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往期:北影節(jié)時間
2、
3、
昨天下午3點,第十五屆北影節(jié)新聞發(fā)布會如約而至。發(fā)布會現(xiàn)場公布了今年的天壇獎主競賽影片、評審團、主視覺、注目未來國際評審團和第一批展映影片。葛格也在現(xiàn)場,見證了整個發(fā)布會激動人心的過程。
因為電影資料館承擔展映部分,昨天片單一公布,自然就成為了影迷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晚上十點回到家,雖然已經(jīng)非常疲憊,但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還是錄了一期1小時的播客,在“小宇宙”平臺進行了發(fā)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一聽。
這里,我也簡要地梳理一些問題,回答并給予補充。
1、第一批片單為何老片多,新片少?
我們在做電影節(jié)時,與資料館的日常放映不太一樣。電影節(jié)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策的階段,一個是邀的階段。從策的角度來說,剛開始做電影節(jié)時,基本上是以經(jīng)典為主。經(jīng)典可以通過主題式的方式進行策劃。比如,今年是做羅伯特·奧特曼(Robert Altman)的大師回顧,其實在去年十月、十一月時,就可以開始啟動了,所以報批的時候也在前面。
當上級審批下來第一批片單,也是以經(jīng)典為主。今年六月的上影節(jié),也是早早宣布了做瓦爾達和簡·奧斯汀文學名著改編專題,都是同樣的道理。
那新片在哪里?新片我們通常會在大型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取,比如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你要拿柏林的片子,必須等到影片在柏林首映后,片方在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把電影的樣片交給我們。我們拿到樣片后,看完如果鐘意,就需要進入比較復雜的談判交易流程,這個過程相對漫長。
所以,基本來說,當我們看到一個柏林電影節(jié)的片子時,通常已經(jīng)是二月底三月初了。與去年十月、十一月就開始策劃奧特曼等經(jīng)典的時間相比,這之間有一個相當長的間隔期。因此,新片會逐漸出現(xiàn)在第二批、第三批,尤其是第三批的片單中,數(shù)量會逐漸增多,大家敬請放心。
2、有些發(fā)布會提及的內(nèi)容,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在片單里?
有些朋友直播看的非常仔細,他們問,為什么在首批公布片單中,沒有館領導在講話中提到了一些片子,比如焦點影人:祝新、無盡浪潮:丹麥dogma95紀念專題、環(huán)球恐怖怪物專題等。
實際上,這是由于報批時間造成的。同一個單元的片子,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批次中報批。第一批片單批回來,如果零散公布,會影響整體策展思維的表達。因此我們準備集齊了,再統(tǒng)一向大家發(fā)布。
但是從今天下午開始,我們會利用微博平臺不定期發(fā)布新專題活動。
3、為什么有些重要影片不在片單里?
有些影迷提問,為何像奧特曼專題中沒有《高斯福莊園》,以及“愛在三部曲”中為何獨缺第三部?諸如此類問題,在電影節(jié)展選片中是非常常見的,次要原因可能是電影節(jié)對個人專題規(guī)模本身的控制;而主要原因,坦白說,是因為數(shù)十年來影片版權在流轉中變得不夠確定造成的。
某些影片雖然表面上打上了好萊塢大廠的標,但有些影片是由大廠生產(chǎn)的,這種版權歸屬比較清晰;有些影片則是由大廠限時代理,而經(jīng)過伺候各種分拆交易,最后歸屬權也就模糊混沌起來,造成影片放映時無法確權。而無法確權的電影,除非導演本人首可,一般我們在正規(guī)放映時是不能使用的。
但是我們還會努力的,像《高斯福莊園》,我們還在詢問兩個潛在的外國版權方。對于這種事,我們只能說,盡力而為,盡量不留遺憾;真有遺憾,也希望我們能做到問心無愧。等影片歸屬清晰后,我們還會在日后的放映中逐步補齊。
而已經(jīng)公布的版本,請大家放心都是目前畫質(zhì)最好的物料,其中包含五六部4K數(shù)字修復版。像《陸軍野戰(zhàn)醫(yī)院》(M*A*S*H,1970)、《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1973)、《納什維爾》(Nashville,1975)、《三女性》(3 Women,1977)等等名作此次能夠亮相北京大銀幕,堪稱盛事。
4、今年的致敬片單是如何遴選出來的?
向來,“致敬”都是一個大單元,也是影迷們每年特別期待的佳片云集的大塊頭。今年的“致敬”分為三部分:“致敬·修復”,指的是新修復的影片,全部都是首映級別;“致敬·紀念”,主要是用來懷念重要影人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或某部重要電影誕生的特殊年份;“致敬·特別策劃”則是一組精心搭配的影片,今年選擇的是“追憶塔可夫斯基”,放映的是塔可夫斯基和他的兒子小塔交相輝映的一組影片,其中老塔的《旅行時光》4K數(shù)字修復版和小塔的《安德烈·魯勃廖夫:電影作為記憶》將在中國進行國際/世界首映。
在“致敬·修復”中,除了《西北偏北》《竊聽大陰謀》《去了解》這種超級大師名作最新4K修復,我們還專門選擇了“全球南方”國家的一組罕見佳作:包括安哥拉導演莎拉·馬爾多羅的《桑比贊加》4K修復版,這是非洲第一部女導演拍攝的劇情片;瑪瓦·納比利的《被征用的土地》4K修復版。這是伊朗第一位女導演的名作;《第阿諾亞戰(zhàn)場》4K修復版,則是“非洲電影之父”塞內(nèi)加爾導演烏斯曼·塞姆班的代表作。此外,像《獨唱蘇妮》是今年柏林電影節(jié)“柏林經(jīng)典”最新修復影片,導演康拉德·沃爾夫是原東德大導,這也是他1982年去世前的最后作品;因EVA系列而為觀眾熟悉的庵野秀明的首部作品《愛與時尚》也剛剛獲得數(shù)字修復,“世紀末的迷戀風”必將讓你大開眼戒;我們的老朋友楊凡導演將攜《流金歲月》最新4K修復版再度造訪北京,想必又是一票難求。
在“致敬·紀念”中我們則選擇了一批特別有意義的片子:比如“話劇皇帝”石揮大師迎來110周年誕辰,我們剛剛偶然發(fā)現(xiàn)了他的首部銀幕觸電之作《返魂香》(1941),影片保存完好,八十多載后即將返魂歸來香留人間;為紀念去年辭世的名作家瓊瑤,我們專門邀請林青霞的成名作《窗外》4K修復版來訪,這也是本片第二次在大陸亮相,極其珍貴;還有大家非常期待的大衛(wèi)·林奇紀念放映,包括金棕櫚獎《我心狂野》、4K最新修復版《內(nèi)陸帝國》及多部短片都將和大家見面。
可以說,今年的致敬單元真是國別繁多文明交匯,大熱門、偉大經(jīng)典和冷門佳作都進行了非常不錯的平衡取舍。而這公布的還只是其中一部分,大招還在后面。
5、全新單元“綠洲”(Oasis)是什么?
這個單元已經(jīng)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但由于報批問題,片目還沒有公布。本單元的所有影片,幾乎都是新片,都是外國電影,而且都是類型片。
“綠洲”的名字聽起來好像是在向李滄東大師的名作,或某支著名樂隊致敬;但更多地,我們是期待,它可以更好地為觸及創(chuàng)作與產(chǎn)業(yè),可以像綠洲一樣,灌溉我們觀眾的心靈,啟發(fā)中國創(chuàng)作者的思路,讓電影永遠保持綠意盎然的青春活力。
電影節(jié)保持活力的根源在于創(chuàng)新,繼去年大受好評的“幕力所集”單元之后,在北影節(jié)重磅推出的“綠洲”單元,也凝聚了我們策展工作者的創(chuàng)意心血。期待當它公布的時刻,可以獲得大家的共鳴和反響。十五歲的北影節(jié),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大家有相關建議、疑問,歡迎留言區(qū)留言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首批片單


熱門跟貼