,讓世人揭開了王琪當年失蹤的真相。
這通電話再次激起了家人與王琪團聚的渴望,之后他們奔走各地尋求幫助,希望打通王琪的回國之路。
消息傳到了王琪之前所在部隊,王祖國等一眾老戰(zhàn)友聽說王琪還活著,也紛紛出面幫忙。另一邊,王琪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努力引起當地政府的注意。

直到2013年,王琪在當地中國大使館一位職員的幫助下,成功申請了護照,但他的回國申請還是沒有回應。
時間很快來到了2017年,中國老兵滯留印度50余年的故事越傳越廣,就連英國廣播公司也針對他的事情進行了報道。在輿論的壓力下,印方終于決定放人。
2017年元宵節(jié)前一天,王琪早早地起了床,和兒子一家從印度中央邦蒂羅迪村出發(fā),到新德里乘機飛往目的地咸陽。
感受到緩慢起飛的飛機,王琪既激動又期待,往事一幕幕在他腦海中徘徊。

1960年,23歲的王琪懷著對軍旅生涯的滿腔熱血報名到青海參軍,被分配到蘭州軍區(qū)第55師工兵營當工程兵。次年,母親因想念兒子到部隊來看他,沒想到那竟然是母子倆最后一次見面。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由于這場戰(zhàn)爭發(fā)生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下,不少大規(guī)模沖突都在發(fā)生超過4000多米的海拔上,雙方均存在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王琪所在的工兵營被召喚至前線,負責修路、修橋和去除路障,以便讓后續(xù)部隊順利通過。

戰(zhàn)爭只持續(xù)了一個月便停止了,王琪的神經也放松了下來。1963年元旦,部隊放假,王琪決定到外面轉一轉,想著不久就會回來,便什么東西都沒有帶,就連唯一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都沒有拿。
自從戰(zhàn)爭開始后,王琪就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都沒有好好觀察營地周圍的環(huán)境。這次出來,王琪邊走邊觀察,不知不覺走出了很遠,當他反應過來時已經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一開始,王琪以為自己只要慢慢走就能找到營地,但兩天之后,他依然沒有任何方向,不覺慌了起來。由于附近總有虎狼出沒,王琪十分害怕,于是向遇到的一輛印度紅十字會的汽車求救。

王琪以為,戰(zhàn)爭已經結束了,中國釋放了大批印度戰(zhàn)俘,印度也應該會把他送回中國。可沒想到,印度紅十字會將其送到了印度軍營。其間,王琪在車上看到一個紅十字會營地,還看到了中國紅十字會標識,他本想大聲呼救,但印度人卻捂住了他的嘴。
之后,王琪被帶到了德里,并被印方以“間諜罪”的罪名關押了整整七年。其間,印度人對他嚴刑逼供,他都挺了過去。
1969年,王琪終于被釋放,他開始申請回國,可一直沒有回應。直到1969年,印度政府答應放他回國,王琪十分激動,他配合地上了一輛車,期待與家人重逢。但沒想到的是,車子并沒有將他送到飛機場,而是來到了一個落后的村莊——中央邦蒂羅迪村。

王琪的愿望破滅了,因為這里還滯留著其他國家的人,他知道自己是被變相地監(jiān)禁在了印度。
后來,王琪與當地一位女子結了婚,生兒育女,但王琪從來沒有放棄回國的夢想,多年來他一直試圖與中國家人通信,即便數萬封信件都石沉大海。不知有多少次,王琪因為想家會哭一整晚,連枕頭都濕透了。
如今坐上回國的飛機,王琪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當飛機進入祖國的領土時,他更是難掩激動。

不久,飛機順利降落到咸陽機場,迎接他平安回來的是自己的家人,還有50多年沒有見面的老戰(zhàn)友王祖國。
回到家鄉(xiāng)后,王琪與親人抱頭痛哭,他表示自己再也不回印度了,要在祖國度過人生的最后時光。關于老人的待遇問題,村委表示,只要老人回來,村上會給予和其他村民一樣的待遇,給劃撥一塊宅基地,保證老人安度晚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